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应用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应用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应用探讨

【摘要】在我国众多的教育思想中,学校生活本位”理念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无论是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中,还是道德教育的实践中,“生活本位”理念都得到了充分认可。然而,在学校“生活本位”理念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和局限。我们预想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实际操作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认真分析并讨论了在学校“生活本位”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学校“生活本位”理念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应用局限

教育是由生活决定的,教育作用于生活,“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不能偏离生活,教育要反应出生活的本质。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要告诉学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然而,学校在实施“生活本位”道德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局限,这就导致“生活本位”道德教育在应用中总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片面强调“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表面形式

如果我们选择冷眼旁观或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们的道德就没有办法得到提高,道德是在个人亲身经历后获得的。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认为,只要教师为学生讲授道德的相关知识,学生皆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道德,实际上,在道德教育中,这是非常不支持的一种做法。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会取得预期效果。面对这样的现状,在“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优良的品质。简而言之,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学会热爱生活,这才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这种方法应该是治愈道德教育的一剂良药。其实,“生活本位”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然而,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侧重的是外在,这无疑是它的一个局限所在。我们不难看出,“生活本位”的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相一致,但是这也只是表面形式。其实,它的本质与传统的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在教师们的教学记载中详细地记录了道德教育的实施,然而,很少有教师会按照记载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生活标语,但是,无论从老师身上,还是从学生身上,我们都没有感受到生活化,“生活本位”的教育思想的预期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缺乏利用“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校内外资源

“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阵地应该是学校,但是,学校自身就存在着诸多局限。学校为了使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把各部门的分工安排的非常明确,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部门只需要负责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缺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使“生活本位”道德教育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专职教学的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好学生的功课就可以,至于对于学生“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的教育是德育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就导致道德教育与教学授课脱离。“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课程资源来源本就比较缺乏,其他部门再不好好配合,那么,“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课程资源就更难开发了。虽然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但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有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笔者对此做过访谈,结论是家长不是仅仅关注孩子的分数,他们也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但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只能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成绩,把孩子的道德教育摆在一边,其中也有家长的不得已之处。因此,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从学校内部到家长,内外兼攻。

三、评价“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标准较为单一

落实生活德育的目标,这是“生活本位”道德教育思想评价的本质所在,评价的目的就是检查是否达到目标,通过这样的评价措施的督促和监督,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这也体现了“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样的措施,也能很好的巩固生活德育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过程中,评价制度并没有发挥它原本的功效,深入探究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校规对“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限制。在很多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学校更加看中学生的书面成绩。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修养等课程,但是仍然只是以学生的书面成绩为主,完全是教师的主观看法,没有对学生做出客观地评价,也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作为参考。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学生成绩的好与坏与他们的道德的好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学校的“生活本位”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好品质,这样我们的道德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培养出道德优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泉慧.教育体现生活本位——叶圣陶生活本位教育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观的契合[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03).

[2]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3]陈炳水.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1).

[4]丁飞标,郑国民.构建“生活德育”新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19).

作者:李博文 石伟雄 马波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