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内部因素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实践中,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梳理及控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关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时期,商业银行风险案件不断发生。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梳理及控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1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到位。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作为银行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被全体信贷员工接受的制度、观念、行为等。部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成功,致使信贷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信贷文化,无法做到既关注业绩又关注风险控制,发展理念与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冲突,发展目标定位扩大规模,忽略了信贷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二者不能同步兼顾,使得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动力不足。
2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
部分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存在审贷不分离,致使分行信贷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考核奖惩目标设置不合理,以业绩考核为主,各支行在经营中、业务员在办理业务时只注重业绩而不顾信贷资产的质量。信贷风险管理各部门职责不明,且部门间衔接机制不完善。虽然各部门的授权和责任划分明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部门职能重叠和交叉,部门衔接中负责人员常常更换。
3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健全,表现前期注重规模发展而有意忽略信贷风险监控,事后的监控不到位,风险事件发生时没有预设应急处理方案,依旧以传统理念进行处理;信贷业务流程中,前一项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层层上报,集审贷权于上层,业务办理效率低下,且信贷风险事件发生后,反映迟缓。对客户信贷风险的评定以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准,且在专业性评定人员未参与的情况下,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和评定,使得风险把控不准。
4信贷风险管理技术运用不善。
部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运用中,风险度量技术落后,不能构建符合客户的模型专门分析信贷风险。内部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估时,信息收集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评定有误差;风险度量技术的使用中人为主观因素权重大,不能做到客观评定。信贷组合管理手段的运用受外界干扰太多,无法做到信贷资产最优组合,不能降低商业银行信贷损失。
参考文献:
[1]石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03-304.
[2]杨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2015(4):96.
[3]阮国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4):167.
[4]陈立杰,王丹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区域金融研究,2015(8):32-35.
[5]任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与研究[J].金融经济,2014:70-73.
作者:孙美林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