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学课程下思政教育资源挖掘和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在全高校深入推进。金融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特殊重要性。金融学课程思政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素养,对学科知识有透彻理解,能够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施过程中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程设计,增强对中国情境的运用,注重对实践的反馈,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导入的自然衔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公共课承担,在公共课中思政课承担着主体责任,各门专业课则负责讲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这一体系安排虽已运行多年,但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现,集中体现为思政课育人效果并不显著,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未能得到体现,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这种情况从2016年起有了改变。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拉开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大幕,这次会议后国内高校开启了新一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而“课程思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价值观念、人文情怀以及高尚品质等德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当中,激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推进[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跳跃,它为破解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提供了有力抓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有望构建一种崭新的、全域化思想政治教育样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路径,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重大议题。
一、金融学专业德育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向所有专业课程,但由于学科之间的巨大差异,对各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显然不宜做具体要求,而应该“突出个性”“因课制宜”。就金融学科而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特殊重要性。
(一)过度关注技术训练而忽视价值引领的传统信条已背离金融发展实践
在高校人文社会学科里,经济学可能是对数理要求最高,也最多使用量化分析工具的学科,而经济学的所有分支中金融学又是最富于实证色彩的一个领域。主要探讨金融资源跨时期配置中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金融理论研究往往需要精确的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金融业务实践则要根据市场规律做细致的量本利考察。这导致传统上很多人认为金融学不需要价值判断。然而金融学不作价值判断的传统信条在现实中很容易碰到挑战。例如宏观层面上,判断政府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适当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否兼顾效率和公平;股票发行上市注册制改革的步骤安排是否在促进市场发展和投资者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微观层面上,金融企业开展业务在给富人“锦上添花”的同时,是否也能够为穷人“雪中送炭”;一项并购决策是否具有恶意,是否有益于整体的社会福利增进;一笔贷款投放在符合经济利益考量的同时,是否符合社会效益。显然上述问题仅用实证主义的金融理论是不够的,需要引入伦理分析和价值判断。这意味着忽视价值判断的金融学教育需要做出改变。
(二)理想信念缺失导致金融腐败行为,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一批金融机构高管先后“落马”,一些监管部门的高级别官员被“双开”。从金融领域查处的腐败问题情况看,有的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有的利用审批职权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违背中央金融工作方针政策盲目扩张、无序经营[2]。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破坏了金融的资源配置规律,对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相对于政府官员腐败,金融腐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为隐蔽,但影响更大,也更为深远。以收受贿赂违规发放贷款为例,这一行为一方面扰乱了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了货币资源错配,降低了整体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破坏了货币的发行和回笼机制,使货币总供求失衡,进而扰乱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诱发金融和经济危机。金融领域腐败风险还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腐蚀党的执政基础。由于金融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些“问题官员”大多在青年时期受到专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训练,具有亮眼的学历背景。金融腐败现象固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理想信念缺失和价值观迷失。这或许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缺失有关,没有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其补足价值观的精神之钙。
(三)青年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来进行行为纠偏
当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教育大多以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引领,教书和育人呈割裂状态。部分学生的价值观甚至在大学期间已经出现问题。如近年来大学生信用消费问题引起大众关注。有些学生追求享乐,通过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校园产品、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多种途径透支个人信用,购买高档手机和衣服。“E租宝”“校园贷”等不良P2P事件层出不穷。其结果是部分学生出现还款逾期或违约,影响了个人征信,为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在校期间的高利贷借款行为而出现极端事件,遭受财产损失与身心伤害。这一现象被网络媒体报道,抹黑了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过渡透支信用和炫耀性消费不仅反映出大学生金融素养的缺失,也反映出大学德育教育的缺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通过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来纠偏,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上,同时提高警惕,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二、金融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基于中国金融“四个自信”视角
识别并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金融学课程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实信用、生态道德、工匠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丰富素材,体现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这里我们尝试从“四个自信”视角来挖掘德育价值。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金融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个自信”也为我们挖掘金融学课程的德育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中国金融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新中国70年的金融改革历经了曲折发展过程,无论是改革取向、结构变迁,还是监管模式转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我们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适应自身发展要求的对内改革之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体制的独特优势,金融制度和监管体制改革审慎推进,不承诺时间表,不规划路线图,最大限度地保持政策独立性,有效规避了多次国际性金融危机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金融稳定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审慎稳健的对外开放之路。通过QDII、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制度安排,逐步拓宽国内外资金流动渠道。逐步放开境外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在华开展投资理财、评级服务、养老金管理、货币经纪等业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符合自身经济转型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向世界贡献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智慧和经验,为其他类似国家提供了参照。
