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什么是要素?要素就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这就是说,第一,要素是与整体相联系的,关联性是要素的一大特性。如果那些因素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不能结合为一个系统输出总体的功能,这些因素便不成其为要素。第二,要素是整体的最基本构成因素,单一性是要素又一主要特点。要素不应当是合并项,不能因为某些要素之间存在一些表面上的相似性而把这些要素合并成一项“新要素”。第三,要素是系统有机体内在的构件,内在性是其基本特点。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事物,而且这一事物总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人们在考察事物时就容易把存在条件误认为要素。根据要素的这一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四体”要素说存在明显的不足。
1.环境(环体)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的要素。环境只是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存在的外部条件———当然是先决性的、基本性的前提条件。而要素是指该事物或该活动的内部构成因素,它是内在地存在着的。环境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任何事物或活动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但我们不把这些视为其构成要素,正像一匹马的构成要件不包括它的马厩、马饲料等外在因素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更新,如出现了媒介环境和虚拟环境等,环境育人的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要重视和讨论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这一重要课题,但这完全不是要素论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了。
2.不能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二者合并成一个要素(介体)。一般而言,要素具有基本构件的单一性特征,如果某一“要素”是两个相对独立因素的综合,那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要素,我们不能因为两个要素之间具有某一共性而加以合并。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都是人,是否把主客体合并成一个要素?再如,广义而言,环境也是把主客体连接在一起的中介,环境也合并到“介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不能随意统合的两大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国家、社会对其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讲方法,整个教育就会落空。同志对此有过形象的说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从字义上而言,教育方式比教育方法外延更宽泛,更适合于要素特征。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方式是思想政治系统教育的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内涵外延不同,功能也不同,即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3.教育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教育者的施教,去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塑造其人格,引导其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虽然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制定,体现着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要求,但实质上反映了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要满足教育对象成长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要促进社会发展,而且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对象和社会两种发展需要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轴心和灵魂,没有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但同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4.载体是不是要素?载体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总是要通过相应的载体进行传递的,而载体只有在承载传递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才有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才能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既不能片面搞形式主义,也要反对不讲求形式,不注重方法的错误做法。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载体与教育方式方法有密切联系,如活动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但是载体也不完全等同于方法,如观看爱国题材的电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载体仅指爱国题材的电影。特别是载体又同教育环境建设联系在一起,如文化载体,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等。可见,载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内容、方法、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这些要素的组合模式或结合方式。
总而言之,“四体”要素说在给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说以启发的同时,又有一些不足。通过对“四体”要素说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就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教育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具有受动性、受控性、可塑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尊重教育客体的接受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其能动性,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客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三者是连结主客体的中介,但都有其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诚然,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些基本要素绝不是孤零零的“个体要素”,它们又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这些体系有着内在的复杂结构,需要作为专题加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方式,对教育客体施加与一定教育内容相关联的教育影响,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教育方式又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影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是“体”;目标、内容、方式是“用”,它们是中介,是“虚体”而不是“实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化过程是指:
第一,教育者先受教育,切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正是“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第二,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年龄、阅历、身心变化等,“因材施教”。
第三,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第四,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过程是指: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求教。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接受主体作用,加强自学和自我修养。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通过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可以转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输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承担者,其个性人格、品德能力必将影响后者,使之打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烙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方式又具有客观独立性。制定目标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它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取的客观性以及方法运用的客观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果制定不了切合实际的目标,或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或选取了不恰当的内容,都会影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所指向的对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服务,以后者为中心去制定、选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成长变化和发展又要求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可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制定选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目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成长、转化过程,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是将一个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社会成员”[3](p128)。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机制
在现实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内在要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要素总是整体的要素、系统的要素,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也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要素论离不开系统论、机制论。只是从静态和部分的角度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动态和整体,即从机制上加以综合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什么是机制?机制又称机理,本为机械学概念,指机器内部构造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作原理,现已广泛引申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机制包含如下基本含义:机制是由要素按一定组合方式构成的整体;各构成要素的功能状况及其组合方式决定着整个机制的功能;各要素功能的发挥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实现。因此,机制是有机体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自行调节的自组织,其功能是耦合的,其形式是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机理和运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含义是:
第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
第二,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依赖于各要素功能的健全;
第三,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运行着的动态过程。”[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有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机制大体有说服、灌输、激励、调节、沟通等”[3](p198)。
这些机制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另一种表述。通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固然是一种机制,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只能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本身含义中引申出来。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有机联系,因此,这一机制的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子机制:主客体互动机制,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互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等。其中主客体互动机制是根本,是其他机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论不仅要归纳出普遍性,而且要考察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循环往复地运行,必然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每一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目标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各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部门、单位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涌现出色彩纷呈、千姿百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部门、单位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借鉴他人长处,如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中,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成功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在推广宣传和学习他人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所取舍,有所鉴别,有所创造,绝不能强求千篇一律的模式,只追求形似而忽视其精神实质内容。模式总是具有特殊性,关键是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本身发展的模式;模式总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发展,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敢于打破不合时宜的思想政治教育旧模式,创建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健全、发展就具有极其突出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素的优化及其结合方式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优化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优化在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之从善如流,不先入为主逆反抵触,而是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在于注重针对性,切合实际提高实效性;在于注重全面性,防止片面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优化在于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就是要适应和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兼顾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既要制定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各要素结合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主客体关系的优化,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目标之间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目标之间关系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既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懒惰懈怠,又要防止急躁冒进、揠苗助长。此外,还应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同其他方面,如环境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等的协调和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由一个基本矛盾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出现的终极动因。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发挥其功能的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输与接受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应包括以下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过程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教育目标设定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规律。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在一定教育环境条件下实现的过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还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互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首先是教育主体的工作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包括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规律、学习的迁移规律、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规律[5]。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搜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与反馈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要素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冯忠良教授提出社会规范学习理论[6]。这一理论从社会规范学习与个体思想品质形成是统一过程的前提出发,更加完整地表述了这一规律。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即学习者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内化而完成的。社会规范学习从高到低分为社会规范的依从性学习、社会规范的认同性学习、社会规范的信奉性学习三个阶段,它们也是社会规范遵从态度形成和个体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规律包括:(1)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规律的内容。(2)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的环节:社会规范的依从性学习、社会规范的认同性学习、社会规范的信奉性学习;教育客体社会规范学习规律的现实意义等。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包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内容。(3)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环节:知、情、信、意、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重要现实意义等。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规律应阐明如下内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意义,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其中任务包括根本任务、主要任务和当前任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规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科学性与方向性统一的原则,整体相关性(系统性)与部分独立性(针对性)统一的原则,相对稳定性与时展性统一的原则,集中教育与随机教育统一的原则。(2)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内容,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历史观、道德观、政治观)。(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现代知识教育,心理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规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其内容包括:(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2)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激励法、情境陶冶法、心理咨询法、大众传媒法(载体建设)等。(3)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艺术、适度的艺术(适时、适宜、适中、选择切入点)、形象艺术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环境互动规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延伸,但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途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