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叙事学下的道德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叙事学下的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叙事学下的道德教育

一、叙事学于道德发展的运用

教师若想在道德课堂上运用叙事学,不妨从第一堂课便开始讲故事,讲自己的和他人的故事,继而在故事中间不断地抛出一些道德两难之问题,让学生思考、发言,从而延伸出该主题道德课的重要议题。犹如我国古代孔子之教授学生道理、希腊雅典学院的先人们学习知识一样,叙事是在对话中“讲出来”的,人们通过对话交流、互相辩论、互相交换来获得彼此的经验,就如思想的火花碰撞后呈现的绚烂,从而汲取缤纷的知识。反观现在的中小学教学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少了点“你一言我一句”的言论自由,学生丧失了很多大胆“开口说”的机会。少了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少了一份亲近。叙述故事总是能在同侪之间引起共鸣,触动彼此真实的内心。在故事中,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大家成了“我们”,彼此交心、彼此尊重。大家通过分享一个故事来思考其背后的意涵,理解生活与文化。Tappan和Brown(1989)的文章指出,叙事与道德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叙事学可以运用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他们认为,我们用“道德经验”来获得个体对情境、矛盾或两难所作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生活经验,最初通过讲故事来对作出的道德判断赋予意义。因此,叙事便成为理解道德经验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人们通过叙事来表达事无巨细的生活经验并赋予它们意义。如果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认知、情绪和行为融合在一起,那么通过这种表达来寓意人们的经验便为认知、情感和道德经验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更具价值的平台。通过叙事这种方式可以呈现个人的道德选择与道德价值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站在叙事的角度来了解人的道德经验,通过学习进而反思经验的意义,从而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念;通过讲述或者聆听来联结认知、情意和培养道德发展。认知主义代表郭尔保(LawrenceKohlberg)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前成规层次、成规层次、后成规层次(RogerStraughan著,李奉儒译,1994)。而Tappan和Brown则认为,道德发展不同于传统理论意义上的发展,道德发展的过程是叙事的过程(Tappan&Brown,1989)。人们通过成为自己道德故事的“作者”以及在他们生活中有关道德经历的这些故事里学习到的内容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发展。在叙事的过程中,个人将其想法、感受和对道德故事的判断呈现出来,以及假设对一个人道德行为的责任感,代入到处境中的道德角色。个人一般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观念都在“写作”的动态叙事过程中呈现。总而言之,当一个人被邀请或鼓励去叙述一个有关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经历的故事时,叙事与道德发展的联结关系就产生了。因为叙述的时候会带有主观色彩,反映的是叙述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叙述的过程同时又是道德发展的过程。

