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该制度将银行经营彻底推向市场,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银行影响会比较明显。农信社的利差会快速缩减,受成本上升和收入下降双重挤压,部分管理粗放的农信社会由盈利迅速转为亏损,甚至走向破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表面看是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实际是考验银行机构的综合经营管理实力。对农信社而言,信贷业务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信贷资产也是主要资产。只有具备较强的信贷营销和风险管理能力,才有可能与竞争对手竞争客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仍较粗放,贷款质量仍然偏低。外部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客户违约风险增加,风险的表现形式也逐步多样化。这些都对农信社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系统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客户信用评价机制和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致使风险信息匮乏或者不真实,风险识别更多的依靠信贷人员的经验,贷款潜在风险较大。同时风险内控制度不健全,“三查”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使得信贷风险管理缺乏制度上的约束,无法形成系统、规范、联贯的做法。缺少科学规范的贷后风险管理制度。很多情况下,贷后检查是为了应付制度检查的需要,失去了贷后风险管理的真正意义,造成无法对不良贷款提前预警和防范。
(二)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不健全
信用社的事前风险控制工作较为薄弱,难以在贷款发放之前或风险恶化之前,发现并化解风险。尚未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大部份的精力放在已暴露风险的化解上。显然,风险管理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还是“未雨绸缪”的措施对信贷资产的影响会是质的差别。
(三)信贷绩效考评及激励机制缺失
由于风险与利益不对称,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使信贷人员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现行的绩效考评和薪酬体系几乎没有涉及信贷人员的放贷质量,缺少对信贷人员风险控制的考核奖励。这对信贷管理的激励和约束两方面来讲,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信贷管理方面还存着一些显著矛盾,包括人才的严重不足与信贷管理发展需要的矛盾;从业人员风险控制理念的缺乏与现代信贷管理体制的要求存在差距;风险防范预警制度的执行不力同日益复杂化的风险种类之间的矛盾等。
三、构建长效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起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基础,完善风险管理及防范预警机制为核心,以人员合理配置和有效激励机制为保障的长效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一)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培育健康的风险文化
长期以来,信用社普遍存在重贷轻管、重放轻收、重量轻质等粗放经营的意识。信用社迫切需要通过严格的教育和培训来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创造良好的信贷文化,将风险意识贯穿于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其次,强化审慎、稳健的经营理念,使信贷人员在经营贷款业务时保持对信贷业务各方面风险的清醒认识和敏感性。三是开展风险管理的全面教育,增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改变业务发展重规模扩张轻质量优化的思想。
(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贷前调查要强化对风险的调查。在分析收益的同时,充分、真实地揭示风险,为信贷决策和风险防范提供科学、客观的信息。加强信贷业务评估管理,提高评估质量,规范评估行为,完善约束措施,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考核监督。信贷审查要把控制和防范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防止信贷决策的过分集中,实行信贷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同时,信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信用社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注重实效和长远发展,避免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内控机制,使预防性控制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杜绝违规操作、越权放款、权力干预行事的行为。落实贷后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落实、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奖惩到位;建立灵敏、快速、高效、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
(三)优化人才配备与激励机制
没有优良的人才配备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再先进的管理制度也无法运作。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需要优秀的信贷队伍及激励机制做必要保障。一方面要将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贷队伍中来,对信贷管理人员的任命要注重其道德素质及学习力、执行力。因而充实信贷队伍要把品质好、有学识、业务专的人员安排到信贷关键岗位,营造“优胜劣汰”的用人和提拔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信贷管理制度的学习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案例警示教育增强道德风险防范;通过相关法律、金融知识的培训,提高信贷专业素质。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信贷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执行力。重点考核贷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规性、潜在风险性。将放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作为信贷人员考核的依据,打破绩效奖金吃大锅饭的现状,拉开信贷人员的收入差距,从而更有效地激励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信贷业务安全、健康发展。
作者:庄许捷 单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