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同等学力人员学术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
发达国家高校将科学道德教育列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我国高校针对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设置了学术规范相关课程,但对同等学力人员关于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教育等相关课程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高校即使对同等学力人员开设了学术规范课程,也因到课率、课时限制等因素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学术道德教育,使得部分同等学力人员学术道德观念淡漠,自律意识薄弱,较难以正确的学术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
2.制度缺乏,监管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或科研机构对学术评价的标准尚处于“硬性评价”层面,衡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更限于对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刚性要求。对同等学力人员培养质量的考评指标同样实施量化,即需发表1篇以上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答辩,在优秀论文评选等环节论文数量为重要的参评指标,单一学术评价标准使得行为人更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外,同等学力人员培养环节质量控制,课题设计,学位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的监管机制仍不完善,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3.自身道德素养
学术不端行为与行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关学术规范教育已逐步常态化,许多高校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教学课程中,但仍有一定数量研究生不知学术规范为何为,“伪引、虚引、抄袭”等不端行为频现。根据王林等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调查显示,只有18.9%的研究生表示非常了解引用规范,而“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研究生竟占35.4%。同等学力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够健全,自身道德修养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学术道德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4.学术环境因素
近年来,论文已成为学科发展及科研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核心评估要素。对同等学力人员而言,申请学位及个人晋升需要发表学术论文这一要素占据优势,使得对自身进行高层次教育趋于功利化。随着学术期刊与新传媒的不断融合与发展,诸如学术期刊的电子版、网络版等为学术成果发表提高了时效性,使成果发表更为系统,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变革。在学术环境影响下,为迎合功利需求,催生了诸如、论文等“中介机构”,导致水准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抄袭、篡改试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
二、加强同等学力人员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
1.健全制度,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之本。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对培养同等学力人员健康的学术道德,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学术道德及诚信等纳入同等学力人员培养必修课程,培养其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上,完善和健全相关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的管理。同等学力教育管理人员应注重学术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对学术道德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与交流,发挥导师教书育人、诚信学术方面的作用,通过同等学力人员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日常教学工作,灌输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诚信知识。
2.强化课题原创,杜绝学术不端
同等学力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加强同等学力人员课题原创性的要求,严格把关培养各个环节,从课题设计到实验方案,从课题进展到论文书写,将原创性作为重要培养要素,可从源头上杜绝学术成果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的发生。在培养阶段,同等学力人员结合自身实验工作条件,通过亲自制订实验及研究计划,培养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指导环节中导师言传身教,定期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并指导同等学力人员及时将研发成果写成论文,予以布置任务,面授机宜。通过师生不断接触与交流,有效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并提高了同等学力人员的培养质量。
3.科学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美国杜克大学通过建立相关专业的网络文献库,结合专门软件对成果中疑似不端行为部分加以标定,从而计算自写部分所占的比例。当前,高校、学术期刊等已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应用于学术成果的检测。同等学力人员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科学应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完成学术成果的检测。同时,通过组织相关领域学术专家科学评价成果的科研实践、学术见解及由此形成的创新能力,杜绝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制约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设立专门的学术规范监督机构,完善培养单位等各级别学位委员会职能,健全多级别的监督制度,对学术不端现象进行监控。同时,加强和完善同等学力人员学术诚信档案建立机制,激发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的意识。在监管中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严厉、公开处理,以此约束行为人不敢贸然学术失范。
4.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
学术环境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它所形成的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职能部门针对同等学力人员培养方案及教学方式,创新学术道德教育模式,警钟长鸣,努力促进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有效开展。通过签署“学术道德承诺”,鼓励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学术论坛、科技创新竞赛、学术年会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等,以了解学科前沿,关注学术动态,拓宽学术视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以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应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有效防控学术不端行为。
孙海涛
作者:吴庆 梁剑芳 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