二、叙事与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中使用叙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述说自我道德故事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我“创作”的过程感受和获得自我认识的机会,讲故事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道德观点,使他们增加了对道德事件的认同感(Tappan&Brown,1989)。故事中所重述的事件是从故事的整体中取得意义。然而,故事的整体又是由其各个部分来搭建。你无法解释故事,只能诠释故事(JeromeBruner著,宋文里译,2001),即在故事的讲述中表达个人理解的观点。叙事在道德教育课堂中不是传统的说教或者规定特别内容框架的道德教育,它鼓励的是每个人成为自己故事的作者,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与体会。它强调的是自我的述说、自我反思和对自我责任的承担。让学生成为他们个人道德故事的作者有很多种形式,如漫画、传记、音乐剧、故事等,台湾某“国小”就运用品德教育部落格为教学平台,教师准备、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利用音频、视频、文字以及图片来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卓有成效。在叙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被视作一种道德行为,从对人的关怀出发,而不是以知识传递、技能传授作为始发点,叙事是从个人的认知、情感态度、道德两难困境的抉择与关怀伦理来进行道德教学的。正如成虹飞(2005)所说,关怀是叙说的动力。叙说的目的在于让参与者彼此听见与看见、相互学习,并且彼此支持与了解,从而形成一个支持性社群。这种以“情感”与“关系”为主要的教学,正是培养关怀伦理的最佳途径。借由从师生共同的生活与教育经验所抽译出来的道德议题探讨,学生有机会深度地了解在实务情境中道德的两难(甚至是多难)困境,有机会去探讨[价值]的多元面貌、冲突与混淆,甚至反省自我对道德、价值的基本假设,从而负起责任,采取道德行动(Greene,1973)。因此,在叙事探究的道德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应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生已有的生活与教育经验中的欢乐、悲伤、成功、失败、困顿与迷惑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对象,教师注重的是每个学生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绝无相同。RogerStraughan(1994)在其论著中提及“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涵盖了青少年的行为败坏现象,教师应该以何种方式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到位导致教室里“道德真空”的情形;以及道德价值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其中,说到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三种教学类型:一是教学生“知道”某些特定的事情是真实的;二是教学生“如何”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情;第三是教学生“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情。然而,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学生“成为”好孩子(RogerStraughan著,李奉儒译,1994)。学校可能会教导孩子一些道德规范或者标准,鼓励他们表现出符合时宜的行为,但是,若道德教育以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绝不局限于向学生灌输某些道德原理或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道德标准。他们需要发展想象和情感的特质来思考道德困境,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出发,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代入现实生活情境中思考自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涵盖学生已经面对的或正在面对的道德难题,步步引导学生讨论相关议题,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关注视野和道德思考。正如范信贤(2005)所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动创造主体,师生互动开展的持续历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与创造的教育经验。叙事是以故事为核心,能满足道德教育中学生的两方面态度的需求,一是关怀,二是责任。孩子们还能在故事中接触到有关德育概念的词汇,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同理心(即“他感”)。故事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孩子们的道德价值观和态度,帮助学生思考、感受和乐于尝试解决一些道德难题。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讲述的相关故事中饰演角色,或请学生饰演相关角色,令在场的其他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JoeWinston称这种技巧为“教师入戏”(JoeWinston著,陈韵文译,2000),透过教师选择扮演的人物以及演出的方式,学生能够被引导表达明确的道德立场。故事中的道德矛盾总是能让人们感受到道德选择的为难,在道德课堂中使用叙事模式亦属于一种诱导式的课程,答案永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探索自我道德发展的空间。传统的德育课堂是教师就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发问,然后引导学生往期望的答案方向回答。更开放一些的,就是小组讨论问题,得出统一结论。这些方法都没有叙事学在道德课中音乐剧、戏剧等活动的排演有效果,让人印象深刻。故事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引发同侪之间运用各自的感性与理性进行激烈的辩论。孩子们的学习经验不是由“灌输”而来,而是由经验而来、从感受中来,进而引发积极主动的思考,那教师的目的就达成了。学生针对特定情境的道德响应反映在他们的即兴对话上,从自身出发看问题、辩问题,坚持自己的立场。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意念,引导学生对虚构的道德情境作出选择、回应。叙事教学中特定的道德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探察并检视道德价值观对行为起什么作用,明白特定行为可能产生的效应,认识到尽管大家并非总是和他人有一致的看法,但仍然可能协商出彼此统一的选择。在道德课堂中使用叙事学的手法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其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课堂主题的构思设计,不能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太过敏感的话题,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情绪失控;要做足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对象作适当的需求分析;如果要虚拟故事,则故事的每句台词对白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还要找好针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切入点;教师若是故事的陈述者,还要声情并茂,自己先入戏再带领学生入戏;教师要有开放的眼光,让学生自己在角色理解中作出道德选择和释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运用好课堂中设置的“文化工具箱”等等。笔者认为,以叙事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教师在课堂为师生搭建的自由舞台。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道德经验来诠释自己的故事,可以反思情境引发的深意,为自己的思考、感情和行为坚持立场,树立个人的道德观点。通过分享故事,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结,触发一些共鸣的声音,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使他们既学会聆听别人又懂得表述自我。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教条的标准答案,在叙事的过程中意义自然呈现,兼具开放性与趣味性。道德教育,也许就是由生命历程中播放、定格、抽取出的一丝丝有意义的回忆片段组成的反省与检视,让我们停下来,静静地感受生命,细细体味生活历程中定格的美好!

作者:郭晓林单位:澳门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