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康复护理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作者:李红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开设在职短期康复护理培训班
每个临床护士都应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系统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开展短期的康复护理培训十分必要。可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并结合神经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等临床专科的需求,具有培训资历的学校可以利用康复护理的教学资源,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使临床护士掌握规范的康复护理技术、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及社区康复护理等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考核机制,与有关部门合作颁发专科护理证书。
护理专业学生的康复护理教育
康复护理教育要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各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均应开设康复护理课程,并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康复护理的专科地位,学校完成护理教育基本课程后,应进行康复专科护理知识学习,让广大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教育,为毕业后开展临床、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1适当增加学时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展开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选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接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对照组5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方式按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观察组50例采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的过程中及时展开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该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生活质量
糖尿病属于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目前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体健康的主要病症。临床尚无糖尿病的根治对策,需长期用药对血糖进行控制,对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在病症长时间的影响下容易促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腹膜透析治疗为该部分患者最为主要治疗方式,能够达到迅速缓解患者各方面症状的作用,但为帮助患者能够迅速进行恢复,在治疗过程中依旧需要对有关护理工作加以重视,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进行恢复。该院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出发,于2018年2月—2019年12月选取50例患者,将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患者护理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该院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每组5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方式按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观察组则需要将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在62~79岁间,均值为(69.32±1.29)。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61~78岁间,均值为(68.81±1.7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属于初次到该院接受治疗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无腹膜透析史。排除标准:不愿参与该次研究;存在有精神类疾病;治疗中存在有不配合得情况。该次研究病例均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工作都按照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展开,告知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及时评估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是否存在有异常情况。同时,需要做好对应记录工作,一旦存在有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而观察组则需要将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具体护理干预如下:①对一体化管理小组进行组建。为保障该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需对一体化护理小组进行组建。以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护理小组成员需具备有1年以上临床医疗护理经验。且在实施前,需通过集中讲解的方式,告知该部分医护人员该护理模式的要点,明确在对该部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的侧重点。②细化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需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拟定,确保护理对策具备有较高的全面性以及可实施性。在患者达到医院后,护理人员需立即与患者、家属等进行沟通,准确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提前制定对应护理对策。③贯彻一体化护理流程。结合患者特点,对护理流程进行细化,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流程展开对应护理工作。在展开腹膜透析前,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文化水平具体展开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病症的诱发因素以及腹膜透析的治疗原理以及作用等。此外,需及时对患者病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考虑到部分患者在家里展开腹膜透析治疗,护理人员需做好对应追踪随访工作,及时评估患者治疗方案是否正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给与讲解[1]。④管道护理工作。留置管属于该类患者最为主要的特点,在护理过程中需指导患者尽早下床进行活动,以免出现引流不畅通的情况。此外,需要做好导管的固定工作,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透析液渗漏等情况,降低感染率。若导管口尚未完全愈合,则需要借助无菌纱布对出口进行遮盖。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口进行清洗,做好出口周围的消毒清理工作。⑤心理疏导。因该症治疗周期较长且糖尿病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同样会存在不同程度不适感。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患者难免会存在有负面心理,多表现在紧张、焦虑等,部分患者更可能出现烦躁等症状。护理人员则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言语管理或者肢体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病症,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2]。⑥饮食指导。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做好营养补充工作,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体质情况对患者每日饮食方案进行指导。需增加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充分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且需要对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严格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2g/d左右。每日饮水量则需要结合患者尿量情况进行控制。此外,为针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在饮食指导过程中,对应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每日营养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患者出现血糖较大波动的情况。⑦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帮助患者恢复过程中同样存在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在未治疗时间段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且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改善自身体能的同时[3]。
吞咽障碍是个体主动运送液体和固体通过口到胃的能力降低。国外文献报道,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存[2],因此,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康复护理已成为目前脑卒中治疗研究的热点。现综述如下。
1吞咽障碍分期
吞咽的全过程分为口腔期、咽喉期和食管期[3],这三个期分别为随意运动、反射运动和蠕动运动。口腔期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咽喉期主要由舌肌、咽喉肌参与,食管期主要由食管平滑肌参与。任何一期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因此,吞咽障碍分为口腔期吞咽障碍、咽喉期吞咽障碍和食管期吞咽障碍。脑卒中第1、2期的发生率最高[4]。
2吞咽障碍的评估
早期评估有利于预测并发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床旁评估和电视透视检查。
2.1洼田氏吞咽能力评定法此法操作方便、可靠,张婧等[5]推荐临床首选。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及时间。此法将吞咽能力分为6级:1级为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2级为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为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为选择适当食物,基本上无误吸;5级为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为吞咽正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78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8份,回收78份,回收有效率100%。
1.2方法
编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骨科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龄、职称等一般资料。第二部分,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本知识20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20分、术后饮食及运动20分、术后康复护理知识20分、口服或注射药物种类及时间20分等项目。问卷调查形式:不记名,当场发问卷,独立完成。
1.3统计学分析
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表演式和协作式教学法,已逐步应用于多领域、多学科的教学。模拟式教学是以教师模拟为主、学生为辅,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充分应用灵活多样和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在康复护理学的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强调教师创设康复情景。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做好道具,学生协助教师操作演示;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模拟人物角色,体会模拟人物的状态;或借助于多媒体视频观摩,学习先进经验;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法均能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真人模拟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学生讲课、讨论、角色扮演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在紧张、忙碌、活泼、生动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并调动所学或已有的经验,在合作学习中生成自己的新经验。还应注意在真人模拟教学中,教师应视学生安全为首位,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2模拟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班别分为试验班与对照班,其中试验班52名学生,对照班48名学生;100名学生中,男生9名、女生91名,年龄20~24岁,其中城市户籍学生31例、农村户籍学生69例。两个班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试验班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模拟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护理难点、护理研究的新进展等理论知识,然后在临床教学医院选择比较典型的病例,根据其病史设计“模拟病历”,学生分别充当护士、患者(脑梗死偏瘫卧床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角色,先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说明“患者”当前的病情,经“护士”进行康复护理评定后,再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选择扮演者时,要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尽量将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扮演角色的“演员”可以挑选班中表演力强、热心并好学的学生担任;课前1周可以进行床旁见习,并与教师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受训者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要以病历的内容为核心,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情感等;选择2名学生作为病史询问者,收集病史,提出需要进行的体格检查项目,再由其它学生进行补充,完善询问。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收集病史进行最终的点评与总结,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对患者病史的评估,提出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尝试做出护理诊断,针对学生所做的护理诊断讲授对应的护理措施。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情况进行评估,试验班与对照班采用统一的考核与评分标准,护生完成的技能操作共计5项,评分标准参考《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教程》中相关标准,每项总分100分,每个操作步骤均再进一步细化分值,最后计算总分。5项操作得分相加后的平均分即为最后的统计指标,共分3个级别:80~100分为优秀,65~84分为良好,<65分为差。比较两组的总优良率,总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比较
试验班与对照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后,其综合技能整体上均有所提升。试验班采用模拟教学法,其综合技能总优良率为90.38%,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优良率为68.75%,试验班在不同场景下实施训练后的综合技能整体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