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审计国有银行风险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国有银行是国有法人单位(即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为第一控股股东的银行,但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即研究有赢利的政策性国有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审计对国有银行进行审计的目标是对它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揭示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促进整改,以达到促进银行风险管理,维护金融安全的目的。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分析审计署对国有银行审计的审计结果公告来看国家审计揭示的国有银行的风险和问题。首先,本文统计分析了国家审计揭示的国有银行风险和问题;其次,根据揭示的风险和发现的问题为国有银行提出建议;最后,为国家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国家审计更好的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审计客体和内容
审计署公开的2003—2013审计结果公告中,有13个关于国有银行审计的公告,被审计单位覆盖了中国人民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7家商业银行,揭示和披露了银行大量的合法、合规、效益上的风险,并促进整改移送处理多起案件。因此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审计对国有银行风险揭示和风险管理中起着外部促进的作用,以独立的第三者促进国有银行的风险管控。
(三)审计频率
从审计频率来看,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国家审计几乎每年都会对国有银行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全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审计。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被审计1次;对7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其中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分别被审计1次,而农业银行被审计4次。
(四)审计揭示的风险
从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对资产负债表的真是性合规性是审计重点,在审计署投入大量的精力对银行进行审计后发现了大量的合规和真实性问题。根据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分类法,国家审计对国有银行揭示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上,其它类别的管理风险所面临的具体风险则较为多样和广泛。运营风险主要在贷款业务、票据业务、存款业务的合规性问题;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损益不实和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其它管理风险主要是体现在“三查”管理(贷前、贷中、贷后审查)、采购管理、授信管理、代客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合规性风险。
通过分析发现经营风险中,审计结果公告揭示贷款业务的风险22个,主要是违规放贷,包括违规为个人和法人发放贷款;在披露的10个票据和结算业务中,其风险主要是合规性问题,主要是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规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违规办理大额提现和转账业务等问题;披露的6个存款业务问题,也主要是真实性合规性问题,为完成存款考核指标而违规虚增存款、提高存款利率等问题。在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中,审计结果公告揭露损益不实问题6个,主要是收入支出不实的问题;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15个问题中,风险较为多样化,主要是会计政策和账务处理不合规、信贷资产处理不规范、违规发放各类补贴、发票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违规列支各类费用等问题。
通过审计结果公告披露国有银行面临的管理风险较为多样化,主要的有“三查”管理、授信管理、采购管理、分支机构经营业务范围管理、专项信贷资金管理、代客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多种管理的风险。其中揭露的“三查”管理不到位的9个,使得贷款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从而形成不良信贷资产;采购管理和授信管理问题分别3个,主要是违反采购招投标等规定,分支机构违反授信范围办理业务;代客金融衍生品交易问题2个,随着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衍生金融产品的更加多样化,但是银行在这一领域的管理并不是很规范,导致问题频发,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监管显得很亟需。
二、结论和建议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揭示的国有银行风险中,最主要的三大风险是贷款业务、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三查”管理的合规性风险,而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国有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不够,对具有审批和管理权限的人员约束不到位,让他们有机会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
(一)对国家审计的建议
审计署对国有银行审计揭示了大量国有银行的风险,查处并整改并移交了很多案件,发挥了评价、监督和鉴证的职能。但是国家审计发现的问题较为重复,国家审计发挥的主要是批判性的作用,建设性作用不足,而现代审计作为国家内生的“免疫系统”,必须要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在感知风险发现问题的同时,要促使制度的完善,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其次,从审计结果公告来看,由于审计资源受限等问题,现阶段审计审计的时效性不是很好,大多数审计结果公告都是在被审资产负债损益年度的第三年度,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国家审计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对国有银行的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加强建设性作用。国家审计注重揭示银行整体和宏观的风险,堵塞制度漏洞,进行政策性指引。国家审计作为外因,并且审计对象更加多样,更容易发现各个银行普遍和共性的风险漏洞,因此国家审计就应该更加关注从制度上去堵塞这些漏洞,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提供良好的为外部环境。利用内部审计的审计成果。由于国家审计有审计资源匮乏的问题,而审计工作复杂、繁琐,使得它们在审计中无法做到全面的审计,也就不能全面的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漏洞,因此政府审计可以利用内部的审计成果,这样更容易揭示被审计单位更多的风险问题,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增强时效性。
(二)对国有银行的建议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我国国有银行的风险较为集中,而历年来所发现的问题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涉及到这些风险的管控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国家审计很好的揭示了被审国有银行的风险,在下达审计审计意见和审计处理决定后,被审单位就应该很好的执行,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但是现实中,审计署在查处某个国有银行的分行或者分支机构的问题后,其它银行或者分支机构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导致重复的问题重复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管理层约束。上文分析发现的很多违规信贷、违规存款业务都是与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造成的甚至串通骗贷。而银行贷款是需要严密的层层审批,在这种情况之下仍有违规放贷,分析就可以得知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可能因为有人凌驾于这些内部控制之上、对具有审批权限的管理者缺乏牵制,如高一层的管理层授意、或者管理人员审批不到位。而对管理层的约束机制不够到位,就增加了他们为了业绩或者个人私利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因此对管理层的约束有待加强。强化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对员工的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业务,让内部控制流程真正得到落实,防范道德风险。其次,在银行树立风险文化和良好的内控氛围,让员工有风险控人人有责的意识。最后,增加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员工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有必要加强对员工个人和家庭情况等方面的了解,一方面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为员工伸出援手,激励和关怀员工,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范员工因私而损害银行的利益。
作者:张小红张维单位:南京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