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科学研究

临床科学研究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临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临床科学研究

实践临床中药学论文

1循证医学基本概念和临床中药学发展现状

1.1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学者DavidSackett等提出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简称“EBM”)的概念。循证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合理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三者相结合,进而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循证医学的诞生,无疑给医药领域带来了思想革命和实践革命,它给临床医师提出了全新的命题,敦促他们重新审视以个人经验为主的传统医学模式,转而思考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的循证医学。

1.2临床中药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对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与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主要毒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药品资源浪费,以及服务临床与科研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具体医疗实践中,医师对患者的诊疗往往建立在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上,不注重现代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因此获得的临床研究试验数据较少。二是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多以个人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描述性研究等较低质量的研究报告为依据,难以获得真实、准确的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推广应用。三是中药及其制剂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给临床药物的遴选、应用和进一步研发带来困难。为此笔者设想,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是否可以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临床中药学实践提供符合自身规律的临床试验方法,建立中药及其制剂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体系,以实现临床用药有据可依,医师用药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患者的能力。

2运用循证医学的可行性

2.1循证医学理论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合理、规范合理、科学地运用中医药是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共同愿望。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中药大多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药的临床使用主要凭经验和主观感觉,客观、全面的依据相对缺乏。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下,临床诊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师个人的经验。而在现代的循证医学下,临床医师的工作将有质的改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临床医师从系统、可靠、无偏的研究中获取信息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二是正确评价和利用临床实践提供的证据是指导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开展循证医学,依靠最新证据进行临床决策,在不完全依赖经验的同时,并不排除利用经验。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制定任何临床医疗决策,都需要基于科学研究的依据”,同时,循证医学也是一门临床实践的方法学。EBM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医学发展方向,它倡导改变传统的经验医学行为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依据为基础的医疗行为。循证医学对医师的诊疗技术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临床技能,而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医学科学进展,及时获取最佳研究成果,提高临床诊治技能,所以高素质的医生既是证据的使用者,又是证据的提供者。利用EBM建立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使医疗决策建立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上,这些有助于临床医师实施正确的医疗决策,对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合理、规范使用中药都将有积极推动作用。

2.2循证医学理论有利于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中药疗效评价体系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开展医院临床中药学科学研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涉及中医药理论、中药疗效、药材资源以及中药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研究内容。近年来,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科学研究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基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中药及其复方制剂质量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中药的辨证论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分病论治”有很大差别,为中药的临床试验提出了许多难题,例如,如何处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证的规范化问题,以及如何更客观地选择评价中药的疗效指标。同时,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病例较少、临床研究时间短、用药条件控制较严等。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临床中药学科学研究工作,在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同时,应注重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并达到国际认可标准的中药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药理学实验和临床验证等标准。目前,循证医学理论及其系统分析方法日益得到国际医学界和各国卫生决策部门的认可与重视。这些为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具体努力的方向,将EBM理论运用到医院临床中药学的科研实践,在科研工作中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双盲法、安慰剂、阳性药对照、指标客观化等方法,可提高临床中药学科研的含金量,增加临床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点击阅读全文

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建设

临床中药学是上世纪末形成的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在几十年的学科建设中,临床中药学学科的自身发展在借鉴临床药学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越来越规范化的药物评价体系建设、越来越先进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以及越来越清晰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方式,使得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鉴于该学科本身跨越了中医学、中药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对该学科的学科属性、存在形态、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等方面也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通常一个学科的建设包括学科的内涵建设、外延发展和建设管理3个方面。其中学科的内涵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来进行。近年来,我院“临床中药学”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就该学科在内涵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1临床中药学及学科建设现状

1.1临床中药学的定义及任务

临床中药学是以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为目的,通过文献、实验与临床研究,从性能、功效、配伍、应用等方面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的,跨越中医学及中药学的二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通过参与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协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进而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水平;通过开展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进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通过开展临床药学研究,进而为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1.2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现状

临床中药学虽然是中药学应用的重要学科,但其起步相对较晚,学科发展的广度及深度不高。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开设中药学本科教学的高等院校中,仅有三所院校开设了临床中药学或中药学临床药学方向。而这种情况可能与历史条件和学科特点有关。历史上的医家大多是既可诊治病人,又擅长遣方用药,医药不分家。但是这种用药又多以个人经验性用药为主,偏于定性,疏于定量,整体上随意性较大,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至近代,受西方药学的影响,中医中药逐渐分离,各自形成独立学科,二者的渐行渐远,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临床中药学的出现和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临床药学的蓬勃发展,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临床中药学的出现及发展。在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临床中药学成为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并逐渐形成以“科学、合理、安全”用药为目标,以单味中药或方剂的药效以及各系统主要病证的用药规律为研究核心,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以中药学科中的相关学科为基础,并以制剂、调剂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主体的学科体系。然而,由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属性是介于中医各科治疗学和广义的药物学之间的新的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各界在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属性、存在形态、研究领域及内容等方面存在颇多争议,这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亟需要寻找方法加以解决。