(二)中国金融理论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四十年,也是西方国家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加速发展时期,西方的经验和理论似乎成了世界范围内金融改革成功与否的标杆。然而中国的金融发展打破了对西方经典理论的路径依赖,形成多个“中国之谜”。如在部分西方学者(AllenandGale,2000)眼中,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失败的系统[3],但实际上正是这个不断改革迭代的金融体系,助推中国取得了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长期和持续经济增长;如中国在多年货币高增长率基础上却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中国之谜”一度成为全球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实际上,中国金融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经典理论指导,中国的金融改革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明显试验特征。政府能够在坚持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导向下,秉持着“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指导原则推动金融改革[4]。政府为金融改革提供了较大的缓冲区间,从而为金融改革提供必要底线保障。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改革中,通过金融体制的优化调整,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国金融较好地兼顾和平衡了“改革—稳定—增长”的“不可能三角”。在渐进式改革探索中,中国金融在若干领域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如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制度非对称性安排、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层级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构建、双支柱调控模式的顶层设计等。中国金融理论创新指导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西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形成重大挑战。这需要我们对理论创新进行系统总结,也是金融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绝好素材。
(三)中国金融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金融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保持了鲜明的自身特色,体现为在若干领域逐渐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特色金融制度安排。如在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上,中国逐渐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尊重大国国情,在统一主权国家内实施了“一国多币”制度,有效维护了港澳台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在监管制度上,中国逐步形成以“一行两会一委”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建立起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成为第一个以官方文件将宏观审慎政策提升为与货币政策并列的“政策支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引发的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支撑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上,中国亦逐渐寻找到适合国情的路径。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加速推进,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其综合实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象征,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从金融角度展示着中国金融的“制度自信”。当前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在金融机构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金融调控架构体系完善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外汇储备余额持续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金融业发展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这为我们总结归纳中国金融制度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时代新素材。
(四)中国金融文化自信
中国金融发展史源远流长。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上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可挖掘。在货币发展史上,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在秦汉时期就已基本形成,领先于欧洲国家。北宋时期出现于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这种纸币最早由商人发行,代替铜钱流通,开创了民间金融的先河。交子实际上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基本要素,并逐步实现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的转换,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不同时代的货币在反映王朝兴衰见证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货币文化。如从货币形制上看,我国曾长期铸造使用“方孔圆形”铜钱,这一形制既有铸造效率的考量,也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圆地方”为代表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不但大量流通中国铜钱,甚至仿照中国货币形制,铸造钱文为汉字的圆形方孔铜钱[5]。中国古代钱币的跨国流通不但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深入理解当今人民币的跨境流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也有重要启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到“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在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一诺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朴素金钱观,还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关于金钱的寓言小故事,他们共同构成中国金融文化的组成部分,为金融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三、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要点
