前言:在撰写金融交易的主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资金融通速度的加快,给金融业的崛起和蓬勃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货币以及货币资金的数量不断增加,货币收支和资金融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交易风险正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如何做好会计防范以规避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益和水平,这引起了广大金融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从金融风险的产生入手,探讨如何根据现有的金融风险做好基础的会计防范工作,使金融业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会计防范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速度日益加快,金融交易行为大大增加,各类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伴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市场金融交易的风险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金融会计与金融交易行为密不可分,每一笔金融交易行为必然少不了金融会计的核算和监督,我们注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其实就是做好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工作。市场操作的不规范性以及金融交易主体交易行为的不自觉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金融会计风险,我们要完善金融管理制度,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大企业努力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从而防范金融交易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提高我国会计核算的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
1.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以及金融主体交易行为的不规范性
碳金融交易的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和碳排放权的界定
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庇古认为,外部性是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碳排放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科斯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楚,因此无法确定谁应该为外部性承担后果或者得到报酬。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就应该明确产权.建立有效的产权结构,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界定产权,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同样要解决碳排放问题,也应该对碳排放权进行界定。“如果在环境容量稀缺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能对环境容量进行产权界定,就无法对环境容量实现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其结局就是所有人无节制地争夺使用有限的环境容量。”对碳排放权的界定,实质上是建立碳排放权的排他性。首先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界定为私有产品,使温室气体排放权利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然后制定规章制度限制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度。其核心就是使碳排放造成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碳排放制度,解决碳排放问题。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中就首先明确环境合理容量是有限的,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是稀缺资源,而且对附件一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作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限制。《京都议定书》第3条第1款规定:附件一缔约方应个别地确保附件A所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超过按照附件B中所登记的其排放量限制、削减、承诺和根据本条款规定所计算的其分配数量,并使这类气体的全部排放量在2008~2012年的承诺期间削减到1990年水平之下的5%。按照量化限制数量,欧盟应当减排8%,美国减排7%,日本和加拿大各减排6%等。
(二)碳排放权的稀缺.是碳金融交易制度产生的基本原因
稀缺是经济学中的客观实在。在经济学中,土地、资本、信息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没有稀缺,也就不需要进行什么成本一收益计算了。经济学正是研究在稀缺约束下,人与人类社会的行为。稀缺对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既是普遍的,也是相对的。既然是普遍的又是相对的,因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稀缺资源是不同的。从前面的探讨我们得知,过去由于人类碳排放量小,环境容量使用相对宽松,因此碳排放权不具备稀缺性。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大气中碳含量越来越高。逐渐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时。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开始显现。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也会随着环境容量使用的日益稀缺而增强。阿尔钦说过: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63正因为如此,如何更好地有效利用碳排放权成为了各国所关注的问题。这也正是碳金融交易制度产生的基本原因。碳金融是源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治理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在产权存在的条件下.造成外部性的原因是交易成本的存在。碳金融交易的本质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将外部性降到最低,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帕累托最优。当碳排放者自行处理温室气体的成本高于费用时。他就会考虑购进排放权;当碳排放者控制温室气体的成本价格低于费用时,碳排放者会考虑自己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将排放权卖出,从而实现减排成本最小化。
对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启示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世纪全球金融业最显著的进步标志。衍生金融工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发展迅速,而且目前正处于成长时期。但在此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还是存在许多风险,就风险如何防范进行探讨。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驻地;风险防范
1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概念和分类
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的定义,大多数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做出的概念性描述。
1.1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概念
(1)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1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1.1市场规模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碳金融一级市场最大的供应商,自从2005年“京都协议书”开始实施,中国在国际CDM项目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掌握着国际碳金融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并且份额在不断地增加着。2010年,我国共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6亿吨,占东道国注册项目排放量的60%,在注册项目的总数方面也达到了42%。截至2013年7月31日,全球共有7128个项目注册成功,而我国的注册成功项目就多达3682个,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1.2碳金融交易制度建设方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碳融资和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目前中国在碳金融交易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体系。地方政府在碳金融交易制度方面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诸如《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杭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这些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可以看出,尽管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但中国在国际碳市场和碳交易链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缺乏话语导致只能被动地接受外来的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价格。归结而言,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2.1对碳金融的认识不足碳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和公众认知度普遍不高。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碳金融的价值、战略意义、运作模式、交易规则、风险管理、社会福利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也基本没有彻底理解清洁发展机制,同时也没意识到碳金融的巨大机遇。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世纪全球金融业最显著的进步标志。衍生金融工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发展迅速,而且目前正处于成长时期。但在此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还是存在许多风险,就风险如何防范进行探讨。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驻地;风险防范
1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概念和分类
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的定义,大多数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做出的概念性描述。
1.1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概念
(1)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