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科研成果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的内容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重点是对科研资金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产出的效果性进行审计。
1.投入的经济性。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经济性审查,主要是对资金使用和物资利用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是否节约使用资金,包括资金使用是否事先编制预算,预算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有无擅自扩大开支情况;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执行授权审核制度,有无授权不当或虚假开支情况。其二,审查是否合理利用物资,包括物资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手续是否齐全;对财产物资是否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无滥用、毁损或丢失等情况;物资是否充分利用,有无采购的物资长期闲置情况。
2.管理的效率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效率性审查,主要是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是否完善科研经费转拨、项目结余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其二,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包括是否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岗位;是否具备真实、完备的科研经费使用原始单据。
3.产出的效果性。高校科研活动产出的效果性审查,主要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项目按期完成情况,如按期完成数量。其二,审查科研成果质量,如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应用情况。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摘要: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是科研人才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和调研而得出的各类技术性指标和科研成就,科技档案不仅是高等院校科研人才智慧的结晶,也是评价高等院校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本文从高等院校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内涵入手,对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档案;问题;对策
高等院校是优质教育信息和高科技研发资源的集结地,在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的科技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对高等院校科技研发信息的记录,也是总结科研经验、把握科研规律、制定科研可行性计划和高校科研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高等院校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一、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主要就是对科研成果和教学成就等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整理分类并能够进行查阅、检索、演示等的工作。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研发最直观、最真实的记载,也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工作的智慧结晶最全面的体现,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科技研发资源,不仅具有智慧性,还具有信息性。科技档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研发信息,是对科技研发能力的体现,也是对科技研发活动的反映,从科技档案中能够总结出科研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拟定长期科研规划的主要标准,也是高校进行学科设置和科研经费预备的主要依据。[1]科技档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指导作用,能够指导科研活动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进而较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对高校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文理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计划,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一、令人深思的调查结果
最近我们对全区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全区***、***、***共计**所***,问卷调查了***所***。同时在城区、城乡接合部、乡镇挑选了有代表性的***所***,进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深入调查。广泛调查面**%,深入调查面**%。调查结果令人深思。
1.“推广”和“应用”概念模糊。将“推广”和“应用”混为一谈,认为召开了成果交流会就叫开展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实“推广”只是前提,“应用”才是归属。“推广”是应用的条件,“应用”是“推广”的落实,是“推广”的结果,是“推广”的深化。召开了成果交流会仅仅是开展了成果推广工作,至于推广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应用的情况,所以一定程度上,开展成果应用工作难度大多了。任何成果都可以推广,但不一定所有的成果都可以应用。
2.推广和应用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开展了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税务机关占**%,而多数税务机关在成果的涉及领域应用面仅占**-**%,应用效果好的全区仅有*%。这说明多数税务机关仅仅是组织了交流学习就算了事,而不追究学习的效果。
教育科研成果推而不广,应用效果差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成果应用的反思分析
科研成果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科研成果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会影响科研管理的效应、科研评奖的公正性、权威性及激励效应,而且还会影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普通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密不可分,与师资队伍建设息息相关。目前普通高校科研工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为了克服科研成果评价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在普通高校开展科研成果评价的一些思路。
一、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期刊的等级等同于论文的质量
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中,最为普遍的是用期刊的等级等同论文的质量。学术期刊质量与论文质量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的是,虽然文章刊登在核心期刊,但并不表明核心期刊的每篇文章都比一般期刊的质量高,核心期刊的文章也有不少平庸之作,而一般专业期刊也往往有高质量的文章。而且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20多种,无论是布拉德福法、累计80%法、相对百分比法,还是引文法、文摘法、专家法等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布拉德福法定律中“期刊载文的绝对量最多的核心区期刊”等同于代表该学科发展水平的核心期刊,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载文的绝对数量越多不等于该期刊上的质量越高。又如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来作出评价。期刊质量是论文质量的整体反映,而引文是论文质量检验的标准。用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受到科研人员的好评和欢迎,但文献被引用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阶段和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数量等因素有关。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种从期刊质量、学术及技术水平等方面来为期刊定级的规定。由于缺乏国家统一规定,且期刊质量与论文质量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中用期刊质量代替论文质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核心期刊与任何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一样明显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二)SCI作为较重要的评价工具被普遍应用
目前,SCI已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期刊和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的数量多少,普遍被认为是评价该国家或地区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我国,国家有关机构每年都会公布各个高校、科研院所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以及收录论文被引频次的排行榜,以此反映各个单位的科研水平。许多高校也专门定出条例,对论文被纳入SCI的本单位人员进行奖励。为此,在SCI的实际应用中,高校教师只关心自己有几篇文章被收录和引用,从而作为晋升职称或领取奖励的依据,对SCI的科学研究功能反而有所忽视。普通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限制和学校发展历史的局限性,用SCI作为重要的评价工具是不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