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未成年德育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求道德高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和谐、全面的发展,现实和未来都需要教育满足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即智力、审美观、情感、态度、心理和体能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它的内涵是指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仅指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指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每个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当前的仅为升学的发展。二要认真抓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力求实效,要生动活泼,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有紧迫感,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未成年人成长的需要,帮助未成年人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三要借助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规范第二课堂组织行为,强化第二课堂管理,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做到定时、定人、定点、定内容;根据中学生喜欢亲自动手,亲自尝试,亲自感受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一片充分发挥个性、施展才华、展现智慧和自由创造的天地,通过组建学校足球队、田径队、合唱队、舞蹈队、成立书法美术小组,加强美育、体育、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创造美、感觉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合格加特长”的新一代中学生。
二、加强师德建设,为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教师要善于和乐于与学生交朋友、谈知心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真正做到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二是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辐射、导向作用,使他们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榜样。三是提倡教师“五心”(即诚心、精心、安心、恒心、雄心)的修养。
三、加强班主任和班集体建设的工作
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激励学生。当学生与你心心相印时,再给他说明道理。他才会心服口服。加强班集体建设。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抵制和压倒不健康舆论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发挥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的作用
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在学生管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教处要紧紧抓住晨会和班会这两块教育主阵地,对学生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等。一要坚持对学生着装、发型、卫生、文明礼貌、配带校徽、上课纪律等微小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绝不留后遗症。二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具体方式(观看教育影片、家访、集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开发。通过相对隐蔽的、间接的、不知不觉的方式向学生传播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一是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建成绿色学校。让学生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学习和生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美化生活,净化心灵。二是校园信息环境建设。顺应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潮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和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把因特网等网上资源利用好,开发好。把校园网建设好,维护好。三是学校人文环境(校园中的名人名言、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设。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品位。通过张贴名言警句标语,订阅报刊杂志,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四是校园人际环境建设。重视师生双向教育教学活动,创建民主和谐的精神氛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