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前金融市场下流通体制变革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经济格局对经济学理论,对各国的经济运行模式,对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许多重大的亟待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实际上不仅关系到世界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现代流通的特点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经济的全球化在各个方面对传统流通理论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要求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来认识现代流通的本质,诠释现代流通理论;未来流通体制可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国关系的变化、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可能会发生以下八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历程、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流通理论和流通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流通理论和流通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大家知道,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尽管美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目前仍然是第一经济大国、我国可以成为制造业大国、我们要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这样的误区中真正走出来,不能就国内市场谈国内市场,不能就部门谈流通,不能就单个产业来看待商业、现代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现代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现代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物流是现代流通的决定性力量、国内与国际流通的一体化,即国内外流通的一体化、区域流通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制造业与流通业的融合,也就是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一体化、现代流通将是立体化、混沌化的流通、现代流通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流通整体再造、流通理论的整体创新等,具体材料详见:
一、新时期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经济格局对经济学理论,对各国的经济运行模式,对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许多重大的亟待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实际上不仅关系到世界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历程,回顾流通领域60年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30年,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未来30年,我国将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目前,我国正处在这样的转型期。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在这轮经济危机中我国表现得很出色,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世界也对中国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流通理论和流通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对一些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世界看,还没有一门成熟的现代流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有宏观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还有各种门类的经济学,但是却没有一整套的现代流通经济学。
从世界发展的进程来看,制造业的发展先于流通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产值已经占到世界生产总值的10%,但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严重滞后,流通能力还相对比较落后。
大家知道,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尽管美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目前仍然是第一经济大国。本人认为,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不仅表现为它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它还有一个很突出或者说非常突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流通竞争力。现代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是软竞争力。目前,美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比重是25%,但其流通中的货币占世界货币储备量的60%以上,占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分布的60%以上,其资本市场的市值加上期货市场的市值,再加上债券市场的市值也占全球的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国际上仍然具有最大的优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美元就会贬值;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美元就会贬值;而美元价格上涨的时候,石油就会贬值。控制美元货币币值以及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是哪个国家呢?本人认为是美国。
因此,在经济方面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绝对不表现在它的GDP和生产制造总值上,而是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也就是说表现为美国在全球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通资源配置领域的组织能力和流通的现代竞争力方面。因此,本人认为,我国要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如果不能解决流通竞争力落后的问题,不能解决现代流通软竞争力的问题,那么这个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我国可以成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GDP总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三位,我国的进出口总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一位(2007年4月就达到了世界第一位),我国有规模的优势,我国有总量的优势,我国有数字的优势,但我们的这种优势是积累起来的,是静态的,是一种基本上不流动的量的改变,而不是快速流通的概念,不是在流通中产生增值的概念。比如,我国的外汇储备2007年4月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外汇储备是2.2万亿美元,但这种外汇储备是一种货币结算的存量。