挖掘提炼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德育元素,只是课程思政的第一步,还要解决如何将价值引领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并润物无声地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理论认同和情感共鸣。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金融学课程思政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精心做好课程设计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第一场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做好课程设计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首要步骤。要针对金融学不同专业课程的定位、性质以及其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做好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上,在传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位向度基础上,要引入思政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上,要给课程思政留有空间,将思政引领融入具体子模块中。课程进度安排上,在尊重课程知识体系讲授规律的同时对思政内容做统筹考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注意课程思政导入的节奏。课程考核中,要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创新考核形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检验。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上,要突出教研组(室)和课程负责人的作用,组织教研力量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若条件成熟,可在教改试验基础上编写导入思政教育的金融学教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注重对中国情境的运用
由于金融的技术主义倾向和纯市场经济产物的惯性认知,一直以来我们的金融学课堂主要专注于知识传授。很多人认为金融学教育只是西方金融教育的中国化问题。这一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是无国界的,但金融所处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却是有国界的。就金融而论金融,是危险的。中国的金融必须服务于中国的经济体系,服务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因此金融学的课程思政要注意中国情境的导入。例如在讲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时,可通过讲“亚投行”的诞生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亚投行”的成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它意味着中国主动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了更大的金融话语权。在讲授金融风险管理时,介绍国家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所做出的努力。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风险防范不及时或防范不当可能会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度。在讲授货币史与货币制度时,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而厚重的金融文化遗产,展示中国金融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们铭记这些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树立大国金融自信,增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金融强国的使命感。在讲授网络金融电子支付操作时,通过让学生体验“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项目,感受个人金融行为如何助力绿色发展。
(三)思政导入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不是新开课程,而是把价值引领融入现有课程,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如前述分析,金融学专业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倾向和家国情怀,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渗透性”,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由于金融学具有较强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特征,思政导入不能干扰原有知识逻辑,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政内容的导入不能让学生感到唐突,思政内容的展开不能让学生有被“说教感”。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对专业课教师可能是必要的。一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专业课教师除了与学生沟通,也要多和思政专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工系统教师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关键问题上解决其思想困惑。二是积累思政素材。授课教师平时要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发展热点、热门专业话题等多角度积累素材。只有素材丰富,思政导入时才有可能实现即兴发挥和巧妙融合,课程与思政才有可能无缝衔接。三是提升趣味性和亲和力。通过图片、视频、漫画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内容表达形式,活跃课堂气氛。用严谨的金融知识解读鲜活的社会生活,如用期权理论分析青年人的婚恋和择业,增强金融理论的亲和力和时代感。四是注重启发教育。教师在思政引导中可适当留白以启发学生思考。如解读中国应对历次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展现中国金融监管的制度自信时,教师不宜生硬地给出自信的结论,可通过中西对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启发学生理解中国金融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油然生发自豪感。
(四)注重来自实践的反馈
金融学既有深厚的学理性又时刻关照着丰富的发展实践,理论知识各模块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均能发现“用武之地”。金融专业的课程思政若能将理论讲授的价值引领和业务发展的实践反馈结合起来,将是十分有益的。两者结合有两条可行路径。一是案例教学。授课教师挖掘教学案例中育人元素,探索通过案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如在并购决策、金融财税改革等模块的经典金融案例分析中引入价值判断,通过案例分析拓展金融课程思政的运用边界。二是经理人进课堂。金融学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条件的院校要与所在区域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业务联系,聘请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在讲授投资银行、衍生工具等具有较强金融实战性模块时邀请实务教师分享职业经验,讲授自己做过的案例。邀请投资银行机构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投资银行所需要的人才[6]。让学生们知道金融行业除了要求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开放的思维;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外,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敬业精神。金融业是凭借信誉生存的行业,对员工的道德操守有极高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慎独的意识。三是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如在讲授金融行业绿色发展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实践项目,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启迪,汲取精神力量。
(五)授课教师持续提高德育工作素养和能力
虽然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课程实施的诸多环节,但作为课程实施主体,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关键。首先,金融专业教师要精研本门学问。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需要授课老师精研课程内容,对所讲授的知识有深刻理解,业务能力精湛。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金融知识推演给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其次,金融专业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不能只埋头做一个“只对金融里的东西知道很多,而对其他方面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7]。要有丰富的知识体系,通过“广泛涉猎”做到“信手拈来”。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8]。最后,金融专业教师要提升政治站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马克思主义科学素养,努力实现所授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
作者:徐建卫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