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域风险投资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省域风险投资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省域风险投资分析

本文作者:聂勇彭琳媚王徐园宋思奇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从国内方面看,在来源于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中,政府引导基金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金的融入,各非金融类企业和个人更多地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VC/PE行业中来。来自非金融类企业的资金占比达到52.74%;个人出资以23.47%的比例紧随其后,而在广西风险投资市场上,有7成资金来源于私人,10%左右的资金来源政府,少部分资金来源银行信贷。

1.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是广西金融业蓬勃发展阶段,主要表现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引银入桂”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成效。截至2010年末已形成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八大类银行在内的银行体系,见表1。2.证券类金融机构。近两年,广西证券业有效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此期间,广西证券类金融机构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末,广西共有1家证券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81家证券营业部,24家期货营业部,8家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机构种类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中的交易额同比增长1.9倍。具体数据见表2。

3.保险类金融机构。广西保险业起步较晚,但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末,广西共有保险机构27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3家,保险从业人员6.2万人。保险业总资产达到343.5亿元,同比增长25.2%。并且在“三农”保险不断取得突破,2010年广西扎实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工作拓展到13个县区,建立了多层次农房保险保障体系,农房保费收入达3175万元,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为全区110多万人次提供了220亿元的保险保障。从表3可以看出保险业务实现了较快成长。

4.非金融类机构。2010年,广西融资总量为1815.9亿元,在信贷投放趋缓的背景下,直接融资大幅增长,区内企业共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以及股票市场融资196亿元,较上年增长4.6倍,创历史新高。广西投资集团成功发行18亿元中期票据,实现广西中期票据零的突破,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重由上年的97.8:2.2调整为89.2:10.8,融资过度依赖间接渠道的问题有所缓解,但融资条件较严格以及企业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了直接融资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数据见表4。

(一)优势

1.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广西享有国家《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规定的五大类十九条具体优惠政策,包括西部开发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等。尤其在产业发展上,对国务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对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等广西重点发展的6个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投资参与机械、制糖、林产、建材、钢铁锰业、化工、日用品等7个产业的改造等,按照相关政策,企业所得税均可减至按15%的税率征收。2001年广西根据少数民族自治权限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精神,出台了涉及投资、税收、土地、矿产资源、价格和收费等六个方面的措施。2003年又出台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等四个重要文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促进发展的相关政策,使政策优势更加明显。二是边境贸易优惠政策。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下换回物资的进口,享受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税收政策;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同时享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可开展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

2.增长潜力。(1)广西城市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都在快速发展。广西工业总产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29.4%上升至2008年36.6%;市镇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28.2%增加至38.2%。广西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并开始跨入工业化中期。在这一阶段,风投品需求快速增加,风投收益率上升,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使区域风投市场得到发展与繁荣。(2)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风投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个金融中心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更加需要交通的支持。(3)广西金融环境的稳定也为广西成为金融贸易中心助了一臂之力。从2008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开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和集中整治金融生态环境专项行动,银行运行安全度大幅度提升;加快推进以建设“诚信广西”为目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断完善“,信用村(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3.地域优势。广西南濒北部湾,东邻广东、海南和港澳,西靠云南、贵州,北接湖南,西南与越南交界,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等优势。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使捷的出海通道、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区与西南经济区的结合部。广西是连接中国与东盟两个地区的纽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目前已建成出海、出边大通道,形成了与东盟国家的立体交通网络。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关税壁垒逐渐消除,双方货物、人员和资金流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广西在其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劣势

1.资金短缺。在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几个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为中小企业,其中多数企业处于成长期与扩张期,对于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来说,资金短缺成为风险投资发展最大的阻碍。从广西风投资金主体资金来源比例可以看出,这些资金对于风投企业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短缺,多数企业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其预期的发展计划。此外,由于国家严控“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广西资源型产业获得信贷支持将受到更大限制,加上广西缺乏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工具和手段,更增加了2011年融资的难度。这无疑使得广西风险投资市场发展雪上加霜。

2.人才匮乏。(1)缺乏投资顾问。投资顾问是指专门从事于提供投资建议而获薪酬的人士,它是专户理财服务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顾问的任务是帮助客户达成财务目标,为此他需要始终与客户保持全面深入的交流。稀少的投资顾问使得投资者在风投的大门望而却步,不敢踏进风投行列。(2)缺乏成功的风险投资者。就实质意义而言,风险投资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就是人才资源竞争的过程。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是集企业管理、工程技术、投资经验、创新意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许多风险公司甚至把风险人才作为是否投资的第一因素。从广西目前的风险投资现状来看,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少之又少。2010年5月初,广西南宁百洋饲料集团有限公司3.99%的股权交易,经过30多轮激烈竞价后高价成交,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自2005年广西发展风险投资以来的首例成功案例。

