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考核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论文

一、交通工程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现有考核效果不理想交通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同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选修课一样,存在学时少、知识点多的特点,同时需要教师讲授大量课本外的前沿知识。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很难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讲座式教学,加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高校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中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因为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一时没听或没听懂就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了,导致他们对后续内容失去兴趣。目前高校对交通工程专业选修课的考核设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平时点名考查出勤成绩,即通常意义上的平时成绩;二是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或者课程总结报告成绩,即期末成绩。两大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各高校基本保持在20%~35%和65%~80%之间。其中,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出勤情况查考作用不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无多大帮助;期末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试卷或课程结课报告,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平时不学习、期末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显然,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学生学习的学风、教授授课的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选择考核方式时应更加慎重。如何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是专业选修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继续加强修养以外,还应对教学的约束和成绩的考核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二、改革方案的设计

1.将专业课按照课程内容及性质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专业选修课期末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对道路工程CAD、交通系统仿真、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以期末大作业的形式来代替学期末的试卷考核。对交通运输法规、交通心理学等比较枯燥、学生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考核时可以借鉴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考核方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作答。一方面可以充分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能正确、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从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文写作的能力。对交通工程导论、轨道交通新技术等引导性课程,在期末时可以以小组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首先,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的资料查阅能力和整理能力,而资料查阅能力和整理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其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再次,以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改善工科学生不善于表达的状况。

2.对现有的考核比重进行调整,增加日常考核的比例在我校目前的考核方式中,将期末时试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定为80%,进而导致严重的考前突击现象。学生通过突击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将会在短时间内被忘记。为此,我们建议将交通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结束时的考核成绩所占比例降为50%~60%;增加每章课程结束后的小测验或作业所占成绩的比例,建议为20%~30%;增加课堂活跃程度表现分,建议按不同性质课程定为5%~25%;降低点名考核所占比例,建议为0~10%。通过此种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及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更好的了解,而且也间接地增强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督促。

3.充分尊重任课教师的意见,将考核方式权交给教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试卷考核定为开卷、半开卷和闭卷等多种形式;不建议事前给出标准答案,可视学生答题的创新型及独到性酌情处理。考核内容不局限于目前常用的判断、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及计算等形式,可视课程需要,酌情增加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自主性较强,可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核内容等。

点击阅读全文

创新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探讨

一、新思维下大学语文考核的弊端

(1)考核方式仍属僵固的应试教育的延续

课程考核作为检验教师和学生双方教与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其考核的结果对于课程教改来说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就目前教学实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在大学语文教改过程中,虽然教育形式和内容有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依旧遵从应试考核方式,作为高中教学考核制度的延伸,大学语文与其他学科一样,还是遵从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绝大多数高校依然无法摆脱教师出考卷学生机械式答题的模式。由此可见,相对于期末考试的僵固性来说,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更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按照教学需要合理布控,以确保教学效果。

(2)考评标准缺乏公平性

大学语文课程的最终考核在不同学校、相同学校不同老师的设定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尽管综合考核比例有所规定,但是就平时成绩来看,教师的随机性和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由于作品完成情况、学生课下动手操作能力、期中考试等相对复杂,无论是从对成绩统计还是从汇总分析角度来看,均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因此在实践中很容易被教师所摒弃。大学生的逃课率在近些年的调研中已经成为一项无法控制的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人为因素,但是对此而出现的课堂提问式考勤核查法并没有在所有高校中普及,相对来说很多语文教师会使用随机点名的方式作为日常出勤率的依据,从根本来看,这种做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新思维下大学语文考核的创改

点击阅读全文

公共英语教学考核方式探索

一、引言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主要关注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重点是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高职院校每个学期英语教学成果的考核测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考查,同时通过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探索也可以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有助于教师自觉地探索适合学校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发展和建立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