点击阅读全文

西药中药特性功效

中药是具有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并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并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有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部分特性,特别是功效方面,已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笔者认为,如果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那么,人们就可以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了。然而,迄今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开展,为医药学的未垦地。为了促进医药学的发展,尤其是中西药的结合,建议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就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方法,作一探讨。

一、西药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意义中西药的结合,应包括两大方面,就是要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同时对西药也要进行“中药特性”的研究,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每类药均能按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各择其优,进而互相靠拢并使之结合,促进具有中国特点(中医药特点)的新医药学的建立。

1.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这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因此,若将黄连都用来提取黄连素,则中医将无黄连可用。这种以中药的消亡为结果的中药现代科学研究,是难于达到中西药的结合的。即使叫做结合,那也是失去了中药特征的结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尤其是有效化合物,再进行中药特性和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研究。如能开展此项研究,则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将能为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使用,从而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

2.使西药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西药的优点。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然而西医却一概用抗痨药物。西医这种对机体疾病部位不加区分而选用药物,是因为西药无归经之说所致。如果西药的此种“归经”特性被研究确定后,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再如抑菌消炎药的抗生素和磺胺药,都是针对致病菌而起作用的,凡为细菌感染性疾患均可考虑使用,而对机体状况、病变部位、病情等考虑较少,但按中医观点,不仅要考虑到病源,更要考虑到机体状况,从而选用相应特性和功效的药物。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临床实践已证明,磺胺类和抗菌素类药物对急性期效果较佳,慢性期效果不佳。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药物具苦寒之性味。但现在尚未深入研究它们的中药性味,而仍是同一药物施治于不同的证。这从中医药理论讲,是违反用药规律的,因此,难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西药的功效。如能对磺胺类、抗生素类的性味进行研究,确定其属性,那么,现在这种不分证地使用的情况就会改变。从而可以保留西药之优,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3.丰富和发展中药学中药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数量的增加,这好理解。现在中药(包括草药)大约有5000种(中药大辞典收载5767种),而现在常用的西药的品种比这更多,如果能对这些西药按中药特性分别归类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其成为“中药”,显然可以大大丰富和发展中药学。所谓中药学质量的提高,就是经过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弄清其成分及各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经过药理和临床研究,确定各成分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也包括单味药(即混合物形式)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从而总结中药的特性及功效和使用规律的现代科学内容。这可包括两方面内容,就寒热性而言,在物质上,究竟哪些物质结构呈现寒性作用,哪些物质结构呈现热性作用;在生物活性上,究竟哪些现代观点的生物活性表示寒性这一特性,哪些生物活性表示热性这一特性。这样就可以从现代科学水平上,阐述中药的特性和使用规律而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4.促进中西药结合,进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基于如上三点,有可能为促进中西药的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发现的有效化合物,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西药的归属分类,也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在此基础上,再归纳和探索中药的现代科学规律,即物质和生物活性方面的规律,从而促进中西药的结合。以药效为基础,又能反过来说明疾病的发病本质,从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例如,中医所称的热证,一般是用寒性药物治疗,若药物的作用机理弄清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证的本质。西医的热症,是指体温高于37℃而言;而中医的热证,不仅包括高于37℃的体温,还包括体温并不高于37℃的热证,在中医的热证中,一般用寒凉性药物,但对那些假热真寒证,却要应用甘温药,即谓甘温有时能祛大热。这样,如果对不同类型热证(或热症)所用药物的作用机理搞清楚了,那么,也就可以把中医和西医关于热证(症)的概念得以划分或统一,进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

点击阅读全文

论转化医学中的伦理问题

骨髓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的最成功的典范,为无数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临床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技术局限,存在诸多伦理难题,大多数干细胞研究仍停留于实验室,与临床应用严重脱节。

疾病相关基因及分子研究和应用生物标志物是一类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或某几个生理、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常是特殊的小分子、蛋白质或核酸序列,通过对它们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状态或疾病进程[6]。这些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疾病的鉴别、早期诊断及预防,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控。在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评估、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临床方案的监管审批、起始场所、募集患者、临床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等分子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需要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准入管理,同样需要科研伦理评估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导之以行。此外,值得关注的重点还有再生医学技术研发与组织工程构建和新型移植外科技术等发展迅速,也迫切需要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的有效支撑。

