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信贷风险防控举措及建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信贷风险防控举措及建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信贷风险防控举措及建议

本文作者:木拉提

随着对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银监会要求银行业加大对小企业的投入力度,自2010年起明确提出两项“不低于”的监管硬指标:即小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国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0.8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0%,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小企业贷款质量也持续提升,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21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1.77%,高出平均水平0.25%,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不良率5.14%。大力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对于增加商业银行业务运行和发展的稳定性、积极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分散集中度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意义重大。同时,小企业信贷业务既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也是风险防范的难点。

1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源分析

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风险是指小企业在贷款期满时没有全部还清银行贷款的违约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从小企业、商业银行两方面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1.1小企业自身方面

1.1.1小企业固有的经营特点客观上导致的违约风险。

小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客户渠道少,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以外贸订单为主的沿海加工型小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微薄,倒闭现象严重,还有大量的小企业依附于大中型企业,处于上下游加工环节,一旦核心企业发生经营困难,很快波及小企业,并对其生存、发展带来危害极大,这也造成小企业违约风险加大。

1.1.2企业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

不少小企业属于“家庭式管理”,一人独断的家长作风,个人作用过分突出,自我约束力较差;经营方式粗放、重视规模扩张;轻风险控制;经营随意性大、经常会不断追求经济热点;业务稳定性较弱、投机性和经营风险较高,势必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极大的风险隐患。

1.1.3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真实的情况。通常企业有几套财务报表,上报主管部门一套,上报税务部门一套,上报银行的又是一套,令银行的信贷员也难识“庐山真面目”。而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信息,在上述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必然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1.2银行方面

1.2.1银行迫于考核压力放低客户选择标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银监部门甚至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大了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向小企业投放贷款的考核力度,但反过来,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迫于压力,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可选择的优质小企业不足情况下,只能放低标准,降低门槛,势必造成小企业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增加。

1.2.2信贷人员配备不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展迅猛,机构快速扩充,对信贷人员的需求快速增加,商业银行合格信贷人员的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信贷、财务、市场分析、营销等综合素质,这几年,商业银行面临信贷资产的快速发展,信贷人员不足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信贷人员的数量、素质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大量的精力还是放在能给银行带来丰厚收益的大中型企业上。

2防控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2.1研究小企业客户发展规律,提高风险监控措施的针对性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企业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小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征、区域风险、科技含量、资本和担保实力、发展潜力等层面的分析研究,明确重点支持行业板块的风险点,提高防范信贷风险的主动性与预见性。

2.2改进小企业信贷决策水平,确保新发放贷款质量

一是依据各经营单位风险控制能力,做好差别化授权工作;二是建立完善小企业管理制度,让信贷决策者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决策;三是培养高素质的小企业信贷管理人才,多渠道加强管理队伍能力的培养和建设,使之掌握小企业贷款风险要点。四是提高决策的科技含量,建立适应小企业风险管控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分析技术,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2.3积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应坚持“有进有退、进退结合、以退促进”的信贷投放原则,根据信用评级、风险分类、贷后检查、信贷压力测试等情况,定期对存量小企业客户进行分析评判、分类排队,对关键指标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经营现金流等下降的客户,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分产品的退出计划,可以考虑每年保持10%的退出比例,不断调整和优化小企业客户信贷结构。

2.4强化对小企业客户的风险应对

2.4.1注重现场实地考察。不单纯依赖小企业财务报表,注重收集小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包括小企业及其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用情况、家庭收支状况、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

2.4.2严格审查财务报表。一方面要求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客户,结合客户的报表内容,深入分析保留意见背后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和深层次趋势,从而发现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信用评级软件系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分析判断其财务报表和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充分揭示其财务风险。

2.4.3重视对现金流的分析。小企业客户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借款多以短期为主,要注重从企业现金流尤其是经营现金流分析判断客户短期偿债能力,把握其第一还款来源尤为重要。

2.4.4严格落实担保手续,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现金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采用抵(质)押等方式落实第二还款来源,根据抵(质)押物所处区域、变现能力及企业信用等级审慎确定抵(质)押率。

2.5通过金融创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2.5.1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小企业客户规模小,资产少,落实优质的第三人担保也有难度,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财产和权利为抵押的担保;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建议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如专利)、应收帐款质押、动产抵质押,以及担保公司担保、联合担保等特定担保信贷业务。我国应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再担保制度。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目前北京市已经率先拿出10个亿成立了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并已经开展了再担保业务。北京金达担保公司也已与再担保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如果今后金达的担保出现了代偿,再担保公司会给金达代偿一部分,比例在50%~80%之间,这样就化解了担保公司的风险,加强了担保公司的优势。

2.5.2业务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注重针对小企业信贷需求“急、少、频、短”的特点,创新业务产品。如建设银行小企业信贷产品“速贷通”,打破了银行信贷管理的“评级-授信-单笔”的传统信贷流程,对于信息不充分、难以进行评级授信或信用评级低的小企业,在严格落实有效抵押担保的前提下,即可提供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