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毕业设计的信息化管理浅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毕业设计的信息化管理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毕业设计的信息化管理浅议

【摘要】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的支持,通过信息化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过程管理,从而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得到提升。文章从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总结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实施步骤,讨论了在学生上传论文和检测环节遇到的若干问题,探讨了课题外审环节的随机分配方法,提出了课题答辩分组在信息化管理时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四类算法。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高校;信息化管理

0引言

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重要的评价之一。它可以系统地检测大学生能否使用本科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管理,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信息化管理就是唯一的提高工作效率手段[1-3]。

1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要求建立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国内高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系统大多停留在简单管理阶段,例如,闽江学院“毕设通”[4],扬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等。这些系统都只能完成基本的课题信息统计,课题文档管理。都没有很好的业务支持,例如答辩分组,课题外审分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2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信息化管理

2.1主要环节和实施步骤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在信息化管理时主要涉及的环节应包括:课题申报、学生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上传论文并检测、指导教师评审、课题外审、答辩、总成绩评定,反馈,论文推荐优秀等。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每个课题都要经历12个课题状态构成一个生命周期。新建的课题初始状态为暂存,后面依次是学生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上传论文、答辩申请、论文评审、答辩意见、答辩、毕业设计成绩、学生反馈、结束。

2.2论文上传与检测环节

学生在论文写作时,通常要经过初稿、修改稿、定稿等几个不同版本,因此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学生有多次上传论文和提交检测的需求。考虑到提交检测需要消耗检测额度,因此将学生上传论文和提交检测分为两个步骤。又考虑到服务器端的文件存储代价,因此规定服务器端只保存最新上传的论文,即新上传的论文会直接覆盖掉上次上传的论文。学生上传的论文在服务器端分为已检测版和未检测版。为了保证提交检测的论文是最新版本的论文,最佳实践方案是要求学生每次在上传最新论文后方可提交检测,这样可以保证每次在学生提交检测后,最新的已检测版和最新的未检测版为同一版本论文。论文分为已检测版和未检测版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学生在重复率审核上作弊。在允许学生多次上传论文的设定下,如果不对论文是否检测进行区分,则可能出现一些业务流程上的漏洞。如某某同学先将一重复率检测通过的论文上传并提交检测,那么系统就会记录该篇论文的重复率符合要求,接下来该同学立马又将自己未检测的论文上传,那么重复率不会更新,但是最新上传论文会将之前已检测通过的论文覆盖,从而可以在论文未真实检测通过的情况下,也进入了后面的论文答辩环节。学生在完成修改并上传最新论文后,如果没有提交检测就会造成已检测版论文和未检测版论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是学生上传论文次数不限制而次数有限制造成的。是否需要再分配一个新的额度给学生来消除这两个版本的差异,需要由指导教师自己动态把握。

2.3课题外审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外审可以增加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在教研室内部实行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课题互审是合理的。当然也要支持更大范围的外审,如学院内互审、由校外专家外审或企业导师外审。信息化管理需要支持一键随机分配外审,同时也要能手工指定单个课题的外审以增加管理的灵活性。一旦被外审评委评分后,则管理员不能再手工修改该课题的外审评委。随机分配时算法规则为某指导教师本年度指导几个学生课题,就随机分配给该指导教师几个外审课题。

2.4课题答辩分组环节

课题答辩分组在信息化管理时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随机原则和指导教师回避原则。2.4.1随机原则。课题列表先按照课题主键值排序,再使用一次或多次随机函数将次序打乱,并依次分配到每一个答辩组。在分配时,如果不考虑课题适配专业和答辩组知识领域的匹配则称为简单随机算法。若要求课题适配专业必须和答辩组知识领域匹配,则应先统计满足条件的答辩组当前已分配的课题数量,并将这个课题添加到已分配课题数量最少的答辩组当中,这种分配方式称为智能随机算法。其中“课题适配专业”是一组专业的集合,本课题适合这个集合所有专业下的学生进行选题。而“答辩组知识领域”同样是一组专业的集合,这些专业为该答辩组评委所熟知,能在这些专业的知识领域下提出高质量的针对性问题。如果这两个集合有交集专业存在则称为匹配,若交集为空则称为不匹配。“课题适配专业”需要在指导教师课题申报时进行指定,“答辩组知识领域”需要在答辩组管理中进行配置,它们是智能随机算法的重要分组依据。2.4.2指导教师回避原则。指导教师回避是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作为答辩评委时,所在答辩组不能分配有自己指导的学生课题。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所指导的学生的答辩提问和评定成绩,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的公平、公正性,避免出现“人情分”现象。基于以上两个原则,在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答辩分组环节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常用分配算法可以归为四类:简单随机算法、智能随机算法、简单回避算法和智能回避算法。

3总结与展望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经过信息化管理之后,首先,可以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从这些烦琐的细节中解脱出来,从而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毕业论文本身上面,提高论文的质量。其次,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学院备选课题信息表、选题信息基本表、答辩分组安排等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生成,不需要逐级统计。院长和教务处的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地监控到这项工作学院的进展情况,可以网上随机抽查个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文档、论文,产生督导作用。全校所有的毕业设计文档集中管理,随时随地都能抽取出来,实现全程无纸化的业务支持。本文针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讨论了、课题外审、答辩分组等环节中的几个细节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思考和展望,例如:系统实施时的高并发控制、学生和教师账号的授权、元数据管理和系统易使用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齐国翠.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J].科技视界,2020(20):171-172.

[2]林文如,林叶郁.以规范精准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9,6(A4):183-185+195.

[3]姜丕杰,陈晓英,冮明颖,等.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5):57-58+63.

[4]何素敏,项辉.基于“三段三治三化”式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3):102-104.

作者:李永钢 李岩 单位:安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阳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