3.缺少政府扶持、政策支持。(1)体制政策。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然而,与科研投入逐年提高相悖的是,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从2007年的全球第28位下降到2009年的第32位。据中国科协调查,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仅在40%左右。一些科研人员把做课题当成“圈钱”手段,导致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阻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级拨款制,科研开发经费有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层层分配的管理体制,科研与生产尤其是商品化生产相脱节,可想而知,科研经费从中央政府拨到广西,在量上已经减少了很多。(2)税收政策。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风险投资预期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而这种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所以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了鼓励风险投资业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由49%降低到10%左右,使风险投资迅猛增加。而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优惠体制,还存在着双重征税问题。(3)政策扶持。一方面,风险投资者由于在投资活动中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整以及信息传递受阻的现象,因此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整个经济有正的外部效应,表现在推动经济总量,增加就业,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市场本身无法纠正“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进行干预。而广西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一直采取贷款歧视政策,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长期以来在资本供给上只重视国有企业,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严重短缺问题。这表明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力度上还远远不够。(4)法律环境。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扶持高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税收优惠、人才优惠、信贷优惠等等,但是对于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管理企业的扶持政策却很少,相关的风险投资产业法如《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一直未出台。在市场进入、税收优惠、投融资管理等方面没有对风险投资的扶持性政策法规。(5)文化环境。鼓励冒险、创新的民族精神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而在广西风投市场,甚至我国还没有完全给人们提供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这方面的支持和激励也很少。另外,诚信合作的商业氛围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但在诚信缺失的今天,经济欺诈案件频发,信用环境不佳,整体信用环境对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和退出都有很大影响。

(三)机遇

1.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带来的机遇。(1)广西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唯一具有海陆相接的省区,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双向交流的桥梁和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将充分发挥海洋和陆路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通道作用、基地作用和平台作用,地缘优势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将成为中国与东盟陆地上合作的主通道。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钦州、北海临港工业的开发建设规模的逐步推进和钦州保税港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合作的“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2)广西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将获得更快的发展。2010年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将有93%的产品实现零关税。这将大大降低中国与东盟国家互相进入对方市场的门槛,中国与东盟企业将取得更多的关税优惠,贸易和投资将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对帮助双方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广西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契机。虽然广西的经济基础薄弱,但在机械制造、甘蔗加工和综合利用、电力、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建筑工程等方面还是有较强的竞争力。自贸区建成后“,走出去”投资的门槛降低了,这是广西优势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

2.国家的政策扶持。(1)中央支持“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央政府计划未来3~5年内投入1.5万亿人民币对广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大规模开发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些都为广西风投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2)2010年8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决定,共同争取一批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为重点。(3)按照《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2010),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民间资本能够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信用担保公司等。广西风险发展的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大。

(四)挑战

1.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后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形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于过多依赖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扩张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一方面,银行信贷市场这只“领头羊”可能通过资产价格效应或者示范效应带领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朝同一方向运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繁荣本身会抬高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而能源、资源市场价格的过度上涨或者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预期都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障碍。

2.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分散化。国家其他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可能会影响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支持力度。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在争取中央政策的政策支持。截止2010年7月,国家不仅划定“八大经济圈”和出台13个区域发展规划,而且全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区之间的政策竞争本身可能使得广西一些优惠的优势不太突出。

3.总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更高要求。广西风险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创新力不足、机构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困扰着总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关于做大做强做尤我区工业的决定》确定了工业结构显著优化、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两个翻番、四个先进、十四个千亿”的目标。这就要求风险市场为大集团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优质的投融资产品和服务。

4.对外开放使得竞争更加剧烈。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区域资本市场提供外向型服务支持。广西风险投资市场的外向度比较低。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深化,对外开放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方面,广西本土金融机构不仅要帮助广西企业走向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而且也要面临来自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管理体制的差异,广西区域风险市场如何在开放过程中顺利地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四、促进广西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1)加大政府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投入和引导力度。早在2009年,广西政府从“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激励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四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大政府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投入和引导力度。在政府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同时,由于政府资金的流向,会致使一些民间资本流向广西风险投资市场,从而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增强大众信心,增加民间资本对风险投资市场的投入。(2)重视人才的培养。风险投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强烈的投资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并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会以选择好项目进行投资,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管理才能。在广西各高校,应该重视对风投人才的培养,开设专业课程的传授与辅导,努力为广西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3)利用好自身优势。进一步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上更高的水平。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广西对内联系和对外开放的最好的渠道。广西要把办好博览会作为对外开放的头等大事来抓,力争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达成一些重大的经贸合作项目,多建立一些良好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