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课程建设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建设研究

微课程建设研究3篇

微课程建设研究1

摘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日益成为高职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以江苏省最新的微课程评比要求为指引,依托超星学习通建设“现代色谱技术”微课程,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同时为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微课程;现代色谱技术;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化技术与教育不断整合,各级高职高校也正在掀起一股教学改革热潮。本课题组在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高职学校和课程特点,在“现代色谱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向资源开发+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发展,以期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1相关概念

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网络课程,是慕课(MOOC)进一步发展的高阶替代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可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利用线上SPOC平台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使得线上数字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得益彰[1],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首次分成了“微课”和“微课程”两种类型,明确提出了两种在定义、重点考察指标和报送要求等方面的区别,指出“微课程”是围绕某个主题,以系列微课为主要教学资源,经过精心信息化设计,以在线方式开展的简短课程。[2]“现代色谱技术”是我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着重阐述现代色谱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色谱技术与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考试、药品检测技术技能大赛、专转本药学专业考试以及药品检测就业岗位等密切相关,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如色谱基本原理知识抽象晦涩难懂、高职生源和理解力差异较大、色谱仪器价高易损不能拆卸实训受限等问题,所以亟须改革传统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课题组充分研究学习了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程”比赛方案,选取了“现代色谱技术”课程的一个章节“气相色谱法”,精心设计制作了“微课程”,获得了江苏联院医药组一等奖。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建设整门课程的微课程,同时开展基于微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点击阅读全文

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

摘要:怎样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制造2025”是作为职业教育人要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通过分析现阶段职业教育数控加工类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依据课程建设实践,提出课程建设方案,将该课程建设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爱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秒懂数控加工”课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为中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制造2025”正带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前进,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瓶颈。怎样突破这一瓶颈,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怎样让学习者更快更容易掌握核心技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本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该课程建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经过本校公选课和专业课3轮的试运行,非专业的学生选修后表示能够理解什么是数控车和数控铣加工;本专业的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表示更容易融入到课程中,在后续的实训课里,可以按要求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产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点。实践证明,利用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能够更有效验证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中。

1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

为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标志着中国高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本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军中,课程建设历经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3个发展阶段。目前,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职教MOOC频道上,建设有943门职教课程,涵盖大部分的专业。通过对数控加工类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课程标准没有结合1+X证书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寻求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毫不懈怠,这对解决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国际化背景下,学习他们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并行的课程设置方式,并不断地借鉴国外成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注重我们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对国内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借鉴

张岂之先生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1993年4月发表于《中华文化》)一文中指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向我们国家的未来主人翁——大学生和青年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他们的头脑里,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越加强烈。”张先生说出了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外先进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放开眼界寻求和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与模式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毫不懈怠,这对解决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1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并行的课程设置方式

课程设置方式指针对一定学习目标对课程类型和门类的选定,并对时序和学时进行相应安排。因此,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成为评价课程设置方式的重要方面。参看国外发展成熟的院校,以哈佛大学为例,经多次尝试与探索,其在历次改革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作为哈佛课程设置方面独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课程共包含外国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道德推理、科学等七个学科领域。东南大学罗玉玲硕士的学位论文等研究资料的数据显示,哈佛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类多于80%,而从其课程内容分析发现,人文学科又以西方文化为重。由此课程设置方式不难看出其设置目的——既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学术专业训练,又帮助学生在了解现存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探索、保存知识所需的不同手段及使用价值与使用方式,从而使其成为有文化、有良好思维习惯、能够发现与创新的人。在具体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日本大学教养部改组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将通识教育总目标分成与各院系和专业相结合的具体目标,由院系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同力制定出通识教育可实施的计划,这样既保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又可增强专业教师责任感。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能贪图面广而“概论化”,而是要形成特色经典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体系里层层深入与细化。国内高校教育过程中虽提倡素质教育,却仍以专业为主,要改变传统文化课程缺失或虚设的现状,就要转变理念,在借鉴哈佛类院校先进经验基础上,依据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思想与目的,调整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将传承我国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课程置于整个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2重视本土文化课程

点击阅读全文

动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我国动画教育于2000年后蓬勃发展,加之国际动漫发展的影响,关于动画市场与动画教育接轨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怎样的课程体系才适合国内动画人才教育培养,我国高校动画课程体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动画产业,国内高校动画人才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动画事业作出贡献,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文章基于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思路,为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能力实践模块化层次化

国内动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5年暑期档电影《大圣归来》以其精湛的技术给中国动画业带来了新的视点。在动画技术上我们毫不逊色,但国内动画佳作在数量上与其他动画大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2000年以后国内动画产业通过改良动画制作技术,培养动画专业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的动画生产模式,使得我国动画创作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进步,但精品的缺乏直接指向动画创作人才后续力量的问题。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才与市场的矛盾就包括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的矛盾。

一、以能力为主导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适应动画专业的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培养目标,构建五大模块、三大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强化人文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将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专业特色课程和跨专业平台课程上,对特色课程、优势课程进行深层挖掘。

1.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

点击阅读全文

独立学院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质量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独立学院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将有效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但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化独立学院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把独立学院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其中,开展富有独立学院教育特色的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一项既要进行理论研究,又要进行改革探索的紧迫课题。

一、素质教育与特色课程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的。特色课程,既包括一个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课程内容、课程门类、课程结构,也包括一个学校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不同水平,分层次、分类别实施课程,进行因材施教。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独立学院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没有特色课程支撑,就谈不上办学特色,没有了特色学院也就不能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使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协调关系,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加强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独立学院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办学特色的各个层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就加强素质教育,强化特色课程建设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没有形成既具有普适性又有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这成为制约独立学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素质教育课程比重偏小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