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察总结与思考

考察总结与思考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考察总结与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考察总结与思考

初中地理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范文1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应具备的、能      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教学中渗透这一      教学理念。本文以“北极地区”为例,探讨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北极地区;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是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本文以“北极地区”为例,探讨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目标必须始终将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说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课标要求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三方面认识北极地区,体现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凸显了区域认知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思考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分析人类在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原因,认识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探究北极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条课标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凸显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根据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结合我国北极科考相关资料,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说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面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适时给予正确的评价

面对数学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形势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继而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如面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时,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证明方法,还有没有新的证明思路可循。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以点拨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用新的证明思路去解决问题。又如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提问: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到旗杆处进行实地观察、分组计算、总结测量,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写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感受,在课堂上进行总结交流,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结果,这样收到的效果就十分明显。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生活实践中给学生提供机会去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意识,能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数学的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发展

在初中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要把义务教育放在首位,并体现出义务教育的特点。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变化。我们初中的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去实施自己的教学目的。给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针对他们启发引导出一些新的思维点,帮助这样的学生延伸或者把一些生活实践中数学知识引进给他们;面对一些基础性差、逻辑思维低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学生要有更大的耐心,面对数学问题时,要给他们加以引导和指点,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先学会认真分析问题间的关系,慢慢积累在实践中获得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兴趣,并且有兴趣去积极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加以鼓励,给予他们更多信心,让他们走入到数学殿堂中。但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体现出义务教育的特性。

三、平时的测验与考查要体现公平公正,评分标准要适合不同的解答方式、表现形式

在初中数学讲解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检测与考察。在检测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平时的教学制定出合理的试题,试题的题型要体现出公平性,一定要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参考答案时要体现出科学性,评分标准要适合不同的解题方式与表现形式。试题要体现出本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同时还要体现融会贯通的特性,只有这样,学生在解题时,他们的阶梯思维和解题方式才可以体现出多样性,制作出的标准答案才更具科学性、灵活性。有时候一些新鲜的解题思路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最为简便的解题方式。面对一个问题多个解题思路引发的多种解题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在评卷时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下去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灵活地发展自己,在数学的天空自由飞翔。

点击阅读全文

逆向广告理论在广告教学的运用

逆向广告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探讨

借用逆向广告理论,在开放的视野下将广告教育的浪漫阶段向准确阶段推进,达到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教师如广告主一样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功能从理论阐述向广告主广告任务的功能转变。正如逆向广告理论高度认可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品牌建设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广告要求、监督广告流程的科学性,促成学生对广告任务的分解、细化与知识转化、再创造,保证创作过程的合理有效、按照正确方向前进,实现逆向广告作品的创作。借用逆向广告理论使用开放式教学,高度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全面发挥,逆向思考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极大重视,保证教学效果的充分实现。

(一)个案调查与访谈

了解学生个性与广告信息接触的机会与可能性,设定逆向广告思维的起点。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任何系统全面的知识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告教学的实用性要求。需要教师通过个人访谈,从侧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以及他们代表的年轻人广告接触习惯。再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布置具体任务,完成作业后课堂发言,督促其他学生就问题深入思考,形成对整体的影响。案例:教师:同学乙好像很喜欢动漫。同学甲:哦,网易的各种游戏他都是要点亮的。其他的像魔兽之类的大型网游他从来不玩。教师:网易游戏那么多,他点的过来吗?同学甲:我认为他就是个95后,玩的游戏都是我家小侄子玩的。教师:这是怎么理解?同学甲:他玩游戏就是为了点亮图标,获得勋章。教师:看起来他很痴迷啊,平常还做点什么与动漫游戏相关的事情吗?有同学和他一同参与吗?同学甲:不多,也就他一个人参加Cosplay。他这个人就喜欢动漫,您不知道,他晚上看动画片12点都不困,我们在床上都能听到他咯咯地笑。从上述对话中可以推断,同学乙是不折不扣的动漫迷,而非游戏迷。他具有典型动漫迷的深度浸染行为,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是他在广告领域深入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从动漫的角度启发他对广告现象的思考,布置专门作业:以对动漫角色的不同喜好,来划分消费者的年龄层次,并表述中国消费者的动漫代际。由于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较深入,学生乙回答流畅清晰,将所学与所爱结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对零散知识的总结过程促成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以学生甲为代表的周边群体对学生乙多少存在着负面情绪,教师通过对乙的鼓励与肯定,促成甲对乙重新认识,将消极认识转化为热情的主动关注,减少摩擦,增强广告创作必需的合作精神,提升团队战斗力。

(二)调查问卷

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现有整体知识结构与认识程度,搭建逆向广告思维的框架。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知道哪些内容、理解哪些内容、哪里知识点欠缺等,继而为学生设定广告创意表达的空间。同时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是如何看待广告行为的,理顺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好铺垫。案例:1.什么类型的广告会引起你的注意?(考察信息兴奋点和对广告敏感度)2.从哪些渠道中看到这些广告信息?请列举这些媒介、渠道的特点与名称。(考察对媒介的了解程度)3.又是什么因素使你主动寻找这些信息?(考察逆向广告的诱发因素)4.你是通过哪些媒介、渠道寻找这些媒介、渠道的名称和特点的?(考察逆向广告媒介特点)5.你是否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别人,是否对他们产生了影响?(考察消费者意见领袖地位)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若提问:第二个问题与四个问题没有区别,说明该生对广告信息的接受完全是被动的。要向他解释现代广告对消费者而言是“推”还是“拉”的行为,启发他是否有主动寻找广告信息的行为,并要求其关注广告是如何实现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学生回答:1.画面清新、文艺气息相对较重的;画面色调温暖的;中国风类型的画面;简单的叙述类型公益广告;搞笑类广告。2.户外广告、网络、电视广告。户外广告比较大,而且醒目。网络广告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接触面广、超地域。电视广告声光电结合,是现代重要的媒介。3.感兴趣、有需要。4.基本上是通过互联网分享,轻度微博控,每天会花些时间刷微博。5.通过QQ、人人网、微博传达给别人,他们看到好的广告也会分享和评论。说明该生对广告创意有强烈兴趣,具备美学批判意识。

