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互联网下农业保险优势和问题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业保险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金融工具。传统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勘损、产品单一等问题,很难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农业保险逐渐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推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了“互联网+”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应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险公司应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及营销、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等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保险;农业现代化
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利用自身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与各个传统行业融合,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和升级,使传统行业能够改变运作方式,实现全新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其中,“互联网+”的出现让农业保险发展有了新契机。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为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互联网下的农业保险如何克服传统农业保险的弊端,互联网如何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值得深入研究。将互联网与农业保险经营结合,在产品创新、销售、承保、理赔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推动农业产业走上新平台,是促进我国农业保险更好、更高效发展的关键,也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文献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传统保险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许多保险公司和学者开始探索传统保险应如何与互联网融合。王静(2017)[1]认为,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助于加强保险行业的销售渠道结构、产品服务创新方式以及优化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式,也对弥补我国与全球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水平差距有积极作用。左新月(2017)[2]认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助加大、农业市场需求增加、保险科技快速进步,使当前“互联网+”农业保险迎来发展的机遇。徐佳男等(2017)[3]认为,互联网和农业保险应该在产品创新、营销创新以及管理创新3方面进行融合,通过指数化损害程度来降低风险,使用保险产品组合销售的方法稳定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利用GPS、GIS、RS等信息技术为保费核算、出险理赔等提供准确的测算依据。黄凌等(2017)[4]认为,传统的农业保险由于分销渠道单一、信息流通受限、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覆盖率难以提高,而构建“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符合当前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更加符合保险公司多维度营销模式。李泉(2020)[5]以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互联网和农业保险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互联网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的角度证明了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能显著提高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但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保险领域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互联网和农业保险的深度融合方向还有待研究。
3“互联网+”农业保险的优势
“互联网+”农业保险突破了传统农业保险的限制,是一种更有效率的保险模式。互联网能有效地实现保险科技与农业保险的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应用到保险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核保理赔等各个业务环节[6],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动力。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互联网农业保险有以下独特之处。第一,信息不对称是传统农业保险中的一大难题,保险公司想要掌握农户的个人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还会有获得虚假信息的风险,而农户难以了解保险公司,甚至不懂保险条款,在理赔时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通过互联网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有效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为不同农户提供对应的保险产品;农户能通过网络来了解保险公司及其产品,避免投保的盲目性。第二,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具有特殊性,农产品有特定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规律,而且保险标的在受损后能够自我修复,导致传统农业保险的保险价值确定以及勘损过程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互联网+”农业保险除了将互联网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还可以利用智能识别技术来确保承保标的真实性和唯一性,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利用GPS、RS、GIS、无人机技术解决保险勘损理赔环节中的难题,为实现精准勘损提供可行的途径。第三,传统农业保险经营的保险产品是基于概率论和大数法则下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时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赔付。而最新的指数类保险,如区域量产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不受限于实际损失,是以产量指标、气象指标以及价格指标为依据进行理赔,在技术层面上,需要用到遥感技术来获取产量、气象等数据,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业保险的费率厘定提供依据。
4“互联网+”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4.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就不可能在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偏远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农业保险产品在这些地区还停留在展示阶段。
4.2专业人员匮乏
农业保险业务有极强的专业性,很多时候会发生复杂的理赔事件。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就会影响保险业务质量,甚至会对保险行业的信誉产生影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通农业保险和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而需求量却很大,如果不及时培养,将不利于农业保险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4.3农业保险公司自身运营存在问题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懂得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而参与投保,但农业保险产品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农产品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不尽相同,对其风险灾害进行差异化评估需要海量的统计数据。这些问题都是对农业保险公司运营的严峻挑战。
5“互联网+”农业保险发展建议
5.1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保险要以服务“三农”为理念。创新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法。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契机,而农业保险又是农业现代化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为此,新型农业保险经营主体需要多元化发展,支持发展基层服务体系,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风险防范措施。
5.2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营需要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而现在仍有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制约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农业信息的宣传,提高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中心,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5.3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及营销方式
目前,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产品种类少与需求多元化的矛盾、专业性人员少与高效理赔的矛盾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而互联网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随着保险科技快速发展,保险公司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无人机勘查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进行新型保险产品开发,这些技术也使保险公司保险标的定损和理赔更加方便。随着5G技术发展,网络会覆盖到更多的农村地区。保险公司可以借助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广销售产品,让农民能快速了解产品,安全可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保险产品的设计更加通俗易懂,并且能够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
5.4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专业化的保险人员十分重要。为了防止在遇到复杂理赔事件时出现业务事故,保险人员首先要对农业保险知识十分精通。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保险公司不但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也要选出有网络基础的员工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同时在招聘IT岗位新人时多下工夫。
5.5政府提供相关支持
政府应对农业保险提供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政策方面,要完善“互联网+”农业保险的各种法律规章,特别是要完善和细化关于利用营销平台从事违法行为的有关条款。资金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户的保费补贴,在税收政策方面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静.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2):86-92.
[2]左新月.互联网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262.
[3]徐佳男,殷瑞锋,邢丽娟.“互联网+”能为农业保险带来什么[J].农村工作通讯,2017(8):46-48.
[4]黄凌,廖桂容,张萍香.“互联网+”福建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7):58-61.
[5]李泉.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20(9):115-130.
[6]张志鹏,陈盛伟.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J].对外经贸,2020(5):107-110.
作者:王育麟 杜金向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