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成才理念下学生道德教育有效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在教育面临的不只是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是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学生为什么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成绩依然上不去呢?因为学生讨厌读书了,教育失去了最基本的东西———道德教育。
一、学生道德缺乏的分析
我们虽然一直强调“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但在工作中,重智轻德现象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居多
单亲家庭的出现导致家庭结构残缺,父母争吵、财产纠纷和责骂充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感受不到家庭温馨的同时,形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压抑抵触的情绪和叛逆自私的心理。独生子女生活在“6+1”的家庭里,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爸爸妈妈加上孩子组成的家庭,形成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养成了孩子追求享乐、贪图私利、不思进取的坏品质。不懂得感恩、谦让和自立,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
2.学校中的晨会课、班队会得不到重视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走过场、应付形式而进行的,基本上是照照相片、写写材料就万事大吉了,而组织活动的目的意义、真实效果都被忽略了。
3.学校和教师的片面认识
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小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道德教育不是硬指标,自然也就缺少创新、内容空泛、方法简单,以致素质教育喊得响,应试教育抓得紧。
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教师要立足于“德”对学生“人”的关注与发展,使学生生成“有道德”的“人”,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做到“学以明礼“”学以致用”,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第一,以身作则,开拓创新。教师要以德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例如:升、降国旗的时候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不能讲话、随意的走动。教师首先要示范给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学。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第二,实行家校共建,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很多家长对学校依赖,把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义务均推给老师,为此一定要建立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和发放“家校联系卡”,将学生的表现、学业成绩、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反馈给家长。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研究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有效方法,让家庭成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一个良好场所。第三,积极发挥学校少先队的职能作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内容,以月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开展以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三爱”教育,以节粮、节水、节电为内容的“三节”教育。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民族情结,并开展“读好书、知传统、做好人”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优秀的爱国民族情怀。
(2)认真抓好“四个育人”的管理,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抓好管理育人,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派思想进步、业务精良、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以“优秀班集体、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开展青年班主任培训活动。重点针对单亲学生、学困生、问题生和留守生等特殊个体,建立完善问题生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个别帮教,解除学生心理障碍,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课程育人,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重点做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法制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学科教学,结合学科特点做到有意、有序、有机、有度、有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切实提高课程育人的实效性。抓实活动育人,丰富育人内涵。抓好“三个常规”的落实,日常规:重点规范学生仪容仪表、标志佩戴、礼貌用语、课间秩序、放学秩序和课堂常规等。抓好国学经典诵读和课前歌的落实,做到“明其意、释其理、践其行”,引导学生自觉地按要求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周常规:规范升旗仪式、以周评比活动为载体,做好晨会组织和周工作的布置与总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德育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月常规:抓好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的组织,做到有主题、有组织、有效果,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认真谋划好活动的组织,保证常规活动系列化、经常化,把德育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突出环境育人,营造和谐氛围。以校风、教风、学风为引领,发挥班级展区、墙刊和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逐步形成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和校园文化,用多彩的文化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
三、结束语
面对学生我们要根据其年龄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同时,加强和改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祝国辉 李季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