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基础课程

机械基础课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机械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机械基础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1学生学习的要求

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行业急需具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汽车行业后市场工作者培养的职业院校,也急需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学生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汽车工业不仅要求我们学生要懂得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懂得汽车的维护、维修和检测,要求他们能从理论上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要能在实践中保障汽车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进入这一行业从而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首先是要懂得汽车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就是要懂得汽车的专业知识,包括检测、维修和保养。学习者必须学习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维修、维护及检测。对于想进入汽车行业的学习者,多是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先要巩固和加强。本本门课重在培养学生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2教法以及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时,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课前教师搜集一些生产上用过的典型零、部件或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实物图和图纸,让学生研究其工作原理、折装过程、装配关系、加工工艺、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然后将这些原理应用到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如果教师只讲述不演示,他们很难领会,不一定全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把一些具体的操作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他们就能比较快地接受。例如在讲汽车常用四杆机构时,可以做四杆机构的模型,同时演示三种基本机构,同时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给学生演示实际的运动过程,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液压原理时以液压千斤为任务开始讲授,促使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校不仅学习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怎样学习。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基础知识的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也应该是基础课向专业课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奠基。学校的经历对一个人来说毕竟是短暂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而已,目前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出了校门不是可保持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师教学生最终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独立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这门课来说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呢?首先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其次是针对不同机械实践内容结合生活中案例,引导他们主动去分析问题,得出原理,从而掌握知识并能应用,最后基础课与相关专业课的联系纽带,传统的“填鸭式”已过时,学生自觉的学习行动成为本课程教学探索的重点。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加快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单元一,我们以讲练结合为主,由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也可以由教师边讲边画做示范,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知识,同时学生在画图训练时,教师在旁边做指导,对没有掌握画图方法的同学随时集中辅导,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提高。

3重基础并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中机械识图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达和机械图样的识读,在教学中,不是泛泛的把书本知识从头到尾讲。机械识图部分的教学侧重点应在“技”而不在“理”,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是本部分教学的目的,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为读图服务,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以投影理论为线索,国家标准规定贯穿始终,再附以各种绘图、看图所规定的表达、标注方法加以强化说明,一定要避开一些难度大、学起来困难的机械专业学生才掌握的制图部分,比如相贯线是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必要准确画出,可用简化画法代替。此外尺寸标注也是制图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没有加工实践经验,对标注认识不到,就应该将尺寸标注的教学从“标注”转移到“识读”上来。本门课所能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以便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证汽车机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本门课程教学使用课本是经过征选之后选定的认为较为理想的教材,但其中仍然有内容在合并之后的取舍上,例如:单元一是机械制图,但合并之后改为机械识图,这是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机械系的需要绘制机械图样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看懂图纸,读懂图纸语言,掌握图纸技术要求,但不会画图能读懂图,就像认汉字只认识不会写,这样的层面还是有些矛盾。实践教学过程中单元一知识也没有仅让学生看图而不画图,而是采用边教学边演示边练习的学习过程,教学效果良好。另外,在单元二机构运动简图和示意图章节应增加各元件及运动副符号,包括空间运动副;在平面四杆机构处应先详细阐述其三大基本类型后再举其在汽车上的运用;汽车配气机构应改为凸轮机构,因为汽车配气机构采用的是凸轮机构,还应先讲凸轮机构再讲汽车配气机构。

点击阅读全文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如何将现代的理论和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达到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现代的理论和技术;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中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的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从而具有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一方面要保证原有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领域出现的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都应该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这不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积极研究该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在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内涵

点击阅读全文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在机械基础的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一体化教学可以让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并驾齐驱,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如何加强一体化教学结语了几点措施。

1一体化教学的理念

一体化教学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利用理论知识使实际操作更加的熟练和专业,甚至以理论知识为支撑进行操作方式、方法的革新。简单来说,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紧紧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习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导,利用专业知识支持技能的形成、解释动作要领、反映操作规范的实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也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在实际训练中使他们做一个明白、通透的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管侧重于哪一个方面,两方面的学习都将变得意义不大,因此一定要理实一体化,在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让《机械基础》成为他们最大的帮助。

2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且精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于学习《机械基础》的同学们来说,他们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机械的兴趣,要么就是他们精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再一个,落后的教材内容使他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脱轨,导致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用处不大,而所学的这些知识又不知道往那里用。由此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同学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接轨,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同学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技术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点击阅读全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浅谈

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涵盖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毛坯成型、切削加工及产品装配等内容的课程,对中职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生疏和难以理解的课程,而使用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可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就启发式教学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启发式教学中职学生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毛坯成型、切削加工及产品装配,介绍了机械制造行业各个工种的工艺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以及装配的基础知识,学好这门课对机械加工会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但因它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生疏和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有意识地把握时机使用最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一、启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产生在需要的基础上的。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在讲课时,应使用自己积累的各方面知识,列举生动的实例,向学生们讲述机械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机械制造的发展前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汽车上的齿轮、传动轴,挖掘机、大吊车上的吊臂,电动机的机身,取暖用的各式煤炉,新式武器、医疗器械、建筑机具等,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将各个机械加工工种与学生今后的就业途径紧密结合。这些方式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意向、愿望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二、用熟悉的事例作引入,理解概念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机械课程论文(共3篇)

第一篇:高职机械英语课程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原则是,以本专业就业岗位为目标,分解不同岗位工作流程,围绕主要工作内容,设计“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按照综合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课程内容。这就要求在实施课程改革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本专业不同岗位的真实工作流程和企业对专业英语需求的具体方向和程度,同时收集第一手资料。在项目设计中,遵循一定方法:从小到大、从简单到综合,项目可以是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产品中的一部分,从工作实际出发,选择知识内容[3]。

二、机械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1.教学手段改革现行的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笔者通过对几年专业英语教学总结认识到,学生听不懂是导致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英语听不懂,还有英语描述的专业知识也不懂。究其原因,部分专业课开设滞后于专业英语,对于课程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针对此问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将专业知识以图片、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讲解专业英语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铸造时,先将铸造相关知识以图片和动画形式展示,如图1所示,再引出相关专业英语知识,进行中英文对照教学,学习效果比较好。因此,在专业英语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技术,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专业一体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将学生转化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学习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1]165。

2.教学内容改革学科体系下教学内容的选取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知识传授。现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能力培养,教会知识不等于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专业英语课堂效果的提升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4]。比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目前主要从事的岗位为一线设备操作工,即按照图纸要求,加工零件。在此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国外机械图纸,这些图纸的标注说明等可能都是英文的,那么我们就要求毕业生具备读懂国外机械图纸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中安排国外机械图纸认识,融入不同国家机械图纸绘制标准规范及快速读懂国外机械图纸的相关技巧,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国外机械产品选型问题、进口机床操作问题、机械产品英文说明书阅读问题、进口设备英文维修手册阅读问题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工作岗位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乐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5],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是现阶段高职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将此理念融入高职机械专业英语课程,通过试点改革,教学效果较好[6]。然而,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探索改革途径和措施,以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