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北经济发展威胁与契机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李静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形势依然十分复杂
当前尽管世界经济正在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但是复苏的步伐放缓,复苏的程度也不均衡。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受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主要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度下跌,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全球经济环境正处于2008年以来又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欧洲债务危机自全面爆发以来,不断恶化和蔓延,并且开始向金融业传导,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日渐紧张,破坏了金融部门救助欧债危机的能力。各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紧缩的力度,而紧缩财政对正在复苏的欧洲各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巨大压力。
(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涨幅持续回落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开始后逐季回落,2012年1季度我国GDP增速已经放缓至8.1%,世界银行在2012年5月底把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由8.4%下调至8.2%,国内经济稳增长的压力比较突出。同时,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CPI涨幅在2011年7月份达到峰值6.5%以后开始逐月回落,2012年5月份CPI已经回落至3.0%。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运行良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但是,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2011年西北五个省区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作为西北经济“领头羊”的陕西省在过去的五年中,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2011年达到12391亿元。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对于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北地区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仍然较大
目前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缺乏内生动力。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高能耗特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支柱、新兴产业还比较少。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部分“两高一剩”产业从东部地区转入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调控压力仍然较大
以陕西为例,2012年1—4月份CPI同比上涨4.1%,高于同期全国CPI3.5%的水平。下一阶段仍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继续上升的压力,国家发改委上调包括甘肃在内的15个省市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对整体价格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3.居民收入增长未达标,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滞后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但是目前西北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均低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向政府、企业倾斜,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严重滞后,不利于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二)西北地区经济面临的有利因素
1.国家围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倾斜扶持政策
目前,西北地区正在加快培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西咸新区已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西咸新区将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制定实施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在国家能源产业方面特殊政策的支持下,以榆林为中心的陕蒙晋甘宁能源基地正在逐步形成,西北地区能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2.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东部地区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地区急需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劳动力成本、能源等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同时也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这些成为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有利于促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西北地区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较大的空间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旺盛的需求。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西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有助于缓解外需不足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4.国家宏观调控对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差别化政策
近年来,针对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国家在制定实施宏观政策时,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方面区别对待。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央行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对西部地区金融机构采取了不同的调控力度,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