本人曾去美国进行社会信用体系调研,调查过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其中有一项数据叫整个社会资本的总周转,美国社会资本的总周转量是很高的。而货币流转速度越快,流转次数越多,产生的增量货币就越多,这就是流通的力量。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我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并努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这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战略选择,是国家战略必须作出的选择,而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流通、要不要发展交易的问题。
二、现代流通的特点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经济的全球化在各个方面对传统流通理论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要求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来认识现代流通的本质,诠释现代流通理论。
首先我们要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这样的误区中真正走出来,不能就国内市场谈国内市场,不能就部门谈流通,不能就单个产业来看待商业。现代流通理论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我们过去研究的是有形的、刚性的物的流动。
这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表现在我们研究的主要是有形商品的流通和有形资产的流通。现在越来越多的无形要素进入流通,对此我们缺乏研究。比如,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要素的进入,它们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是引领性的,还是爆炸式几何增长的状态。再比如,就贸易来说,有形商品我们有货物贸易,无形商品我们有服务贸易,但无形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和数量都比有形的货物贸易快得多。
所以,我们的贸易转型就是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带给我们的附加值比货物贸易更多,发达国家就在服务贸易上获取了更多的利益。比如,无形货币的流通比有形货币的流通快得多。马克思曾经讲过,有形货币经过商业资本到货币资本,通过生产过程产生形态的变化。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无形货币以资本的形态、股权的形态、债券的形态进入流通,产生的是从货币到货币的流通过程。美国之所以会发生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数量远远高于实物商品的流通规模。再比如,过去工厂、厂房都是固定的,现在无形资产进入了流通,证券进入了流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厂房仍然存在,企业仍然存在,但产权关系会随着交易而发生变化。
第二,现代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
过去的流通受世界容量、密度、规模和速度的限制,而现代流通通过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电子化把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交易都纳入了国际化的大范畴,并由此形成了全开放的流通。比如,波音飞机,有将近200个国家为之进行零部件生产,它在美国西雅图完成的只是组装过程,其生产过程已经并且开始了流通的过程。
第三,现代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
过去传统的流通边界日益模糊,日益一体化,生产过程就是流通过程。本人曾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本部进行过考察,丰田汽车公司近几年最大的革命就是生产流程改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现代流通来改造生产流程,把整个组装车间变成物流的供应链。目前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生产组装车间,汽车与零部件通过两条传送带进行匹配。通过利用物流技术改造生产流程,使丰田汽车所有的规格品种都可以同时在组装车间下线。本人曾到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过考察,它采用的是柔性生产线,这个生产线可以生产组合各种汽车,但只能在一种汽车组合完成之后才能更换另外一种模型,组装另外一款汽车。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本部利用现代流通改造生产流程,现在可以同时下线不同款式的汽车。生产与流通的边界日益模糊,日益一体化。
第四,现代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
现代流通的起点是消费过程,而且是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流通的基本动力,是现代流通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人认为流通是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这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以生产为起点的政治经济学,也颠覆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东西。比如西方经济学讲边际理论、均衡理论,但现代流通受需求决定论影响,恰恰使经济产生了不均衡发展,不均衡成为一种常态,而均衡只是一个点上的一种状态。边际理论讲的是,在边际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相交的边界点上,投资得越多,边际效应递减得越厉害。现代流通催生了许多现代新型业态,如连锁经营模式就突破了边际理论,因为它可以输出管理模式,可以输出品牌,可以输出管理文本,其品牌输出的过程就是收取费用的过程,它的品牌可以变现,它的品牌可以卖钱,加盟是需要交品牌费用的。这个品牌的费用需要一次性支付,也有些可以分年度支付。这就突破了边际理论,品牌扩张越快,连锁店铺越多,寿命越长,投资收益越大,而不是导致投资成本加大。
第五,物流是现代流通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商流的过程可以不断缩短,商流的成本可以不断节约,甚至可以消失。信息流成本,比如过去经济学讲的搜寻不对称信息的成本极大减少。这是因为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许多信息是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使用价值不是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递减,而是递增,使用频率越高,信息的价值越大。
因此,商流的成本、信息流的成本以及资金流的成本都可以降低,资金的支付方式可通过电子支付、无纸化支付瞬间完成,唯有物在物理意义上的移动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设计,其流程需要合理设计,物流方式需要合理设计。因此,现代流通的商流、物流、现金流、资本流,再加上人的流动,最主要的成本支付就变成了物流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是决定流通成本、流通速度、流通效益的一种决定性力量。现代流通是决定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而现代流通的决定性力量就是物流。物流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只有信息流先行,借助信息流改造整个流程,才能达到合理设计的目标,降低物流成本。
三、未来流通体制可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国关系的变化、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可能会发生以下八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1.国内与国际流通的一体化,即国内外流通的一体化。
