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研究区域金融流动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区域金融流动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研究区域金融流动思考

摘要:研究区域金融,必须考察货币资金在区域之间的流动。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非均衡性直接制约着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影响着区域金融稳定、经济增长乃至整体宏观经济增长。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向东部地区,近年来尽管有一些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的迹象,但仍然没有改变金融资源分配的“东高、中中、西低”的状况。对此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作初步评析。

一、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表现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

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5政策倾斜的地区差异。

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东部地区往往通过试点等政策优惠享受到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形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施东部提前发展的战略之后,政府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这种地区倾斜政策带来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该地区,通过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兴建一些大型项目等,吸引其他区域的资金流入。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光靠政策支持促使资金流入是不够的,中西部地区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资金留在区域内,让它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