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思政建设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浅析

[摘要]当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汽车工程材料是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应势在必行。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课程元素的挖掘几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这份纲要的核心精神旨在要求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具有过硬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要为国家培养有正确价值观且富有民族复兴担当的时代新人。因此,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1]。汽车工程材料课程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涉及汽车制造及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材料质量分析、材料组织与性能检测、材料制备与成型等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内容,是指导汽车生产工艺的理论基础,强调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或者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岗位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为应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课程在线平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团队重新凝练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深度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收集各种思政教学案例,在组织课堂和校外实践等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爱国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力求专业知识智育与思想政治德育的融合[2-3]。

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不足

点击阅读全文

建筑类专业美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摘要:高校美术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在培养学生美学基础、审美能力、健康审美观念的同时,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该文探究如何在建筑类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绘画练习中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秩序美、结构美、色彩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思政建设

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表现美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促使学生由感知作品的形式美到体会作品深层次的精神美、文化美,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美术基础是建筑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应该注重文化素养教育,在绘画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

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塑造学生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的精神内涵,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1.培养正确的美学价值观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路径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之一,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立足当下,愈来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人的思政教育。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走上正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作为思政项目的重要元素,其发展规划、建设进展、育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环节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如何建设具有育时代新人、铸强国之魂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仍需继续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建设

0引言

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自2020年6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以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将课程思政建设提上日程。课程思政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资源内容,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全面开花。课程作为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单元,承担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化为知识内容进学生头脑的作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选树典型、强化引领、带动示范的作用,是构建起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可以促进学校实现思政育人目标的建设,实现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大思政”育人格局兴起,思政铸魂理念影响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转变,思政课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使学校逐步聚焦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尤其注重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同步建设。目前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推动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快速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又是实现该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但仅仅依靠思政课教育还不能完全实现德育育人,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树立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教学理念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动学校所有课程参与“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建设,从而打造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学育人效果,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初衷和使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路径,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深挖思政元素、设计教学过程、回顾育人效果,实现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隐性教育层面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互通互助,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全员参与的“大格局”,推动学校“课程思政”课程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旅游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创新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旅游管理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与理想贯穿各门专业课程始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遵循“盐溶于水”的原则,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专业教育;德育

课程思政是指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连大学旅游学院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1],要求全体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提高旅游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为此,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正确的政治导向、科学的思想路径做指导[2]。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深入发掘和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在思政元素的选择上能够体现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时代性,第一时间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内外热点时事,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将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与理想贯穿课程始终。结合旅游管理学科特点,构建以学科平台课程为支撑、以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以个性化发展课程为辐射、以实践环节为补充的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做好新生专业教育,做深专业课程教育,做精第二课堂教育,做优实践教学教育。

2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点击阅读全文

新财经改革下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

[摘要]“新财经”教育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客观上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文章在对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35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新财经”改革背景下专业教师是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保险学课程思政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并采取校外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利用保险科技提升学生的保险服务理念和质量,强化学生的保险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等。[关键词]新财经;保险学;课程思政自教育部大力发展“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来,河北经贸大学提出了“新财经”教育改革模式,在培养理念上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这也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保险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为加强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对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学过保险学课程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集到359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二年级251人,大三年级37人,大四年级51人,保险专硕研究生20人,其中大二学生本学期正在学习保险学课程,所以人数较多。

一、加强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

“新财经”教育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课程思政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1],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健全人格与心理素质的保险人才。可见,“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课程思政要求及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三者高度契合,在“新财经”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容易使保险课程与思政教育产生协同效应,为保险学课程思政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多数人对保险存在一定的误解。作为保险行业未来的从业者,保险专业的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化的互助保障机制,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与国计民生联系紧密。保险是对未来的承诺,具有无形性、长期性的特点,保险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保险行业诚信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保险行业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其对诚信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是保险业的生命线。在保险经营过程中要履行最大诚信原则、强调自律约束、强调服务意识,要遵循服务国家和服务社会原则、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原则,这些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倡导的,所以保险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必不可少。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在359名学生中有293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比高达81.62%;只有32人选择了“了解很多”,占8.91%;“没听说过”的有34人,占9.47%,具体数据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加强保险学课程思政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就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关系而言,有256人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占比71.31%;有63人认为“关系不大”,占17.55%,详见表2。综上,将思政教育与保险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保险学课程教学之中,是进行“新财经”改革、培养高素质保险人才的迫切要求。

二、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高等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保险学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专业教师。在此次调查中,对于教师在保险学课程中是否需要讲授思政内容,有139人认为“很有必要”,占38.72%;198人认为“由教师自己决定”,占比达55.15%;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的占比6.13%,详见表3。可见,专业教师是实现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在价值理念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使命贯彻到保险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全过程,挖掘保险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作用,构筑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并不是在课堂和课外简单地增加一些相关的内容,而是要将一份保险事业的情怀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不仅体现为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也体现了教师本身的思政作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专业与思政理论素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业教师在传授保险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和素养,培育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三、“新财经”改革下保险学课程思政的重点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