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港台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机制的启发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港台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机制的启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港台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机制的启发

本文作者:魏昌万郭虹霞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2.甘肃省银行业协会

近几年,由甘肃银行业协会分批组织甘肃银行业业务管理干部,先后在香港银行学会、渣打银行(香港)、香港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台湾京城商业银行等银行进行考察培训,主要培训学习了港台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贸易融资、宏观经济的影响与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信贷分析与授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内地与港台由于制度体制、市场化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尤其是处于经济后发展时代的甘肃省银行业与港台完全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管理相比,目前我们所学的有些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看似难以嫁接,但随着内地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借鉴应用港台先进和成熟的金融管理与营运的理念和经验已没有大的障碍,港台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许多理念、办法、措施对甘肃银行业的现实工作具有“拿来即用”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风险管理是港台银行管理营运的核心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港台银行业风险管理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港台许多老牌银行经过100多年的经营,已将风险管理提升到了风险文化的高度,并在港台银行业已形成共识,即控制风险不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员工的责任。港台银行业风险文化的内容,我们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不能衡量其风险,不得进入风险;二是风险承担必须与业务发展平行,高风险则高回报,风险与回报挂钩;三是以快速反应来处理风险带来的波动;四是以合理的组合管理分散风险,并带动银行业务的发展;五是以银行的长期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对目标客户的要求,以稳定发展作为银行发展的依据;六是风险必须由专业人员管理;七是风险委员会主席由独立专业人才担任,银行整套风险原则由风险委员会制定。风险原则是对核心价值理念的陈述,这些理念强调了银行在经营中遇到风险时应采取的管理方法,它们概括了银行的风险文化。

渣打银行(香港)集团内的风险管理由董事会委派集团行政主席负责,最终责任由董事会承担。风险管理从银行集团层面开始细化为各个风险管理领域,涵盖了所有的风险类别,实行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渣打银行(香港)根据各类风险的特点,结合集团内部规定以及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制定了风险的“最基本控制标准”,该标准概括了对各个风险类别的最低风险管理要求。各个风险类别的责任人根据“最基本控制标准”对该类别风险下的风险管理领域负责,对其团队内的该项风险负责或对该全球管理部门(如信息技术部)负责。风险确定工作从地区开始,逐级上报,最终报告至集团管理层。风险确定工作包括了所有的内外评估,从而确保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内容在具体运作中能转换为可操作的风险管理程序及手段。

港台银行业的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与甘肃银行业的异同从横向看,港台银行业的业务经营主要分为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两大部分。零售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及中小企业,批发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及机构客户。从纵向看,港台银行业通过设置风险控制部门,负责信贷政策的制定、贷款审查审批等工作。总行及地区分别设立信贷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大额贷款业务,同时各级行均配备信贷审批人员,按照上级授权,独立行使审批权。从总体看,港台银行业在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授信、调查评估、审查审批流程,特别是对客户信贷风险的识别、测量及防控措施方面与国内银行及我省银行业大同小异,这说明我国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国内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风险测量及控制的操作方面,已经较好地借鉴、移植和吸收了国际银行界的先进管理成果。而不同点在于,一是集体审批和个人审批并存。港台银行业各级信贷管理委员会只对大额或者大型集团客户的信贷业务进行集体审批,如几十亿元的贷款或者是大型跨国集团的全面合作业务;对其他信贷审批业务均由各地区的信贷审批人员按权限独立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明确审批责任。二是风险控制人员和客户经理审批并存。据香港银行学会专家介绍,除了风险控制部门的专职审批人员审批以外,各地区的客户部门的负责人、客户经理都被授有一定额度的审批权限,不是十分恪守“审贷分离”,大陆银行在这方面可能有些做过头了。三是信贷审批人员与客户经理密切合作,审批人员可与客户见面。很多情况下,信贷审批部门的信贷分析人员跟客户经理一起到客户调查了解情况,并帮助客户经理撰写贷款申请报告。另外,审批人员如对客户经理所写的调查报告有疑问,可以亲自到客户现场核查了解情况。四是贷前条件的落实由放款中心核查。除了结算业务集中审查和异地办理(主要为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以外,其贷前条件是否落实由放款中心负责在贷款发放前进行核查。五是信贷管理体制、机制的差异。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甘肃银行业与港台银行业最大的差异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差异,如港台银行业是“利益驱动型”管理体制和机制,而我省银行业基本是“责任驱动型”管理体制。港台银行业是鼓励员工为银行多创利,同时使个人获得更多收益,体现出个人与银行利益合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和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我省银行业更多的是通过责任追究来迫使员工尽职,体现出更多的被动性。这样一方面容易诱使员工为了避责而少干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个人不能通过正向的激励机制获得利益,就有可能导致部分人不关心银行风险和利益,甚至以牺牲银行利益以换取个人的不正当利益。

