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关于女性养老金水平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关于女性养老金水平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于女性养老金水平研究

女性退休年龄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退休年龄决定了工作年限,进入影响累计缴费水平;另一方面,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不同的退休年龄下的个人账户的月除数(个人账户累计额除以某个月数,得到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退休年龄越低月除数越大。因此,女性退休年龄较低,累计缴费少,月除数大,养老金低。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无论男女),都仍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女职工退休年龄只有50岁(女干部55岁,男性60岁),问题较男性更为突出。同时,这也与自身预期寿命已经大幅提高的事实不相适应。女性退休年龄与政策目标不一致。现行制度38号文(《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对1997年26号文进行了修改。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统筹部分)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累积额除以固定月除数(比如60岁退休除以139)。从中不难看出对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尤其是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多缴多得。对基础养老金而言,每多缴1年,增发计发基数的1%。然而,女职工退休年龄只有50岁,缴费年限有限。个人账户的目标替代率大约在24%。即工作35年,个人账户收益率达到工资增长水平,累积额除以139(8%×35×12/139)。然而,实际上,女性的退休年龄决定了工作年限很难达到35年,且50岁、55岁退休的个人账户月除数分别是195、170,替代率远远达不到24%。这里尚未考虑个人账户计息水平远远低于工资增长率这一重要前提。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由退休年龄政策带来的养老金性别差距。当然,养老金性别差距还有收入因素(女性收入低于男性)的影响。根据迟巍(2008)的研究,在1987、1996和2004年,我国城市女性收入分别为男性的84%、82%和76%,性别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7]2011年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在业女性年均劳动收入是男性的67.3%。[8]2011年针对某省统计研究表明,企业职工中女性年工资收入是男性的78%。虽然这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不是养老金政策带来的,但其加剧了养老金的性别差距,放大了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水平差距效应。下文根据38号文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缴费水平、不同缴费年限下的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

(一)计算公式计算中用到的指标包括:R-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a-“缴费工资”占个人实际工资的比例;g-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c-为个人账户缴费率;r-个人账户收益率;f-参保当年个人工资与当期社会平均工资比率;n-缴费年限;“社平工资”-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t-退休后的第t年;m-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另外,下文计算的替代率为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笔者认为社平工资替代率较静态的退休前工资替代率更能反映真实的保障水平。就静态的替代率而言,随着国家连续7年(2005至2011)调整养老金水平,这一替代率水平也在增长,但是显然不能反映老年人的实际购买能力,尤其是在工资增长率较高的时期。[9]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则具有这一优势,同时还可以反映退休者的相对贫困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该问题,如褚福灵(2004,[10]2006[11])。另外,无论是过去的26号文,或是现在的38号文,虽未明确指出替代率目标,但根据文中关于保障水平的设定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保障水平指的就是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例如,统筹部分养老金用的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二)女性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及与男性的差别根据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社会统筹部分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为:可见,相同条件下,对于收入处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个人而言,缴费工资率a每下降10%,该部分替代率将下降1~2个百分点左右。对于女职工而言,若20虽开始参保,50岁退休,则累计缴费30年,当缴费工资率a从1降至0.6时,处于平均收入水平的个人的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从27.78%降至22.22%,替代率下降幅度约为20%。若考虑到女性职工收入仅占男性的70%,则相当于男性在按照实际工资缴费的情况下,女性按照这一水平的70%的工资缴费,加上50岁退休与60岁退休的区别,则统筹部分养老金替代率大至相差13%左右(女职工23.61%,男性37.04%)。差距超过女职工统筹部分替代率的50%。另外,若考虑到缴费基数的上限、下限分别为当地上年平均工资的300%和60%,则不仅性别差距大,整个社会的差距会更大。

(二)女性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及与男性的差别女性的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少,而月除数大,替代率较低,远达不到24%的目标水平。其中50岁退休、55岁退休和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分别为195、170和139。同样,女性(尤其女职工)的状况最令人担忧,即使在她们的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齐平,缴费工资率等于100%(即缴费工资等于工资全额)的假设下,若个人账户仍维持2.9%的计息水平(1998-2007年的均值,2010年10月前为2.25%,现为3.25%),则女干部、女职工的该部分替代率也仅为7.59%和9.27%,男性为11.89%。更何况现实中女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要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费工资率也不能达到100%。当然,女性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平均收入低,另一方面还在于退休年龄低,一方面,累计缴费金额少;另一方面,计发月数多,这两方面都拉低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及其替代率。这再一次说明提高退休年龄对于女性养老保障的重要性。

(三)总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表3是对上述计算分析的总结。不难看出,在现行的收入水平、退休年龄和个人账户收益率等条件下,女性替代率很低。比如在工资增长为8%的情况下,一个工资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女性,工作30年,按实际工资基数连续缴费30年,50岁退休,总替代率仅为35%左右。同等条件下,55岁退休的女干部替代率为42%,皆远低于60%的目标水平。同等条件下,60岁退休的男性替代率为49%,同样低于60%的水平,但女职工与之相差14个百分点的替代率,且低于40%的国际贫困标准线。这里尚未考虑工资增长更快、女性收入更低的情况。上述问题可能趋于严重。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目标是60%,2010年这一指标的平均值已经降至45%,且还在继续下降。我们对“老人”(1997年前退休的人)实行老办法,不按照新制度计发,但“中人”的比例会不断增加,未来“新人”(1997年之后参加工作的人)也会加入退休队伍,新制度的影响面会越来越大。因此,这一问题早解决,早受益。

