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信贷风险管控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村信贷风险管控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村信贷风险管控策略

本文作者:扈文丽高铭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向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无需抵押和担保的小数额贷款获得收益的贷款形式,其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我国的小额信贷实践始于1993年,农村信用社开始全面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是以1999年和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为标志的。截止2011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放超过3500亿元,惠及千万农户,为农村经济发张、城乡贫富差距缩小以及“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户经济基础薄弱、小额信贷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发展运用过程中仍面临多种风险。

(一)外部风险

1.自然风险。农户取得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后,一般会将其投向种养殖业等涉农产业。农户在种养殖业中得到的收益是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获得小额贷款的农户在种养殖业中得到的收益越大其还款能力就越强。然而,传统农业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少农户的收益就高,反之农户的收益就低,甚至为负。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原因会对小额信贷资金的按期偿还产生一定影响,有时会造成小额信贷的逾期偿还,严重时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使得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额借贷农户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无法保证小额借贷的偿还,这就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直接导致农户无法较为准确地预期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与价格。一方面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户不可能随时改变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种植时期,农户普遍存在“跟风”现象,导致一个地区生产大量的单一产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户收入骤减,这就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造成了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小额信贷是一种以个人信用作为贷款偿还保障的、不需要实物抵押品的的借贷方式。从小额信贷的这种性质可以看出,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小额信贷比起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目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具有贷款量较大、贷款种类和放贷区域比较集中、资金投入产业同质性高、借贷农户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在信用评级时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这无形中加重了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因此可以看出,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又一大风险。

(二)内部风险

1.管理风险。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三会”制衡机制失效、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部分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导致农村信用社很难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这样势必引起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经验不足等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蒙受损失,从而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与风险。这就从管理层面对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造成了风险。

2.利率风险。针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制定合理的利率标准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是一种高风险业务,因此需要一个与其风险水平相一致的利率水平。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的都是利率优惠政策,这就导致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的风险和利率水平不一致,这就势必造成不良循环,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农村信用社这样的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低利率的扶贫性贷款,缺少激励机制,农村信用社为了使小额信贷的风险和利率尽可能一致,会选择将贷款发放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或者更有甚者会出现惜贷现象(即宁愿不发放贷款也不承担高风险),这就导致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大量低收入阶层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其信贷投放对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更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业务形式。虽然如此,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人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相对国有大型银行来说,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构成中高学历员工占比较小,很多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员工都是通过“接班”这种古老的上岗方式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的。这些员工普遍素质较低、风险管理能力较差、过分追求业务量的增加、忽视资产质量与盈利水平的匹配。这种经营管理的现状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的下降,使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法得到长远发展。

(二)风险管理程序不科学,监控不到位

当前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仅能做到过程控制,缺乏事前控制和事后管理。

1.缺乏高效的信贷管理制度。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管理制度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根本有效的指导实践。在风险管理程序方面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的程序混乱、存在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当的现象;在制度执行方面,虽然农村信用社都制定了贷款管理制度,但是很少会按标准贯彻执行。这些问题导致信用社员工行为缺乏约束性,使小额信贷管理风险不断加大。

2.贷前调查欠缺,信用评级程序不完善。虽然贷前调查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贷前调查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相对欠缺。首先,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季节性强,每年都存在集中发放期,在这个集中发放期农村信用社调查工作量大、调查不深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很难及时识别;其次,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征信系统落后,信贷员对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识别不足;第三,信用评级过程中过分依赖村委会和农户提供的定性资料,使得评级过程中主观因素占比较大,从而导致信用风险问题难以杜绝。

3.贷中审查不到位。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贷中审查内容与贷前调查内容大同小异,因此,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的责任区分不明显,且工作重复,因此出现贷中审查程序虚置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贷中审查的方法依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定量的标准,在贷中审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主观判定结果。

4.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后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贷款发放以后,受农村信用社人力的限制,很难对全部的贷款使用进行跟踪监控,贷款“三查”流于形式。而且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信贷发放后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信贷档案不全、重要资信内容记录不完整,致使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早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尤其在后期的回收过程中,往往会错过催收贷款的最佳时机,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三)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将风险控制在农村信用社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其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最后防线。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表现在未达到标准的和可疑的小额贷款准备金提取比例不足、损失的小额贷款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等方面。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对农村信用社员工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

严格规范贷款操作程序是保证农村信用社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前提,因此,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完善对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来确保小额贷款操作过程的规范和低风险。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对只片面追求放贷业绩、对小额信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贷款手续不全、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放贷等情况予以严厉处罚;对信贷人员与贷款户恶意串通骗取贷款、人情贷款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实行“问责制”;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对长期坚持贷款量和质同步提高的信贷员予以奖励;对追收不良贷款有功的员工予以肯定。只有通过这种明确有效的奖惩制度才能使信贷员积极主动的防范信贷风险、同不良信贷行为作斗争。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

目前农村信用社关于农户家庭人口数(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承包土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资信状况等内容的调查结果主要以定性的方式给出结论,缺乏定量的标准。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过程中评级标准混乱、评定结果缺乏可比性、评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占比较大等问题存在,导致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过程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确保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并按期偿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服务农村经济的功效。

(三)建立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机构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它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整合和优化农村信用社的内外部环境、信息沟通渠道、监督检查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等诸多因素,尽早建立起一套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包含农村信用社所有部门、工作环节、工作人员等因素在内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这个控制体系,农村信用社可以对小额信贷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将各种风险尽可能的及早排除,从源头上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建立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定要确保该制度操作的可行性和系统执行的有效性。

(四)加强农户小额信贷的制度创新

加强农户小额信贷制度的创新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一方面应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资金供给渠道来帮助农户迅速取得贷款;另一方面应在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成本、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小额信贷进行市场化改革。

(五)积极稳妥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高成本、低收入属性使得农村信用社在遭受信用风险后的损失要比一般商业银行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及时采取各种风险补偿措施来确保农村信用社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