点击阅读全文

自主学习模式初中地理论文

一、引导个人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首先需要从个人自主能力的培养开始,只有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思维模式,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学习模式中,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主能力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相对性等特点。其中,自主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学习基础之上,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而合适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应自主选择方法、控制过程、思考原因与解决问题。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且研究与阐述的是学生的一些生活问题,自主学习模式中个人以自学弱化对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依赖,独立地展开学习、思考、分析与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展开个人自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也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发展与合作”这一章节的知识适用于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集体学习。以个人自学来说,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书籍或与教师讨论,分析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展开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课上,以个人发言形式,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参与学生间的讨论。由个人自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表现、思考与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是对国家、地区、气候、环境、经济等知识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实施个人自学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引导拓展实践,学生个人就某个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二、实施小组讨论,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做的定义可以知道,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相对性,学生现实生活中绝对的自主学习较少,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或方面实施自主学习,其自主学习模式不同。由此,可以分析出学生的独立学习也具有相对性。实施小组讨论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部分,它对个人自学进行了有效补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参与能力。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与互动。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困惑与不解表达出来,以小组学习模式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气候的复杂多样”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5人为一小组,结合中国的地形环境、河流湖泊、降雨分布、综合开发等因素,展开小组讨论,由一位学生做好讨论记录,其他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讨论观点、分析影响,再结合问题展开总结与归纳,并绘制出气候复杂多样的分布示意图,以作为小组评选的成果。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还可以针对既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各小组结合组员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模式,选择科学的讨论方法,如辩论式、发言式等,以此围绕课程主题展开学习,既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组织合作学习,挖掘互助思考能力

初中地理具有系统性、人文性、研究性等特点,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由于初中学生个人能力有限,并且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优势特长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其系统性知识体系使得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重要。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在学习组织形式上具有相似性,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集体,展开针对某个问题、课题或话题的研究讨论。不过,在实施形式上具有差异。合作学习实施形式多样,可以是实验式、课题考察式、课题研究式、实地访谈式等,结合不同的学习形式,小组自主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较为重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与完善。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相关知识,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实施了自主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以4人为一小组,制订任务目标“绘制一周内天气预报简易图”,引导小组学生结合过去一周中外界空气、气候、气温与降雨的变化,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地理知识,根据自然变化预测天气。之后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展开观察、记录、思考与分析,结合自制“天气预报瓶”,展开较为科学的天气预测。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上台担任小老师,说明制作“天气预报瓶”的原理以及预测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合作学习与研究制作,挖掘学生互助合作与思考能力,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理论与实践方法

“田野考察”作为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临场”与“实操”是其重要特征。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教学一方面需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国内外田野考察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发展历史,并进行音乐民族志的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则需通过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全面培养与提升田野考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案。田野考察(Fieldwork)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考验研究者科研能力的试金石,田野考察的成效将直接决定民族音乐的后期理论分析与音乐民族志撰写的质量。对于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田野调查可谓是一场“成人礼”,是他们真正走入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以及成长为一名合格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唯有通过田野考察的历练,他们方能对扎根于民间土壤的各民族传统音乐与地方性知识有着近距离的体验与更深入的理解。

一、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分析

田野考察是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多学科共同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以往已有不少学者就田野考察的历史、视角、方法以及实践问题等展开了多维度的讨论与研究。相较于其他学科的讨论与研究,民族音乐学领域有关田野考察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多为有关田野考察与音乐民族志写作的理论问题的探讨,鲜有对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工作具有实操性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与教材。尽管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对于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针对民族音乐的田野考察工作,因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本身(即音乐与表演行为及其文化内涵)的特殊性,无论是从理论视角,还是从实践工作,都存在着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方法与程序,如田野考察中对民族音乐表演的学习、对民族音乐的采录、对音乐文化事件的整体考察以及记谱分析等。而目前国内高校对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方法与程序的教学大多存在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所面临的田野考察对象、环境以及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化,而现有的田野考察相关研究成果在不少方面表现出与当下考察及研究环境不适应的境况,例如,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在乡村进行考察时的情况与方法,但当下民间音乐的发展早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乡野”环境,而是走入了城市,甚至是全球化的语境中,当研究者面对这些更加多元的考察环境与情况时,原有的田野考察方法与工具显然已不能完全适用。当下随着数字网络的普及,网络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传统音乐发展的“新土壤”,同时网络通信手段也已成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沟通联系以及田野考察的重要手段。如何研究传统音乐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生存现状(即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通信手段进行田野考察(即作为研究方法的网络)等问题为当下的民族音乐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在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鲜有涉及。

二、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程序与理论教习

以往民族音乐学领域在围绕田野考察的讨论与教学中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田野考察现场的方法与技巧。但笔者认为田野考察的教学与实践应包含考察前、考察中与考察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田野考察整体的顺利进行与成效都至关重要,可谓是环环相扣。因而,在教学中对于这三个阶段所需的方法与工具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才可以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田野考察方法与理论体系。因此,笔者对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的理论教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板块:

1田野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