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量金融机构争相出现,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就商业银行来说,综合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展经营内容、实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业务的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在保留传统业务的同时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益,当然各类风险也随之而来。尽管很多商业银行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和相关案例指导,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问题频发,无法真正体现出投资银行业务的商业价值。文章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当下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普遍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如风险管理环境、外部监管措施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并结合实际尝试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质量,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尝试重新梳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脉络,对该部分新开辟领域的经营范围、组织形式以及具体实践等进行整体把控,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投资银行业务风险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关系。通过对风险的预判和防范进一步构成商业银行完整的风险体系,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等都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可行性与必要性
1.可行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金融业混业经营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基本的概念到假说以及相应的实证检验上都给出了诸多观点,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效率以及垄断等角度,也包括微观经济层面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角度;二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撑,金融工程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出现了诸多金融衍生品,也使得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工具大幅提升;三是金融监管理念的更新以及外界监管力度的提升。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不断与银行业相适应,促进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力度,促进公平竞争与提升安全性并行,力求找到银行效率与稳定经营的制衡点,进一步维系金融运行的持续性、稳定性[1]。2.必要性。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也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顺应了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方向,分业经营一直都是我国金融机构的劣势,商业银行开拓新的利润来源,带来新的业务品种,能够进一步朝着全能银行方向发展。二是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保持发展一致性的必然要求,金融行业的表现形式,如银行、证券等,它们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做出改变,那么其资金就不能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流动,限制了中央银行的调控功能,也不利于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导致商业银行偏安一隅,业务空间越来越狭窄,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持续运转。三是有效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利润空间。
(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内容
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市场化风险管理。在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市场化风险中,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市场价格等的变动造成的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最为严重。而在风险的管理上,多数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市场风险内部模型(IMA)建设,同时构建基于内部模型法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应对该方面风险。2.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人延期支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损失以及衍生品交易风险等。该方面的风险管理与传统业务风险管理保持一致,有专门的负责体系,通过对流动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以及监控,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在维持正常经营的状态下,满足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有效平衡资金的效益性和稳定性。3.操作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中,操作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表现形式有内部欺诈、外部欺诈、流程管理等。目前,商业银行不断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完善操作风险治理架构,持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使得其风险防范质量不断提升。4.法律风险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相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个发展不太成熟、不太完善的业务,下面也会提到其相关的法律条文建设等也不太完善,相关人员的各种操作很有可能与我国对投资银行业务要求不一致,极易诱发法律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难点
(一)内部自律风险监管环境缺失
风险始终都是伴随着商业银行运行存在,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初涉入不熟悉的领域时,自律监管能力与意识十分重要,这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但就我国商业银行自律风险监管现状来看,其内部的风险环境并不到位。第一,商业银行内部相关人员的业务风险管理意识缺失,很多职员缺少风险防范理念,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管理的保密性、自觉性等较为缺失,没有深刻认识到新领域风险攻击的危险性,在操作时存在诸多风险漏洞;第二,由于意识不强烈引起的风险管理能力的缺失,在进行投资银行业务时,商业银行在内部进行了一定的变革,但是整体来看,受规模、人员等的影响,无法短期内实现共存,导致在职责履行、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人员性问题;第三,业务隔离、风险防范的技术性硬伤,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开辟新领域时,会建设防火墙,避免人员、信息或财务上的混同,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并未做明显区分,尚未针对性地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导致真正风险来袭时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2]。
(二)外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缺失
除了内部自律风险监管环境的缺失外,外部风险管理环境也存在缺失现象。我国现行法律基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严格要求下,但是在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的浪潮中,这种管理模式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基调逐渐背道而驰。一方面,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部分建设较为滞后,对商业银行开辟投资银行业务的约束性不强,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外部监管环境中,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督管控力度不足,无法对其进行保全和客观的管理。
(三)风险文化下沉不到位