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发生了,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本人反对就内贸谈内贸,就外贸谈外贸,而是应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国外跨国公司特别是流通企业,基本上都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流通企业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像跨国公司等大流通组织那样进入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大型流通跨国集团。当然这与我们的眼界有关系,与我国现代流通业的落后有关系。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许多重大战略的调整,流通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的现代流通组织,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区域流通一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沿海经济带,从最南端的北部湾到珠江三角洲,到海峡西岸,到长江三角洲,到江苏沿海一带,再到黄河三角洲,然后到环渤海经济圈,到辽宁的新经济带。与此同时,我国内地也形成了一些经济带、经济圈或者经济走廊,比如武汉的“1+8”城市经济圈,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河南的中原经济带等,这些新的经济带、产业经济区就是未来流通的经济圈。在这些新的区域战略布局中,流通能力特别是跨行政区的流通能力一体化设计非常重要。这些区域一体化的流通能力或者整体的流通能力,将决定这些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以前,我们经常讲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的比较,而今后将是一个经济区与另外一个经济区整体经济的比较,其中流通能力是决定性的力量。
3.城乡流通一体化。
今后的流通是城乡一体化的流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一体化”,其中也包括市场一体化。以前的流通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城乡是基本分割的,今后我们这种城乡一体化的流通和市场就是中心城市多功能的、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向农村延伸的过程、向农村拓展的过程、与农村需求相连接的过程,这将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4.制造业与流通业的融合,也就是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一体化。
制造业与流通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十分迫切,用“微笑曲线”来分析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两端分别是品牌设计、营销渠道,或者说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是流通能力、品牌流通能力、能不能在流通中变现、有没有渠道。现在我们没有渠道,渠道实际上掌握在了国外经销商手中。本人曾到浙江义乌市场进行调研,它在212个国家进行采购,其小商品指数是世界小商品市场的最低点。我们现在没有渠道,我们只是在生产产品,我国的浙江义乌市场就是一个批发市场,价格最低。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与流通业还没有实现融合,没有实现低端和高端的一体化,这样的话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
5.现代流通将是立体化、混沌化的流通。
过去传统的流通是一个平面的流通,是伴随着物的流动过程中其他流的分流或者合并而进行的,而未来的流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它们是相对分离的,是只在一定时点上集结的流动。因此,有些时候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单体经营和连锁经营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企业内部流程和社会化流程的连接会发生变化,独立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会发生变化。从物流的角度来讲,会形成立体化的物流体系,其中包括信息流,物流的各种运输方式,包括空中的、海洋的、陆地的、管道的,也是立体化的、混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对于流通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6.现代流通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
国务院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中就包括现代物流业,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毫无疑问,从人的流动、商品的流动、信息化等各个方面推动现代流通将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只有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方式,使现代流通成为引领性的力量,才能促使我国真正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出来,以新的形式参与世界财富分配。
7.流通整体再造。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是大国在新一轮竞争中新的选择。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进行流通的整体再造。这里所讲的流通整体再造指的不仅仅是商务,资本的流通方式、商品的流通方式、无形的服务流通方式等,都需要进行整体的再造。比如资本流通,我国目前的流通方式是不是可以呢?我们的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两次,我们的商业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三次,资金利用效率非常低。此外,我们大量的外汇实际上也在流动。马克思曾经讲过,资本在流通中增值,由于我们的资本没有流通起来,是静态的,是存量的,因此难以实现增值。所以,需要对整个流通进行整体再造。
8.流通理论的整体创新。
我们面临着整个流通理论的创新,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济学理论,也要研究世界新经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诸多我们自己的新经验,要形成新的现代流通新理论,以引领整个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摘要: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而物流越来越成为流通中的决定性力量。
必须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误区中走出来,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现代流通理论。文章提出,随着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断向国内外流通一体化、区域流通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制造业与流通一体化、现代流通立体化和混沌化方向发展。现代流通将成为引领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资本流通方式、商品流通方式、服务流通方式等都将实现整体的再造;整个流通理论也将产生整体创新,引领整个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现代流通;流通体制;流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