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安全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居家生活安全
1.1预防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从而导致人体呼吸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尤其对大脑皮质的毒性最强。轻可使人乏力、恶心、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重则使人昏迷、痉挛、脑水肿、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以及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为防煤气中毒,一定要经常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冬天取暖如用煤炉,一定要装上烟筒,并经常检查炉子和烟筒是否漏气或阻塞。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以免一氧化碳大量存留。室内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洗澡,要注意通风,且洗澡时间勿过长。对于轻度煤气中毒者,应尽快移至空气流通处,以充分吸入氧气;对于重度中毒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使之呼吸流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
1.2预防由二氧化碳引起的缺氧窒息
当外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弥散到血液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由此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麻痹,使机体缺氧窒息。长时间处于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可引起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而突然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时,则会使脑缺氧,引起反射性呼吸骤停而突发死亡。在人多的室内,由于人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同理,在储藏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密闭地窖和仓库内因蔬菜水果等细胞的呼吸作用,极易使人窒息,在进入前应检验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发生二氧化碳窒息时,应迅速使窒息者脱离现场,纠正缺氧状态,使机体机能迅速恢复。严重时,应送医院救治。当有人因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而发生窒息时,如果没有供氧设备,切忌盲目施救。
1.3预防宠物带来的伤害
宠物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带来伤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狂犬病。该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病毒由伤口进入人体,沿神经入侵至大脑、小脑、脊髓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引起恐惧、狂躁、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症状,并逐渐出现咽喉肌痉挛、流涎、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最终循环衰竭而死亡。除通过皮肤和黏膜的创伤感染外,病毒还可通过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狗舔肛门或溃疡面等途径感染。此外,被猫抓伤还可能会得“猫抓病”,即良性非细菌性淋巴结炎,造成许多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引起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如果被狗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除去狗涎,挤出污血,之后在伤口处涂碘酒或酒精消毒。同时,尽量使伤口外露,并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患有猫癣的猫则会通过与人的密切接触将癣传染给人。宠物身上脱落的毛、皮屑等通过人的呼吸进入鼻、支气管时会使过敏体质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鼻、咽部发痒、流涕、咳嗽、打喷嚏等黏膜过敏症状,甚至呼吸衰竭。宠物粪便则可能带有钩虫、蛔虫卵,极易将钩虫、蛔虫病传染给人类。因此,养宠物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能与之同吃同睡,避免直接接触宠物的排泄物并及时清理;和宠物玩耍及清理宠物粪便之后一定要洗手。
2户外活动安全
2.1预防溺水
溺水是由于人淹没于水中因缺氧而被迫深呼吸,致使大量水由呼吸道进入肺并经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气体交换受阻,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导致心跳停止。“善游者溺”多是由下水前准备活动不足、水温偏冷或过于疲劳等引起的手足抽筋所致。为避免溺水,下水前须活动身体、适应水温;游泳时,如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当发生抽筋时,要冷静并立即呼救,同时设法按摩、伸展、拉长、放松抽筋处肌肉,以缓解肌肉痉挛性收缩。在他人出现溺水时,应立即呼救或报警并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而未成年不得下水救人。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注意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在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如果溺水者还没有脉搏,则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每分钟60~80次)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2.2预防运动过程中发生出血、拉伤或骨折及脱臼
运动过程中遇到摔倒、碰撞、剐蹭等易造成外伤出血,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出血有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三种。其中毛细血管出血,血色呈红色,渗出慢,血量少,一般会由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动脉出血的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烈,呈喷射状,可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急救;静脉出血的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应尽快将经过初步护理的动脉或静脉出血者送医院治疗。准备活动不足就剧烈运动会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仍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而导致身体协调性差,同时由于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差和关节灵活性差,极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突然过猛扭转关节部位,如果波及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会导致扭伤。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用局部冷敷处理,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大约48h后再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使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脱臼,此时切不可让已受伤的关节再活动,以免加重伤势,而应立即请专业人员将关节复位。骨受到猛烈撞击,易发生骨折。骨折以后有疼痛感,且运动功能丧失。为了避免伤势加重,对骨折病人要进行急救:先对伤口消毒包扎,再用夹板将骨折两端的关节固定(夹板要长过断骨上下两端的关节,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垫棉花或纱布;给夹板缠绷带时,松紧要适度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因骨膜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要注意保护好骨膜。
2.3预防野生动物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动物不会主动伤人。动物伤人是因被人类侵扰而激发了它们的防御行为。处于发情期、哺乳期、孵卵期、育雏期的动物对外界侵扰的反应尤为强烈,必须与它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万一被啄伤或咬伤,对伤口的处理与对猫狗咬伤处理方法类似,但应包扎伤口。一般有毒的动物如胡峰、毒蛇、毒蛙、毒毛毛虫等其体表往往具有鲜艳醒目的警戒色,遇到它们时最好尽量远离。如被毒蛇咬伤,应保持安静并及时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结扎伤肢,以阻断毒素由静脉回流至心脏;擦去蛇毒,并用碘酒消毒,必要时切开伤口,排出毒液,立即送往医院。如果不幸被蜂蛰伤,应先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伤处,以中和毒性。对那些个体较小的动物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它们活动隐蔽,毒性较大,还会传播疾病。如蜱虫,常在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处叮咬,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外,还可传染无形体病。其唾液中的神经毒素可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拔除或将其捏碎,可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使其“麻醉”而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夏季进入草地、树林时最好穿防护服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则涂擦驱避剂以防蜱虫。再如恙虫,常在人的发际、颈项、腋下至胸乳部、腹股沟、四肢等处叮咬,其幼虫体内携带的病原体进入人体血液后,会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导致高热、眼红、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所以,在进入草丛灌木中活动时,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应塞入裤腰内,并使用驱避剂。野外活动后,及时拍打衣物,以减少恙螨的附着。
3社交安全
3.1性安全
青春期少女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抵制诱惑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偷食禁果,导致意外怀孕而承受堕胎带来的伤害。由于少女子宫、阴道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堕胎极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若在短期内反复流产,会使子宫壁变薄,内膜受损,输卵管堵塞,甚至子宫穿孔而危及生命。而如果被社会人员引诱性侵,还可能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需要指出的是,男生被某些性取向异常男性引诱性侵而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的概率非常高,尤其要注意防范。
3.2认识新型的危害
新型是指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而言,由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如冰毒、摇头丸、、止咳水、鼻吸剂等。新型毒性强,会直接对大脑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吸食者出现幻觉、极度兴奋、抑郁等各种急慢性精神病症状,甚至导致行为失控,引发暴力犯罪;也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严重者可产生惊厥、脑出血和猝死。此外,由吸食新型激发性欲而导致的集体不安全性行为极易增加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风险。滥用新型多发生在舞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致使许多青少年认为其是无害的“娱乐消遣品”,在出于好奇、交友不慎、追求刺激或解脱的情况下吸食。所以应该告诫学生要慎重交友,切不可轻易涉足各种公共娱乐休闲场所。
作者:朱建军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矮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