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青年人孤独感的道德教育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青年人孤独感的道德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青年人孤独感的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压力的激增、身心的紧张、核心家庭的普遍化、电子交流方式对生活的控制和无聊,是青年人感觉孤独的根本原因。孤独不仅是个体友爱之能力与信心的问题,还是社会性的友爱危机。孤独有违人类天性,它是人精神异化的一种表现。孤独带来冷漠和疏远,且威胁公共生活。战胜孤独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家庭、教育、爱情和友谊开始,不断走入集体生活、公共生活,逐渐走入友爱的新境界。

关键词:青年;孤独;社会联系;道德教育

提出,青年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对于当代青年生活的反思和人文关怀是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奋斗事业的重要条件。网络及其他一系列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给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孤独感就是其中之一。孤独、心理疾病、成功焦虑症、消费主义等正成为一种互相纠缠的个人身体和精神症候群,它需要我们在青年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引起重视。

一、认识孤独

孤独感是有违人性的为人所共同厌恶的感觉,禁闭与隔离是人类历史上常用的残酷惩罚手段。沙尔在《社会中的孤独》中提出,社会中的孤独“是一种普遍又极端的社会分化,它导致社会架构中的个人彼此孤立,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沟通”,卡乔波等认为孤独是“缺乏社会联系”。华尔士把克服孤独上升到人性之核心的高度,他认为社会存在着爱的胶合力,它使人不再孤独,这是“人性的本质的核心”。卡乔波等认为尽管遗传、个性、个人生活史和生活境况使每个人体验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孤独包含着“普遍的结构元素”。卡乔波等还通过实验发现了孤独自身以及与孤独相联系的若干人性因素,“缺乏自尊、敌意、悲观、焦虑、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占据了全部因素的一半,其他几个因素(比如抑郁的倾向、羞涩、内向和神经过敏等)都是人的性格因素,而前者则主要是社会性的情绪生产。历史上,人所藉以摆脱孤独的手段,主要包括亲情、爱情、友谊和宗教等。从西方文化传统看,孤独最早与爱情之间有密切关系,亚当和夏娃之间关系建立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亚当那无边的孤独,故而有人认为“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源于与文明俱来的‘孤独’”。

在分析古希腊创世神话、犹太人的基督创世神话和印度神话时会发现,传统社会中的孤独感是人与他人友爱和结合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三种文化的创世神话中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害怕孤独并渴望摆脱这种情形,乃是促使我们走向与他人结合成一体的关键核心”。阿里斯托芬的“寻找另一半自我”也是在讲述孤独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因此,爱情是治疗孤独的一剂良药。同时,友谊也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被认为是克服孤独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证实,友谊可以把一个人带入集体生活,带入公共生活,带入友爱的新境界。有西方社会学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孤独和隔膜的时代”,“孤独是自由主义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孤独是这个时代中“被现代人遗忘已久的大课题”[6],孤独感是今天一系列社会因素带给青年人的心灵感受。网络等电子媒介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电视机、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不断制造大众看客似的聚集的感觉,我们随时可以跟远在天边的亲友或陌生人交流叙话,现代科技让我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当代人的遥远意识不断被重塑,地球村让我们感觉跟全世界的人的距离真的很近,但是这种生活却很容易变成孤独的生活。“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大众在一种由技术和现代政治构筑的人性空间中时刻面临着孤独风险。当今社会盛行一种快速开始和快速结束的浅层互动,与深度的人际互动相比,前者倾向于把别人视作手段,而后者是把别人视作目的。人每天海量地接触着陌生人,礼貌式教养是基本的互动技能,但这种互动在精神上是肤浅的。深度的人际互动是一种心灵的互动,是真心实意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而它才是具有慰藉心灵之意义的精神互动。生活化的喧嚣热闹更多的是孤独的狂欢。现代社会自我标榜的“宅男”“宅女”的“宅”一族的崛起是青年“孤独一族”的崛起,他们“宅”在自我世界里,在网络中借助消费等游戏式的生活进行浅层次的交往,这种以消费和消遣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人际网络使人感觉不到友爱,而只是一种孤独心理的浅层次的慰藉。

二、青年人缘何孤独

(一)压力压力是青年人不断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压力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压力来源于你必须适应的变化,从物质世界里最极端的危险,到坠入爱河或者获得期盼已久的成功的喜悦”。青年人的生活情境瞬息万变,他们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应。有学者把现代青年人的压力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环境中的需要适应的事件,如天气和噪音等;第二是社会压力源,如求职、人际冲突、财务问题和失去亲人等;第三是生理性压力,如青春期更年期焦虑、锻炼不足、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衰老疾病和抑郁等心理压力等;第四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对外部解释理解差异带来的压力等[8]。社会通过大量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让人卷入更复杂的生活中,青年的很多压力都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带来的。