上述提到,部分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隔离工作不到位,导致在拓展综合运营中出现相互纠缠、风险共担的情况,站在商业银行整体角度来看,与其风险文化下沉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对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要与既有的工作业务区分开,有意识的筹划,主动分散风险。因此,在风险管理时,呈现出一定的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偏好”,如果单纯地将原有业务的风险防范套用在投资业务风险管理上,不利于商业银行形成创新型风险管理模型。如何更好地利用风险、管理风险、重塑风险管理文化,是每个商业银行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环节,部分商业银行还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缺少统一的管理,导致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管理方面较为零散。从业务开辟发展上来看,部分商业银行难以找准制衡点,不同业务风险管理上难以维持平衡,考虑不充分,甚至出现平行对立的风险冲击问题;从风险管理流程上来看,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单个风险防范,以单个风险控制与简短控制为主,无法全面剖析商业银行风险情况,难以有机协调、系统全面管控。另外,目前既有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系统无法保证风险管理与系统连接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无法从源头上对风险进行管控,难以形成全过程风险监督管理,降低了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3]。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应对
(一)强调自律性质的信息披露建设
首先,做好相关人培训工作,提高实质风险管理能力,与同行业其他商业银行加强沟通,做好人才交流,通过内训师、外部机构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同时加强硬件建设投资力度,明确划分投资业务与商业银行已有业务之间的界限,确保人员独立、业务独立以及风险独立;其次,制定统一报告标准,明确业务收入明细与归口管理,同时扩大信息披露范围,规范披露内容,防范利益冲突以及内部交易等风险,对于投资银行业务披露,必须公布包括组织结构、相关管理人员、业务发展战略、会计政策、经验业绩等,保证行使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督权,从商业银行内部出发,提供良好的投资银行业务工作环境。
(二)不断强调外部监管力度
投资银行业务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调整已有的组织形式和监管模式,对外部监管来说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关监管部门必须从根本的法律法规建设入手,夯实立法基础,统一监管标准,还可借助第三方市场主体约束利益冲突,进一步强调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企业其他既有业务的分离。第一,夯实立法,确定监管标准。金融市场的发展始终都在创新中进步,外界的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等社会要素也要及时更新,实现动态的平衡,必须强化法律建设,立足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明确监管立法目标和原则,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将外部立法与内部自律管理相结合,适当过滤掉矛盾、过时以及自相矛盾的法规文件,使得商业银行既有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能够协调发展。第二,设置风险预警机制,这也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先行措施,必须进一步细化风险指标,设置风险标准,在濒临或超出该范围时,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强制性手段,以避免银行遭受更大的金融危机,导致利润出现大额流失[4]。
(三)强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全面认识
商第一,强化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深刻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管理层入手,逐层下发,通过宣传手册、主体讲座等方式,深化风险管理理念,从思维层面进行改善,除了面对一般业务会产生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还要客观处理利益冲突、风险转移、内部交易等特殊风险。就投资银行业务来看,其与传统银行业务无法有效分散风险,但是随着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发展越来越好,商业银行多元化模式逐渐深入,此时商业银行必须合理确定业务规模,立足自身优势和业务特色,认准利润与风险间的平衡点。第二,强化风险管理的差异性认识、差异性防范,作为新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风险与传统业务的风险表现形式不一样,同时其牵连度更广泛。商业银行可针对性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或部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做好对风险的全过程防范管理工作,同时总结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特性,构建风险信息库,总结风险防范经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质量[5]。
(四)强化内部风险机制建设
其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在运行中,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及针对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借助风险管理小组的作用,对资本市场业务、传统业务以及跨行业业务等进行协调管理,好包括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其二,健全风险识别与内部评级机制。参考相关监管部门设置的风险指标,定期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评,做好风险防范,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也要进行定期测试,确保都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敏感度。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内部评级系统,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可通过构建银行业共享数据库,联合确定评级方法和标准,细化信用级别,统一风险分类,奠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其三,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内部管理的主流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来说,外部首先要落实市场准入制度,以免出现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对政策解读不到位引起的乌龙,商业银行必须吃透各类政策,不能开设模糊业务,避免违规;其次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形成约束力和提供基本的操作准则。其四,注重关联风险的影响,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营销成本,部分会为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进行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捆绑营销”。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严明纪律管理,不得将传统业务作为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跳板,预防风险的相互转移[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不仅是丰富自身发展结构的重要渠道,更是其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必然措施。就当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专门管理,但仍然与理想状态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由于对相关文献、理论等的研究不够透彻,对该方面的见解只能提出较为浅显的认识,在未来会不断深入研究,力求不断提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闫东东.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9(5):64-66.
[2]刘博语.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析[J].时代金融,2018(26):130-131.
[3]严文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8):132-133.
[4]吕相林.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实践与发展方向[J].时代金融,2018(26):124+128.
[5]鲁冬阳,王馨葵.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0(7):114-115.
[6]郑雪.防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监管框架与政策建议[J].经济论坛,2021(2):102-110.
作者:邓家有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