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是道德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应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且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正如生态学家佩德丽滋所说:“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们的内在需要,它在解决生态问题中就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属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范围,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不仅仅是人们对生态认知的思想体现,更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与实践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从道德的理念出发,提醒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善待世界万物,呼吁着人们遵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将这一坚定的信念融入教育当中,实现与各因素的汇集,最终达到与万物的和谐共存,科学发展。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尺度。大学生不保守、求知欲强、勇于创新,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产生终身影响。”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在19世纪人类社会没有出现生态危机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担忧起人类社会的前程与命运,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总结,从而提出了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两大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发展,人类无论是认识、利用自然,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活动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相协调。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愈发显现出其理论的强大作用与现实意义,这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引领步伐,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流派。
“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损害令人民反省过去漠视环境的保护,从宏观到微观,环境保护意义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初,西方开始萌芽产生了生态伦理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快速的提高,生态伦理学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来中心主义,从中又衍生出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诸多理论,形成了几大基本流派,在激烈的讨论中,吸引了更多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儒家的思想“仁”和“义”,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义”上呼吁大家达到对生态道德的自觉,与“仁”共同维护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道家价值观核心是“道”和“德”,也是道家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根,“德”是事物为其自身的根据,同样,要求人们效法自然,不要的去盲目占有;佛家的生态思想,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众生平等”的生态理念,并指出不应以人的主观标准来看待世界,主张万物平等,严格执行“吃素”“放生”等戒律,承认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对我们全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引领下,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理论融入实践,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更多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更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一环。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引领大学生们认识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们关爱大自然,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承担起维护良好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塑造其爱护生态的意志品格,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化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正能量。
(三)有益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育事业是一种社会事业、全民性事业,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与部门的广泛参与和密切合作。”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将生态道德深入骨髓,树立生态道德的观念,切实将国家生态道德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自觉的将生态道德理念融入到思想行为规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史京京 徐永健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