(二)核心家庭的产生青年的孤独感与工业化社会塑造的现代家庭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居住等一系列社会性的生活安排有关。吉登斯通过对英国这一典型的现代国家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和其道德的情感抚慰功能正在出现危机,婚姻的推迟、离婚率的升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拒婚人群的扩大以及家庭规模的最小化,使很多人出现了因家庭抚慰功能降低而产生的孤独。吉登斯惊呼,家庭正在把英国人送进一个“孤独者的国家”。现代家庭以规模非常小的核心家庭为主,这意味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感互动正悄然发生变化。核心家庭经常远离庞大的亲属网络,不能够像传统的家庭那样利用较大的亲属关系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支持和慰藉,快速的人口流动推动家庭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便携式”家庭几乎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马斯洛认为,“我相信我们社会的流动性,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极的乡村式的亲密,还有美国式的友谊的肤浅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

(三)电子交流方式对生活的控制对电子交流方式的依赖也是青年孤独感增强的重要原因。在线交流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含义,在线交流的私密性的提高伴随的是亲密性、生动性的降低。“因特网的大量使用和孤独感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空前便捷的联系带给人大量的孤独感,人在机械的交流和以跳动的符号支撑的看似丰富的交流中越来越缺少亲近感,且逐渐走向疏远。卡乔波等把不亲自出席的,人与人之间的,依靠电子技术的联系称作社会交往的零食,并认为这些社交零食永远替代不了心灵的正餐。人的心灵需要的是有意义的联系。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技术条件下的联系并沉迷于这种密切联系的兴奋中时,社会已经陷入精神风险。

(四)无聊无聊是现代性的产物,无聊的蔓延使它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几乎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专利。“可以断言:无聊是伴随着现代性而凸显出来的典型现象”。无聊具有强大的、隐秘的、摧毁性的力量,人的整个意义系统会被无聊吞噬。孤独与无聊相伴,无聊是现代青年孤独的重要原因。无聊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感觉不到生活与做事的意义,这种意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提供的,无聊的蔓延是社会意义系统出现了故障。“我已经将现代的无聊定义为‘个人意义的缺失’”,“要想真正地理解人类存在,必须以根本的意义缺失为基础”[2]95,它与孤独时常源自同一个社会原因,而且无聊感会生产和强化孤独。

三、孤独的道德后果

在人的社会化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孤独是我们最担心的价值观事情”[13],孤独的思考对理解人类生活的基质至关重要。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活被不断指责正陷入空洞、盲目、苍白、愚蠢、病态和危险之中,而“孤独只是疏离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来缓和人与人之间敌意的一种手段”,“孤独的人自我纵容、自私、鸵鸟主义和逃避社会责任”[14]。孤独不仅以隐蔽的方式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它对社会的发展构成持久的威胁。

(一)孤独带来冷漠和疏远

孤独是人精神异化的一种表现,孤独不仅给个体带来身心困扰,而且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孤独在根本上是有违人的天性的,孤独可以摧毁人的道德感受力,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例如使人产生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杀这一否定自我生命意义追求可能的倾向。长期的孤独会让一个人逐渐丧失爱的能力,“摧残人的精神的,不是死亡、疾病、磨难和贫穷,而是对孤独和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的恐惧”。

孤独的人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冷漠和疏远。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冷漠、难以接近甚至心胸狭隘的,而不是热情或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了渴望的。孤独的人切断了通过他人建立自我意识,并在生活与社会中建立社会认知的通道,他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是失调的,他也隔断了依据外部反馈和互动去调节自我行动与意识的反应过程,孤独的人内心面临无边的惶恐。孤独的长期作用,会使我们对所有的社会联系感到失望并对交往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孤独会破坏人的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错误的社会认知,而这种破坏最终会扭曲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联系。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的人会更倾向于难以原谅别人,难以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布鲁尔通过心理实验发现,人的自我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个性孤立的自我、社会的与他人有关联的自我和集体的自我,当一个人陷入孤独时,他作为一个人就是不完整的,他囚禁了后两种自我,同时使第一种自我的生活也陷入了沉寂和无聊。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还确证,“孤独的普遍结构与布鲁尔和加德纳的构成自我的孤独的三个基本量关系密切”,个性的、联系的和集体的自我使人分别产生三种社会联系,即独立联系、相互联系和集体联系,通常情况下三种联系高度互动,使人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意义,而当陷入孤独时,人往往只能体验到一种简单的联系,生活就会陷入沉寂。孤独者对社会的道德认知和自身调节行动会同时出现问题,孤独的人习惯以社会疏远的预设去看社会,同样的生活经验,孤独的人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冷漠、排斥和拒绝,而不是友好和善意。孤独的人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导机制,它倾向于冷漠、敌意和社会抱怨。“孤独……让我们在寻求温暖和伙伴的同时,在想接近的人面前表现得无情而刻薄”,“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看什么,他们远比其他人更关注其中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排斥”。孤独还是现代人心理和社会性情感创伤的主要源头。卡乔波等通过实验证实,现代社会“针对人的身体即情感的‘袭击活动’中,孤独是罪魁祸首”,孤独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困扰的“毫无疑问的主角”。

