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新媒体视域下要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在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特征以及规律,另一方面还要重新认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道德教育队伍,组成强大的德育阵容,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实现德育内容的传递,并且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措施来加强道德教育。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新媒体有机结合,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教育;时效性
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所以短短的时间内就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娱乐类型以及思维模式等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而且新媒体也受到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德育内容该如何发挥影响力,吸引教育对象的关注,传统德育方式该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根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情况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新媒体是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信息交流中都离不开新媒体。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个人信仰和心理承受水平都受到了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主要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大学生道德整体上表现出包容、开放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在新媒体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不同的信息能够在新媒体上快速、广泛、完整的传递,而大学生利用手机以及移动设备等能够非常方便的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想,并且在新媒体上实现交流。新媒体中的交流主体越来越多,交流的范围已经不受性别、年龄以及种族和国界的限制。而社会思想文化在内容、结构、形式以及表达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文化、利益以及思想意识对社会文化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不仅表现出了包容、开发以及多元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难以取舍、困惑的特点。
二、把握新媒体的特征,有效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从新媒体的特征上看,它主要具备了虚拟性以及个性的特征。所谓虚拟性,指的是网络中所产生的虚拟环境,它能够给人带来非常真实的感受。其中虚拟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空间、虚拟的行为主体身份以及虚拟的网络行为。首先,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所以对网民的网络言行监督力量要更弱,网民言语表达的具有更大的自由行。对于大学生而言,虚拟的网络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的虚拟性可作为到达行为在网络中延伸的平台,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具备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都能够在他们的网络行为中得到明显的反映,所以虚拟的环境中的道德行为是无法与现实环境中的道德相割裂的。有些人认为网络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性并非网络中的人名代号、也并非这个人,而是人的思想,人的灵魂。在网络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倾诉,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着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把握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广开言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结合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统一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借助虚拟性网络实现德育诉求的平等,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网络德育行为以及现实的行为,确保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一致性。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道德教育,必须看到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协调发展个性与集体。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刻把握学生的个性,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制作出层次性、个性化的德育内容,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的个性简介,并且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来展示自我个性,表达出个性化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
三、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素质,强化德育力量
(一)当前德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依靠德育队伍,而且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德育队伍。然而,当前,我们还必须看到德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德育队伍信息素养较低。当前在高校当中,新媒体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校园网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自身能力问题,不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实施德育工作,甚至还有些教师抵触这些新事物。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部分德育教育者对新媒体的利用还是停留在信息的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流上,以学习网站以及网络课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没有能够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互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群中,高校德育教育者没有发挥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当前,针对高校舆论进行引导的情况较少,而高校舆论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很多网络舆论事件爆发后学校才开始重视到问题,才开始采取引导的措施,然而这样效果就大大降低。从整体上讲,我国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提高德育队伍整体水平,强化德育力量
当前,有学者指出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优化德育队伍组成,高效利用新媒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帮助德育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熟练应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素质、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在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时,应当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特点,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培训层次。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德育教师创新能力以及新媒体使用能力的提高。其次,要组成多元化的德育队伍。在传统情况下,专职德育教师是德育队伍的主体,其他的学科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该队伍当中。在新媒体时代,要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构建出多元化的德育队伍。所以,要召集更多的德育人员进入到德育队伍中。一方面,培养出新媒体应用能力高、思想政治理论扎实的骨干德育力量;另一方面,构建出有辅导员为主的德育专职队伍。最后,构建出学生与教师的混合德育队伍,其中包括了网络中的版主、群主等,让这些教师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力量。第三,建设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舆论中包含了各种理性以及非理性的成分,它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现象、事件等表现出的意见、信念以及情绪的综合。舆论对社会有关事态的进展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必须建设高校舆论引导队伍,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道德引导,保证新媒体的活力,形成新媒体的“意见领袖”。
四、更新道德教育内容,提升道德教育内容的感召力
(一)借助新媒体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作为德育内容
虽然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然而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所以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感。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应当合理把握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考虑到亲和力、人性化、科技化以及情节话,构建出感召力较强,具有亲和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创新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视觉环境计划,将活动变为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感知的“故事”。在设计情境时,要将学生作为核心,德育工作者要将自己看作是策划者以及促进者,引导大学生表达出自己的道德体会,积极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了多角度的认知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学生的情况。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将其作为道德实践内容,丰富了德育内容,而且有利于德育内容的内化。
(二)挖掘隐性德育内容并与显性德育内容相结合
网络具有交流双向性、信息集成性以及可选择性特点,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环境。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德育内容不仅具有滞后性,同时还具备了先进性,不仅具有自主性,同时还具备自律性。传统德育内容过于刻板,枯燥,并没有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进去,这也是造成传统德育教育效率十分低下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更新德育内容,避免传统德育内容中暴露的问题,结合显性内容与隐形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主义教育以及基本道德教育,德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是利用显性教育的模式,采取灌输式的教学,传授德育内容。正是由于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偏差,而且大学生普遍对德育课程以及德育内容产生了抵触心理。反观西方国家,并没有专门开设德育教育课程,但是通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不同的学科当中,通过隐形教育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所谓隐性课程,指的就是这些教育行为并没有在学校的政策以及文件中进行强制规定,但是却在学校的行为以及经验中是重要的部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中,要将我国传统中优秀的道德内容与社会现状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完美结合,引导大学生思考在现实以及虚拟生活中该如何处理伦理、道德问题。通过这种纵向上的结合,让传统道德内容与当下的道德内容有机融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横向上,要实现中西方德育内容显性与隐性的结合,借助多媒体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中国德育内容与西方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德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选取西方有益的文化,剔除糟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实现良好的衔接。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认识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该表了道德教育方式、德育观念以及德育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特征,结合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丰富德育内容,壮大德育队伍,提升德育队伍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水泉,辛志友,李海燕.辨析"体质教育论"--兼论"身体教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9,(03):97-100.
[2]杨文轩.准确理解"新课标",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J].中国学校体育,2012,(04):2-3.
[3]李一平.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进历程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162-165.
[4]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12-13.
作者:吴琼 单位:南通大学政治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