药物与医疗器具研发药物与医疗器具研发是转化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传统药物改良还是新药与器具研发,无论是传染病疫苗与肿瘤疫苗的研制,还是新型医疗器具的开发,都需要转化医学的推波助澜。有了临床工作者的参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成本投入,缩短研发周期,更有利于判断药物敏感、药物耐药以及药物和器具的副作用,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解除患者的痛苦。

转化医学研究中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

转化医学研究以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为基础,以人为研究对象,在强调临床应用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实验性、不确定性,无可避免地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伤害和潜在危险,而生命伦理学是对人权和尊严的价值关怀,两者的碰撞与冲突势必引起一系列伦理问题。自然科学与道德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变革速度不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发生矛盾甚至是激烈冲突也是必然的。

1受试者利益保护问题保护受试者利益是医学伦理的第一原则,它要求医务人员有义务不可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受试者,在科学研究中要权衡利弊。《赫尔辛基宣言》规定,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人的利益居先。其中主要包括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与有利无伤。

点击阅读全文

中医临床中运用管理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医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医生不但通过个人的经验、权威的观点或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且从搜集到的文献中寻找最有力的证据,从而做出临床决策,并将其用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依据循证医学的要求,临床医生应该了解支持其临床诊疗的证据和这些证据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所谓证据就是设计合理、测量准确、结论可靠、发表在医学专业杂志上的文献,包括研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汇总分析及系统综述)。因此,循证医学实际上也就是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评价临床医学文献,并用于指导日常临床医疗实践的过程。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药学来源于实践,具有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史记·补三皇本记》就有“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述。奠定中医药学临床治疗学基础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就是东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经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的。经过了1700多年的临床检验,被称为“方书之祖”。张氏所创立的辨证施治原则及经方,时间虽然久远,证据却不陈旧。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及基础,在临床及科研中运用切合实际、恰当的辨证诊断及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药研究成功的关键。诊断及治疗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及既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及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又能够与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成为具有普遍性与规律性的医疗实践经验总结。可见,几千年前中医药学研究方法与现代医学思想不谋而合。难怪有学者提出:没有临床实践就没有中医学,尽管中医药学不是在解剖室和试管中分析出来的。

在当今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的过程中,以经验医学为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暴露出许多缺陷。①诊疗标准以个体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研究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强调以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及其结果作为系统评价某项诊断、治疗手段的依据,并搜集、整理证据,确立诊疗方案。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建立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库,就是采用汇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以往多个RCT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形成提供参考的信息资料。汇总分析是确立临床诊疗方案的基础,汇总分析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专业知识,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文献,确定合格研究的入选对象和排除对象,评价文献质量和筛选文献,从各项研究中摘录有关资料及适当的模型,对文献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加以解释,得出新的建议。而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及中医教材的编写大多以专家个人经验或某单位临床经验为基础,往往缺少系统评价的依据,所以制定的标准在其适用性上大打折扣。②缺少中医诊疗标准化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如没有大量RCT及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为基础,以及将己确立的诊断标准回归于临床实践,经过RCT的临床试验论证,则难以论定该类诊疗标准具有多大的适用性及参考价值。从中医文献质量分析结果可知,由于可用于作为诊疗评价体系的文献资料缺乏,且有一些资料缺少可信性及可比性,所以缺少制定中医药诊疗标准评价体系的依据,而对诊疗标准本身进行论证的文献更为罕见,所以多数论文套用的是西医标准,少有中医特色。

近年来,尽管我国己重视了中医病种质量管理,规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临床及新药研究的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医药研究有了可以衡量的尺度,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国内、国际以循证医学模式进行了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己逐步形成了目前最佳推荐治疗方案。与之相比中医临床研究仍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对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循证医学的模式及手段制定中医诊疗标准将进一步保证医疗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学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发表的中医药文献中,大样本、随机对照设计以及可重复性、实验性、前瞻性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介绍,正在逐渐取代经验性、个案性的报道。这种临床证据的科学性正在逐步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因此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惟有倡导科学方法,大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证据,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才能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完善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所以循证医学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作为当代临床中医师,既要了解历代文献,又要掌握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及预后判断的证据。社会在飞速发展,诊断治疗疾病的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病的原则,除应抓住疾病之“证因”外,还应当满足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客观指标,从而更好地研究及治疗疾病。总之,掌握和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循证医学与中医学术研究并行不悖,循证医学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循证医学并非要替代临床医生的技能和经验,而是以此为基础将医生的临床经验与当前最好的证据结合,促进中医进一步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