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道德教育的分解与重组管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道德教育的分解与重组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重组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中“重组”的词义通常是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的意思,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整体协调,即将道德教育的各学科视野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忠、孝、勤、俭”等个要素组成有结构的整体,协调运转,产生最大化的功能;渗透融合,从内容到形式密切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道德教育整体;过渡衔接,促使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形成有机的整体,合理衔接,连续过渡,减少断层;互补互促,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各要素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德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促进其道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重组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道德教育的多元重组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重组指多学科视野的重组,包括道德教育的思想、理论、目的、结构、学科和模式的重组,特别是在道德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上认识和中华传统美德认识的重组。中观层面的重组主要指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各种教育力量、教育影响的重组,形成道德教育的整体合力。微观层面的重组主要是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素的重组,包括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形式的重组。

二、重组论道德教育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范式的重构与转型重组论道德教育实际上还包含着三个内在的要素,即结构、关系和系统,对这三种要素的理解,或者说对于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整体结构系统性的理解,注意到实际操作方式的重新构建和形式转型,是真正理解重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关键。

1.有序的结构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当我们的德育系统处于有序状态时,整体作用明显大于部分之和;而当系统处于无序或紊乱状态时,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在这种情形下,整体功能趋于瘫痪。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能重组学校、家庭和社会,甚至更多教育力量的参与,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将与现代道德教育相渗透和结合,其中的“忠、孝”与我们大力提倡的“爱校、爱家”“、勤、俭”和“艰苦朴素”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2.有机的联系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本质体现

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中调整自己的要素和结构。老师们经常采取“联系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等等方式,就是因为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分割,即便遇到再多困难、阻力和不理解,也要坚持两者的统一性。

3.情境教育”系统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意义存在

我们的受教育对象总是生活在一个道德教育环境之中。这种情景场是某一时刻的情景的总和。他们的行为完全是由当时的情景所决定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形象地称它为“道德教育场”。一个道德教育场就是一种富有动力的整体,或者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动力系统,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重组论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组问题是有区别的。道德教育的重组问题只是一种关注和讨论,它既可以提出德育可以走向重组的结论,也可以得出德育不可能实现多元重组的结论。而重组道德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发展的目标定向,使目前尚未真正重组的道德教育包括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走向创造性的多元重组,也是一种有别于既有研究的新的学术视野和现代德育理念。

作者:宣峰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