(二)孤独威胁公共生活

“社会”概念在人的孤独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精神健康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社会孤立”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孤独的人不仅主动地减少社会联系,削弱信任与帮助他人的倾向,而且还会拒绝来自外部的关怀。大量研究证实,孤独感越强的人越倾向于拒绝他人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孤独看似是个人的精神事件,但是在事实上却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状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的情绪与心理高度依赖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的压力使人不断感觉到排斥感。孤独使人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孤独的人不仅无法很好地付出友爱,也难以恰当地认同和接受他人的友爱。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对外界的整体反应容易陷入极端,或是迟钝和麻木,或是忽然过激亢奋,孤独者不仅对坏事的反应更激烈,对好事的体验也变得迟钝。孤独的人还常常怀疑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心理学家罗鲍迈斯特和特吉认为,孤独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阻碍我们展现许多人类最为关键的特征”。孤独对友爱的伤害还表现在孤独使人体会不到友爱的满足感,使人愈发远离友爱,孤独者对世界的基本的反应是自我保护,而不是关怀他人和对外开放自我。长期的孤独生活会改变青年的世界观。

孤独者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解读外部的世界,他觉得社会与他人除了让他烦恼担心之外,没有给他多少美好的东西,没有让他更加幸福,对外的防备让他疲惫和懊恼。这种心理使孤独者不仅疏远世界,而且长期的孤独生活还会让他倾向于仇恨这个世界,进而更加疏远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孤独常常导致一种封闭的生活和一种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它会进一步削弱我们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的信心,让我们愈发与人疏远,而这很可能会让感到孤独的人最终被他人和社会真正地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足和孤独感的增强会影响社会性的团结。孤独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事情,它也是公共生活的后果。普遍的社会联系构建的友爱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激情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孤独恰恰相反,孤独是一种缺乏社会联系的状态,它会让生活陷入可怕的寂静和无意义的状态,孤独会将个人和社会的精力和创造力消耗殆尽,切断社会联系给予我们的无穷的滋养,遮蔽社会交往和友爱对个人创造性之间的协同。

四、对孤独的道德教育应对

青年人的心理困扰除了通常被理解为个人困扰并以个体治疗方式解决之外,今天还必须从公共的视野来思考。“要知道许多个人困扰不能仅仅当作困扰解决,而是必须按照公众问题和历史形塑问题来理解。要知道在公共论题中,人的意义必须通过将这些问题和个人困扰及个人生活问题相联系才能显现出来”,公共的政治同时也必须以更具生活化的眼光去关照看似个体性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中,他认为孤独是要尽可能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清除出去的,“在论及友谊在人的幸福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他如此写道:以为孤独的人能拥有至高的幸福,未免荒唐;没有人会选择拥有一切孤独的生活。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由于孤独是对社会联系的测量,所以克服孤独,通过集体和组织的情感支持使物种保持强壮,使它们的行动逻辑中具有更多信任、利他和利群的道德性是物种的重要的行为原型逻辑,越是高等的动物这一点越是明显。在任一社会状态下,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会体验到一定的孤独和无助,这是人精神成长的基本养料,它促进着人的道德感的成长,但是这种孤独与无助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使人陷入恐惧、绝望与冷漠。因此孤独体验中也蕴藏着道德建设的契机,因为当人决心摆脱孤独时,常常会被迫转向与外部的关系,他们会就近建立亲情、友情和其他社会性的友爱,比如开始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走出孤独的泥沼需要主体和社会的努力,孤独的生产者也同时携带着打开孤独的钥匙。现代社会是教育的时代,孤独的克服还高度依赖教育,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等体制力量的支持。孤独者最需要爱,孤独者看似独立实则是缺乏依恋,感受孤独的人需要生活和精神上的引领,同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去引导人们走出孤独。

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战胜孤独还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最基本的礼貌、尊重和信任一直到坚固的友爱关系的建立。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感受,包括交往的快乐、孤独减少的轻松等,都是克服和减少孤独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约翰•卡乔波,威廉•帕特里克.孤独是可耻的[M].焦梦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华尔士.爱的科学[M].郭斌,李文,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林之树.动荡的伊甸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30.

[4]大卫•艾尔金斯.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M].顾肃,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

[5]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85.

[6]梁永安.译者序:孤独的时代不孤独的思考[M]//菲利普•科克.孤独.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6~17.

[7]菲利普•津巴多.害羞心理学[M].段鑫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

[8]玛莎•戴维斯等.放松与减压手册[M].宋苏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0.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0.

[10]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0.

[11]莫妮卡•T.惠蒂,阿德里安•N.卡尔.网络爱情:在线关系心理学[M].何玉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

[12]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M].张惠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9.

[14]菲利普•科克.孤独[M].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59.

[1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5.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

作者:刘学坤 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