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融中心建构路径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中心建构路径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金融中心建构路径探讨

以“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达到共赢

与传统的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思维范式和对立观念不同,中央倡导的“包容性增长”的核心理念,即注重从整体最优的视角进行项层设计和从更高的层级上来统领发展。温州金融改革给予民间金融以正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扶持,意味着给予非国有经济平等的发展机会,本身即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从上海及长三角金融业的整体发展上看,各地金融机构之间在同一个政治与市场环境下会存在诸多的竞争性矛盾,但其本质上更是联系紧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有机整体,十分适用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就上海而言,包容意味着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及借鉴温州浙江金融改革的成果,包容意味着以客观的态度尊重各地的资源禀赋与优势,包容更意味着化挑战为机遇,通过创新、培育、合作共建等途径,实现与温州及江浙周边地区金融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以“多元化”渗透模式促进区域金融合作

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为己任的上海,首先需要成为金融业务涵盖江浙、金融服务辐射江浙、能够有效掌控与合理配置区域金融资源的强大的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为此,地处上海的以传统型居多的银行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亟需加强与温州及江浙地区新型金融组织的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生态系统。其密切合作的前提即基于各自的优势之上。传统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信用卓绝;而新型金融组织则拥有灵活弹性、信息灵敏、模式创新、投资渠道多元化等优势,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双方合作的具体路径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包括金融业务上的相互拆借资金;组织上的高层管理人员互派;互相参股控股、促进国有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向专业化转型;空间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的总部集聚上海;行动上则在发生特定重大事件时采取一致行动,等等。件时采取一致行动,等等。

以“产金融合”为抓手做大市场增量

温州金融改革所涉及的民间资金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和民间的富余资金。民营企业的富余资金通过合法的渠道进入金融业,必然会促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从而对传统金融业的所有制结构和商业营运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体系的建设必定不能偏离为经济转型服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保驾护航这一主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属于高技术密集而低物质消耗的智力、环保类型,其核心在于新的专利技术与新的商业模式,这些都无法用传统的“抵押方式”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信贷支持,而这正是新型金融组织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大量创新突破的领域。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为应对上述深刻的行业变革,拟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上海自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过程需要新金融的模式创新,可以借鉴温州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鼓励新金融组织和新商业模式的更多参与;二是针对上海以外的江浙周边地区的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法律咨询、资产评估、财富管理、国际化业务等高端金融服务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功能,为长三角及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各种高端高质的金融专业服务,从而把更多的区域金融资源和资金市场引到上海;三是积极借助行业协会等区域民间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它们作为沟通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重要桥梁作用。这些区域民问组织大多由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及商业领袖领衔,他们既了解行业情况及行业动态,又比较注重自身信誉,在行业自律和降低欺诈等道德风险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上海如能为这些区域民间组织搭建一个合适、宽域、高效的服务平台,那么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金融业务集聚在此平台之上。

以国际化为目标配置金融资源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高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则已位居世界第二,正面临着“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外市场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等的不利状况。输出资本到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地区,是资本增值的内在需求。温州商人在寻找海外投资机会、促进资本增值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据初略统计,目前海外约有60万温商和100万浙商,若能相应带动国内的200万温商和400万浙商走出国门,就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与对接海内外市场伴随而来的,海外资本运作所需的金融中介服务的巨大商机,从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此,上海应积极顺应金融改革的大趋势,不断增加金融开放度,积极发挥自身在连接国际与国内资本市场及配置资本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市场方面,上海则可通过自身强大的金融信息加工与服务能力来辐射和服务江浙周边地区,不断强化自身在长三角区域金融网络节点中的中心地位和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建成在国内外都具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

本文作者:程艳徐长乐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