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艾滋病防护知识职业安全教育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艾滋病防护知识职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艾滋病防护知识职业安全教育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将我院40名护士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名,均为女性。A组护士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34.2±2.3)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名,大专12名,中专5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护士10名。B组护士年龄在22~46岁之间,平均(34.0±2.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名,大专13名,中专5名;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护士9名。两组护士在文化程度、职称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教育、职业安全知识学习等,一般是通过晨会形式开展。B组护士在A组的基础上行职业安全健康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艾滋病防护知识教育: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及专业知识考核,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性质、传播途径)、防治方法、态度(对患者、对职业、对相关行为)等内容,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护士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知晓护士侧重艾滋病深层知识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对部分了解护士则给予艾滋病防护等知识教育;对不了解的护士,则行理论和实践结合、一对一指导等干预。②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护士职业安全、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学习,让护士认识到艾滋病防护的重要性,进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洗手操作、消毒管理等制度,避免感染艾滋病。同时对已发生的职业暴露及时上报,对症处理。两组护士教育均维持半年。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态度等情况,均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完成,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知识掌握越好、态度越好。②记录两组干预后职业防护能力变化,包括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治疗盘合理应用、防护用品正确利用、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等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士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态度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B组护士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士干预后职业防护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后治疗盘合理应用、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护士干预后严格按照规章操作、防护用品正确利用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护人员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在工作中会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体液、针头等污染医疗用品,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例如被沾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头刺破皮肤。可见艾滋病引发的职业危害较严重,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目前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防护知识、职业安全知识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艾滋病检验为阴性时,不会出现职业暴露问题,这一观念是错误的,易导致医护人员对隐藏的HIV感染患者放松警惕,增加感染几率。又如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艾滋病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导致消毒工作开展错误,埋下HIV感染隐患。为此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艾滋病防护知识教育至关重要。邱兴庆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干预后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职业防护意识较干预前明显增强,同时干预后医护人员态度(同情理解、接受)较干预前明显上升。提示加强综合干预(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制度、健康教育、全体干预)能明显提高医护人员艾滋病及职业防护知识、能力,同时改变对艾滋病患者态度。本研究B组护士通过职业安全教育、艾滋病防护知识教育后,艾滋病知识评分和艾滋病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这是因为艾滋病传染性强、感染途径多,社会、医院护士或多或少对艾滋病患者有排斥、歧视等心理,加强全面教育后让护士认识到接触患者不会被传染,消除误会,进而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发生变化。A组护士行常规教育,没有让护士从观念上彻底转变,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态度。为此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护知识教育。本研究结果还显示,B组护士干预后严格按照规章操作、防护用品正确利用情况明显优于A组,提示教育后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进而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可见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教育能有效改变护士对艾滋病的态度,提高护士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及防护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应用。

作者:吴波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