缴费年限对女性养老金的影响

38号文规定获取退休金的缴费资格年限为15年,即达到退休年龄且缴费15年者即可获得退休金。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就业人口,特别是私营或民营企业、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人口,通常会选择最低缴费年限。另外,近年来养老金“扩面”较快,一些地方为提高“扩面”速度,降低要求,允许个人补缴15年费用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待遇水平低,引发了不少矛盾纠纷。[12]何平等(2005)提出:目前制度规定达到15年缴费年限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期限偏短,建议延长至30年,应禁止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一次性预交补足后即转领养老金的做法。[13]应该说,补缴15带来的问题,对男、女有着同样的影响。但对于退休年龄小、个人账户月除数大的女性而言,问题的程度会更加严重。下文按照前文的有关公式,计算了个人在退休前补缴n年(如15年),这相当于n年前开始参保,缴费n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在这种情况下,男、女替代率都很低。但女性退休年龄小、月除数大(计发月数多),从而女性个人账户替代率非常低。另外,女性生命余岁较男性长,个人账户用完后需要的补贴也高,对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退休年龄与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退休年龄国际比较在收入水平、退休年龄等引起的退休金差距问题上,退休年龄是制度参数,而收入水平差距则已经超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身。退休年龄不仅关系到养老金待遇,还关系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退休年龄至今未变,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为各界重视。根据上述统计资料可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正在不断提高,在2010年已经达到男性72.1岁,女性75.6岁。虽然尚无当前年份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官方统计资料,但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还将继续提高。如冯怀珠(2006)在我国过去的人口平均寿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人口预期寿命的发展走势,通过预测,预计到2020年,预期寿命将分别达到男72.34和女76.10。[14]而我国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年代初制定的,当时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李珍,1997)。可见,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早已今非昔比,适应那个时代的退休年龄也应适时调整。在人口预期寿命逐步提高的今天,各国普遍都在研究酝酿(有些已经着手实施)提高退休年龄政策,尤其是首先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各国女性退休年龄普遍低于男性)。虽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英国。英国1995养老金法案规定将女性国家养老金退休年龄在2010-2020之间,从60岁提高至65岁,与男性一样;2007年新的养老金法案提出要加速同步男女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并规定从2024至2046之间,将这一退休年龄再从65岁提高至68岁。在缴费年限方面,英国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的资格年限分别是男、女缴纳44年、39年的国民保险费(NIC),2007年养老金法案将这一年限统一降至30年。这比我国15年的规定高得多。瑞典。瑞典统计局(StatisticsSweden)预测(他们的口号是活得更长,工作更长),平均预期寿命在未来年份将显著提高。结果是,65岁时的生命余岁,1930年出生的人是17年5个月,而1990年出生的人是22年1个月。瑞典鼓励推迟退休,虽然法定退休年龄为61岁,但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在65岁左右,而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甚至70岁的必要性也经常在瑞典被提及。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养老金由国家集中管理和运营,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1998年年底至1999年年初,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提出用9年时间分阶段把公民退休年龄延长3年的建议,此项政策改革最后得到了议会的批准。当然,吉尔吉斯的退休年龄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注意兼顾地区差异。如在该国的高原地区,国家允许女性公民45岁退休、男性公民50岁退休领取正常养老金。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一些特殊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等等。

(二)保障水平国际比较国际比较分析表明,经合组织(OECD)国家虽也体现出男、女的养老金性别差距,但差距很小,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为男59.1%、女57.8%。由于中国对男性、女干部、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有不同规定,若这里同样假设20岁开始工作,3个群体分别到60岁、55岁、50岁退休时所获得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情况(个人账户收益率2.9%)。从上图我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在替代率方面的比较来分析,我国养老金的性别差异特征明显。以平均收入者来说,女干部、女职工则分别为41.71%和35.39%,分别低于男性7.25和13.57个百分点。若考虑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差距会更大。设想一个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20%,比如两者的收入分别为平均工资和80%的平均工资,则男性的替代率将比对应的女职工和女干部分别高17.88%和12.35%。作性别比较分析,不是说男性养老金没有问题。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存在替代率低且不断下滑的问题,而女性则因退休年龄等原因而更为严重。

退休政策对制度可持续影响的性别差异

38号文规定了不同退休年龄下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然而,根据目前的人口预期寿命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之养老金业务表),上述群体退休后的预期寿命(月数)远远高于计发月数,且为后者的2倍左右。个人账户设计“两头吃”制度,不利于制度本身的健康发展。若在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结束后,用社会统筹基金续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则需要制度的大量补贴,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即个人在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未用完之前去世,余额可以继承,若个人在个人账户用完之后,则需要制度补贴。这就造成了个人对制度“两头吃”的不良影响。女性退休年龄小,而生命余岁长,不仅保障水平低,需要制度的补贴也更多,这一影响更大。因此,提高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退休年龄不仅符合生命预期寿命提高的趋势,也是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制度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

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女性养老金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退休年龄是重要因素。现在的女性退休年龄已经与政策目标不一致,与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不相符,不仅带来了保障不足,还带来了养老金的性别差距。提高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改革是必然选择。当务之急是提高女干部、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使其与男性一致,统一全国的退休年龄,在此基础上在稳步提高整体退休年龄。另外,15年的资格年限要求太宽松,需要整体考虑逐步提高。对于灵活就业等确有困难的群体,可通过失业保险等措施帮助缴费。当然,虽然提高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注意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方式方法。必须充分调研、详细论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共识、减小阻力。

作者:王海东李珍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