港台银行业防范操作风险的内控措施

历史上与现实中银行操作风险时有发生,且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已引起各家银行的高度警惕并反思。香港银行学会专家在授课时着重介绍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分析银行操作风险种类和成因。操作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内部程序缺失,人为错误,信息技术缺陷以及外部事件等。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层监督和问责制度,对表内、表外银行业务所面对的潜在风险评估不足,缺乏或没有如职责分离、审批、核实、对账、检讨经营业绩等控制措施,银行各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审计或其他监管措施不足或失败等。贷款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贷款申请时资料不全、虚假、过时等,贷款审批中存在违反审批权限和制度,违规贷款等,贷后管理中存在未跟踪按借款计划用款、未监督按期还款、未对经营状况跟踪检查等现象。

(二)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要求。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满足国家、金融界、银监机构和银行内部等多方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应针对操作风险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框架包括内控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控措施、信息沟通、监控与纠正等组成部分。对操作风险可采取规避、防范、缓释、转移和接受等措施。内部控制衡量准则:体现良好的内控文化,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对现有和新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内控措施及时更新并得以有效执行,信息反馈及时,事故和险情均能如实报告、分析和整改,审计与监管机构没有发现重大的失控或违规问题。

港台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一)实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管理的核心,并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全面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审慎经营和安全稳健发展。港台银行业制定了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层、职能部门的责任,并有合理的运作模式,把防范和控制风险作为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控制单个风险和组合风险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银行稳健经营,抑制金融危机的发生。借鉴港台银行的经验,要进一步提高我省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人员由上级机构任免的独立运行体系;二是由风险管理部门承担全行管理制度创新任务,金融产品创新由风险部门制定统一的制度办法,并建立新的系统性的风险确定程序,进一步推进全行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建设。

(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根据我省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一是将信贷管理部与风险管理部中的风险控制部分合为一体,建立大信贷风险管理格局。整合后的信贷管理部(或称风险管理部)应该涵盖全部信贷政策制定、贷款审查审批、信贷运行质量监测等业务。二是实行集体审批与个人审批并存的多元审批体制。本着高效、明责的原则,合理划分审批权限,实行审查、审批人员专职化。对一定金额内的贷款可授权个人审批,可以考虑授予支行行长部分贷款审批权限,信贷审批人员可以到借款人现场核查。三是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利益驱动型”信贷管理体制和正向激励机制。要通过完善制度,充分调动基层行和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把客户人员、信贷人员个人利益与银行利益紧密挂钩,使员工能够通过为银行多创造利益、减少风险和损失来增加自身收益。

(三)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存在很大的突发性与必然性,随时随地存在,稍有不当与轻视就将出现操作风险,并将付出沉重代价,必须时刻关注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取决于职员的风险意识和他们明白本身的责任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改进我省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一是要明确领导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增强全员、全程风险管理意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二是要建立良好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并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制。三是要加强全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操作失误。四是要加强贷款“三查”工作,客户人员要深入企业,坚持“眼见为实”原则,准确掌握生产经营、财务及风险情况,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调查(评估)报告;信贷部门要加强贷款审查工作,严格贷款条件、资料合规性、合法性及风险审查,认真执行贷款政策制度;在贷后检查上,客户部门必须及时开展贷款资金使用状况、贷款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保证人偿债能力及抵押物变化情况的检查,及时掌握风险隐患,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同时信贷、风险部门要相互配合,有效落实贷后检查工作,切实抓好内审部门对贷款的审计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