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口腔健康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当前我国居民龋齿、牙疼、牙齿松动、不齐等口腔科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居民倾向于选择到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及私营诊所就诊,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使用率则相对较低。我国正大力推行社区首诊,社区卫生,含口腔保健服务受到重视,开展社区口腔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口腔医疗服务的特点来看,公立医院开展社区连锁经营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通过营销策略分析,认为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在社区营销中应该把握策略重点、选择经营形式以及设计运营方案,更好地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从而让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通过满足居民口腔健康需求,对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做出贡献。
关键词社区卫生;口腔健康;口腔专科医院;营销策略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我国口腔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也正在发生变革,从过去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向公有制主导的多层次结构的口腔医疗机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社区首诊的推进,社区口腔诊所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1],社区口腔门诊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社区口腔服务需求现状,探讨社区口腔服务的营销策略,以期为我国社区口腔服务的利用和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1我国社区口腔医学医疗服务发展现状
1.1社区口腔病患病状况
口腔疾病带给患者的不仅仅是牙齿缺失或引发口臭,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口腔癌、脑梗塞、脑脓肿、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肾炎等疾病。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4%的人口不同程度地患有口腔疾病,5岁儿童、12岁儿童、35-44岁年龄组、65-74岁年龄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未治疗率分别高达97.1%、88.9%、80.1%和92.1%。我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的人只有0.22%,其中每10位老人当中,就有一位是全口无牙[2]。中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儿童和青少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时期,口腔疾病将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儿童青少年是口腔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3]。我国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牙周病、龋齿,其中牙周病主要指牙周炎和牙龈炎,是常见的感染性口腔疾病。在发达国家有15%的人患有牙周病,而在中国牙周病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成人牙周病患者占97%,35岁以上人群失去牙齿的主要原因正是此类牙周病。此外,龋齿的的发病率为45%,成为仅次于牙周病的第二大口腔疾病[4]。在国内开展的居民口腔社区就医调查中,愿意去社区就医的人数占总的调查对象的27%。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社区口腔服务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5]。
为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我们拟开设口腔医院。经多方面调查论证,现将开设口腔医院可行性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
申请人姓名,男,年月出生,学校专业毕业,从事口腔医疗工作已有年,具有职称,身份证号码。
二、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概况
所在地区为镇,有个村,常住人口万人,外来人口万人。该镇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当地群众均有较高的年收入和较高的生活水平。
三、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
1人文素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1.1制定课程标准
完善顶层设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1.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
【摘要】:高校兼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以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先理论学习后临床实践的模式,这种模式割裂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也忽视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开展社会定点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口腔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生培养
20世纪60年代,服务学习理念在美国高校开始萌芽[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形,极大地改变了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高校未来的发展走向[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能之上逐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承担校园资源社会共享、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社会责任,在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以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先理论学习后临床实践的模式。这种模式尽管有利于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却也割裂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忽视了口腔医学的社会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虽然具备了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却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缺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而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定点服务,可以有效改善口腔医学生现有培养模式的弊端。
1 口腔医学生现行培养模式分析
以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例,学生学制五年,在校共10个学期。大一主修公共理论课,大二加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三到大四下学期逐步从专业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强化训练,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约7.5学期,大四下学期临床见习3个月,约0.5学期,大五专业实习10个月,约2学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理论灌输+实地演练”。因山西医科大学目前为多校区管理模式,中都校区地处晋中市高校园区,迎泽校区地处太原市中心,与各实习医院距离相近,学生大一到大三在中都校区学习生活,大四搬至迎泽校区,大四下学期开始分派到各医院临床见习。这种“理论灌输+实地演练”的培养模式为多校区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学生低年级在高校园区集中学习,解决了老校区教室、宿舍不足的问题,统筹利用了新建校区的资源优势,节约了教学成本,有利于学生安全管理。学生高年级搬至市区实习,节约了交通成本,方便学生统一管理。但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弊端,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没有临床的实际演练,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充分理解;同理,没有理论学习的穿插指导,临床实践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 口腔医学生开展社会定点服务的意义
1调整课程设置
口腔专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一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二年级的专业课学习和三年级的临床实践。由于时间紧,只能有侧重、有选择的进行课程开设,目标是培养应用性技能人才,但这样的缺陷就是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也不够全,因此本科教育要弥补这个弊端。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教育采取的也是“三段式”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基础课、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个培养阶段[1]。这种模式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那就是学年之间课程衔接不够清晰[2],造成学生专业知识脱节、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等缺点。因此,我们在本科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到口腔医学与医学基础课程的相关性,又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调整教学计划,与国际口腔医学接轨,增加口腔临床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程学时数,增设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削减与口腔医学严重脱节或毫无相关基础课程的学时以实现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全程化。例如将专业课程部分前伸至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中后期开设,如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的后期开设《口腔材料学基础》;在《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中后期开设《口腔组织学基础》、《口腔病理学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课程进行《口腔生物学》教学等,构建交叉融合式口腔专业教学体系[3]。此外,还可以科学适当地增加专业选修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丰富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如《口腔颌面美学》、《口腔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口腔专业选修课。还可以在今后逐步增设《口腔专业外语》,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使之更好的与国际化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知识。总之,我们要打破原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实现专业教育全程化。
2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强化临床实践
以往我们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教育,造成口腔本科毕业生临床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就业率。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口腔医学生培养成口腔医生的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大课教育模式,实践和理论教育在时间上是分开的,缺乏启发式教育,国外则不是如此。丹麦哥本哈根皇家牙科学院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有大课、小组讲座、小组讨论等。瑞士伯尔尼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理论教学多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讲授,学生可自由选择听课,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临床病案,临床实习从第4学期开始,与大课穿插进行,训练中使用的一切器械和材料均与临床使用的相同。因此,实习阶段时,学生对各种治疗方法和材料均无陌生感[4],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训练学生实践技能,我们可以采取让低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从一年级起组织学生寒暑假、节假日和周末轮流到附属口腔医院,安排他们导医、预诊、协助拍X线片、做牙医助手、进行病案管理等工作,让他们早期接触患者,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并利用“爱牙日”、“六一儿童节”、“学雷锋”、“爱牙护齿大行动”等活动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敬老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与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对高年级的学生则采取综合实验训练和综合临床技能培养。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我们要提出“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患者信赖的口腔医生”的教学理念,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课程群,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的培养,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
3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育不同于专科教育,它的宗旨是在专科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有一个质的突破,这就要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概念,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例如传授口腔牙种植术、烤瓷修复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目前广为关注的临床科研课题,如性病与艾滋病在口腔的表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时跟上科学的发展。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同学们有了感性认识,对理论的理解更透彻,具备了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