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会计准则影响商业银行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会计准则影响商业银行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会计准则影响商业银行论文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变革:一是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二是对金融工具重新进行分类;三是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损益;四是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新会计准则的具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银行资产和负债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价值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实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但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提升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及时揭露金融工具市场风险,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决策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引导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二)更合理反映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新会计准则改变了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并以此作为减值测试的比较基础,同时规定除权益性工具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余资产减值在资产价值已恢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损益转回。新会计准则规定的逐笔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减值与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五级分类法相比,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真实反映金融工具的价值。

二、新会计准则施行中存在的难点

(一)新会计准则执行基本上停留在新旧报表转换层面上。新企业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它蕴含着管理思路的变迁,是对商业银行现有业务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一项挑战。据对全国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行现阶段执行新会计准则还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将对外公布的报表进行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而内部管理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与管理决策层对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对风险管理的运用有很大关系,需要整个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操作。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一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甚至于有些场外市场还未建立,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较难把握,市场价值可能难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二是在不活跃市场或不存在相关市场交易情况下对公允价值的估计,主观成分较高,如何选择估值模型和相关参数假设,及采用何种评估方法都会造成不同的评估结果,新会计准则没有提供详细指南,使核算变得相对复杂;三是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高超、诚实守信的会计评估队伍,而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足以支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准确运用,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风险。

(三)交易性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随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所持金融资产分类较为随意。如某国有银行,2年内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了50.4%,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仅下降了8.9%,说明在金融工具初始划分时,持有两类金融资产较多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获得更多的选择空问,为盈余管理和收益平滑提供“蓄水池”。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没有做出具体明确的内容规定,这为今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操作空间。

(四)金融资产减值计量操作弹性大。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下,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主要是依照贷款余额和贷款“五级分类”的结果按一定比例分别计提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新准则规定以实际利率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对贷款进行单项或组合减值测试,根据减值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实际操作中,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相关数据不易取得,计算起来也相当困难,加之商业银行决策人员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不同,可能使得相同资产在不同商业银行计算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不同。

(五)与审慎金融监管的协调难。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对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强调相关性,而银行监管当局则更关注信息的可靠性,会计准则和银行监管这种对会计处理的区别对待,使得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依赖于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当局的相关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手段显然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

三、加快构建适应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机制

(一)建立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投资决策机制。新会计准则的引入实际上是将我国商业银行同国内外资产(资本)交易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加了外部干扰因素。因此,要实现商业银行既定的财务状况目标和经营成果,银行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在投资决策初始即考虑会计分类政策影响,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需要,引入真正的财务决策参与机制,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特点的包含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审批程序、风险操作评估的整个风险管理系统。

(二)努力发展完善金融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有效的市场是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尚不成熟,资本市场还不发达,衍生金融产品市场也处于创建初期,加之我国市场分割现象非常严重,整体市场运行机制都还不够完善。这样,公允价值市场载体的缺陷必然在一定条件下使市场价格表现出不够合理、公允的地方。因此,加快统一、活跃、高效的金融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显得尤为迫切。除此之外,要制定必要的例外制度,确保当市场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公允价值时,对市场价格的限制性运用,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建立公允价值计量估值制度。一是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负债的类别标准,实行公允价值计量专人负责制度,通过收集数据,建立起相当长时间的序列数据库。二是加快研发能正确测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工具和科学的内部评估模型,在运用中不断修正完善,增强其可靠性。三是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规定程序,采用适当的金融工具估值计价模型,确定合理估值参数,运用正确的估价技术,对每一项金融工具进行单项和组合计量。四是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法,商业银行管理部门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公允价值的估价工作,以做到内外部估值间的相互印证。

(四)加强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在准则执行和审慎监管的协调。一是对列入监管资本的金融工具进行调整,如根据准则划分为负债或权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估产生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现金流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金融工具变化均导致监管资本增加或减少。二是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监管方法,制订标准化的财务报表体系和监管报表体系。根据两套报表体系之间存在着的相互联系,采用标准化的报表语言来支持不同报表体系之间的数据转换,以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准则执行和审慎监管的彼此协调。

作者:李瑞挺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