从高考英语成绩即可看出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较为分明,学生进校后按专业分到各个班级,这样就导致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没有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在进行公共英语语言教学任务时就要做到综合分析和层次兼顾。除了教学方面的考量外,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方面也需要根据班级、学生、专业等具体情况,在遵循公平性和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合理有效的公共英语考核内容和形式。高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如何在人际交流场合合理正确地进行语言交际,因此,“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不能简单使用考试的形式”(武尊民,2003)。学校学期考试属于教育测试,它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目的的。学校在进行公共英语学科期末考核时,如果教育管理部门安排笔试考查,那么任课教师应开会讨论命题原则和技术并达成共识,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设置试题并保证测试信度的可靠性,然后出题教师需要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考试形式(开卷或闭卷;口试或笔试等)、题目类型(主观题、客观题、写作、阅读等)。除了公共类型的题目外,试题结构设置可以适当包含专业方面的具体语言结构知识和运用的题目,也可以有较多的主观性试题,如阅读理解,专业词汇翻译等。举例来说,如果考生是建筑专业类的学生,那么期末公共英语考核试卷中除了要有大纲和教材范围内的重点知识点之外,还可以适当含有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例如,建筑专业词汇的应用:荷载(load)、应力(stress)、构件(member)、混凝土(concrete)等,这类词汇对建筑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常会用到,不论是在互联网上或是外文书籍中查阅资料时都很实用。考核学生对这些专业词汇的认识理解可以采用翻译、选词填空、短文理解等题型。如果期末考核采用是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的考查方式,而且对试题的设置没有硬性要求的话,考核的方式就会比较灵活,试题形式更为多样化,这种相对自由的考核方式能更直观和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采用口语测试、笔试、虚拟情景对话、综合式考试等方法来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中主观性试题占了很大比例。任课教师在设置考核试题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层次、学习兴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考查。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将同一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习程度较好的小组可以设置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核其英语的应用能力,如:朗读短文,因为通过朗读可以了解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考查包括单词重音、同化、连读、句子义群划分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求该组学生现场创建情境表演对话,场景背景可以设计为职场招聘、商品交易、服务行业的咨询(酒店、饭店、卖场)、道歉、告别等方面。比如,设定的情景环境是有朋友过生日,那么去庆贺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在生日宴会中遇到其他相识的人又该如何处理应对,这个环节的考查包含了听力、口语、语言组织等方面知识,直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是短文写作,可以安排该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100-150个单词的写作练习,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信件、电影或电视观后感等,要求文笔流畅,语言表达规范地道。这种方式的考核可称为水平考试(proficiencytests),“通常用来衡量考生语言能力”(邹申,2005),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非常实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考核的同时进行自我审视,看到自己在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英语水平中等或较差的小组,在进行考查时,试题的设置主要倾向于考查其初级口语应用能力,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考核目的来规定具体的口语技能层次,比如:要求考试对象(testtakers)创建日常交际场景(朋友相遇、同事谈话、家人聊天),用日常对话(见面问候、主题会话等)的形式做出相应反应并展开话题(topics),这个环节应该考虑为学生平时所熟悉、感兴趣或大众化的情况,如学习生活、个人爱好、课余活动、环境问题等都可用作考题,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他人而发挥自身想象力,互动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创建的情景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所涉及的范围不能超越大纲或教材,给予这类考生相对宽松宽容的考试环境以减轻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其在将来的交际场合合理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对这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的考核同样要有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但是所涉及的知识面范围相对要小,程度也要简单一些。例如,考生为机电系的汽车专业学生,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考查,了解其英语水平处于中等,在设置考核试题的时候,对专业知识方面的考查程度要适当降低,舍弃中长篇的短文阅读或翻译,重心在倾向于专业词汇,可以翻译一些机电和汽车方面的如:手柄(handle)、发动机型号(enginetype)、排量(dis-placement)等重要而实用的词汇。对于各个英语认知层次的学生来说,看图说话、对话、相互交谈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来使用,这些方法不仅考查语音语调,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得体地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在以考查为手段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中,考核任务类型的选择上可以多样化,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与对其他组别的考核过程和效果的评判,进行对比和改进。教师在每组考核结束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提示,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语

高职学生公共英语学习的效果主要以英语考试的成绩来衡量。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可以反映教师和学生对语言教学的认识,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考查比较多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都能兼顾。但是,对于语言发展水平不同的高职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确定不同考核目的和考点,并确保题型是学生熟悉而且能够应对的。通过探索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分析学生考核成绩,可以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突出重点,减少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环境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浅析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的必修科目,对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将直接决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评价结果,对帮助大学生后续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成长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帮助教师制定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亦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结合当前我国范围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际考核方式来看,其在整体模式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功能发挥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创新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创新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的重要渠道,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培养具有优秀思想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可靠路径。而高校思政理论课考核作为检查、评估和总结大学生思政知识学习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其不仅是教师们了解当前阶段大学生思政知识掌握程度的一项考核过程,也是帮助教师直观了解当前阶段大学生实际思政道德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的科学优良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当前课程的考核中是否取得了科学合理、公平全面的评价,对大学生后续思政道德的良好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科学发展均有非常积极的参考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总结,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出高校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的创新与优化策略。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理论课应试考核方法与素质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问题。基于我国教育体系目标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功能和性质的定位情况来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一门将学生思想发展与行为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课程内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涉及到学生思想文化与政治理论的发展水平、学生实际行为与道德实践的发展水平,也即要通过思政理论课引导学生的各项价值观念均能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督促学生能够从集体角度和政治角度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与荣辱、发展的成败与得失,最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的道德信念和理想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持道德水平与行为实践的优良性和统一性。然而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际考核过程中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单纯闭卷考核+教师日常考核的方式,其中单纯闭卷考核在整体考核成绩中所占据的比例还明显超高,最终只能通过分数来反应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事实上,这种考核方法只能反映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背记程度,并不能充分反应大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实践效果和掌握情况。尤其是思政理论课并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单纯的理论考核成绩绝不能代表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政治水平发展。

(二)思政理论课实际考试内容与教学材料内容之间的矛盾问题。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一门偏向于素质教育方向的课程体系,其考试内容的设计本身应当具备灵活性、即时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然而思政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统一性且缺乏及时的更新换代,使得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只能想方设法的将陈旧的教材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那么思政知识与学生思考之间的衔接程度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如果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过于超越了教材内容的内涵,那么学生所学习的思政知识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方向偏移。这种情况发展至最后,就会出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绩考核内容与教学材料内容之间的矛盾,也即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联系并不紧密,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兴趣也会越来越小。

点击阅读全文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研究

摘要:“生物统计学”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试题考核,不能适应课程的发展.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把生物统计学的考核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采用开放式考核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教学实践证明:此种考核方式提升了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水平.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开放式考核;毕业论文

0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这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尤显重要.下面将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如何改革考核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1“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界的各种现象,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能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推断,生物统计学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重要手段.实验设计本身并不是生物统计学的内容,但是,只知道统计分析方法,而不知道如何设计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实验,知识并不系统、全面.因此,多数统计学教材都加入了实验设计的内容.通过学习实验设计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并掌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简单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为完成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以及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这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通过扎实的科技知识训练和系统的能力培养来实现.此外,生物统计学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生物统计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生物学专业虽然在大一时开设了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课,但是,数学基础仍然相对较差,所以,该课程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学专业最具难度的课程之一.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