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抉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具体操作者,在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继续教育等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都由辅导员承担。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辅导员往往被各种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所困扰,对党建_T作难以投入足够精力,更谈不上对党建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一些辅导员和年轻的专职干部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不透,影响了对学生党员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精心选拔、注重培养、严格管理,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党建工作队伍。除保证专职党务人员足额配备,还可以从专业教师队伍、管理干部、离退休人员中吸收党性觉悟高、熟悉党务T作的热心同志,动员他们参与党建工作。另外,高校还要注重对学生党建T作人员的培养,为他们提供进修培训、挂职锻炼、交流考察等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对党建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在党建工作队伍的职称职务评聘、工作待遇、经费支持等方面,高校应给予必要的政策保证和适当的倾斜。
二、创新学习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1.拓展学习内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不能陷于教条,也不能搞简单化的实用主义,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根据学生党员的需求和专业特点,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一是找准当代学生党员的兴趣点,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结合党的理论宗旨,把党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党员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实践党的正确主张。二是围绕学校中心T作,结合学生党员的专业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意识,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结合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时,内容单调,形式僵化,吸引力不强,对党员的教育过多地采取“我说你听,我导你通”的单向灌输式教育,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缺乏新意和创造力,更缺少思想的交锋,多数学生党员只是被动接受、被动参与,很少主动地思考和讨论。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党支部要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探索运用新手段、新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实现继续教育的发展性。具体来说,应结合高校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组织外出参观、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观看政论片、组织知识竞赛等。同时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将组织生活的形式向网络延伸,例如,在网站上设立学生党员教育栏目、建立网上党校等。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多采用“讨论会”的形式,鼓励每一名党员表达真实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思想交锋,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多向互动,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提高理论水平。
3.保证教育学习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各级学生党支部应对组织生活统筹安排,制订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定时、连贯、系统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要强调纪律,不能疏于管理和放任自流,每次组织生活后,应要求学生党员及时提交学习心得或思想汇报。通过定期的组织生活保证学生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他们能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
三、构建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性
要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管理。应构建学生党员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增强其党员意识。
1.制定高规格的监督管理标准。高校应对学生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教育、监督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体系是科学管理、有效监督的必要保障。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党员在教育管理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监督制度,实行量化管理,大胆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尽量把制度的一般要求变为具体要求,便于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例如,通过党员挂牌、“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将学生党员置于广大同学和教师的监督之下,时刻提醒学生党员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对严重违规违纪的学生党员,应及时给予严肃处分。
3.探索科学的管理方式。学生党员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不能用简单刻板的方式。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思路要清晰、途径要创新、方法要多样、内容要贴切,应在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和利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掘大学生自身的优势,使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四、打造联系服务平台,实现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性
党员的继续教育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校党组织应该为大学生党员打造良好的联系服务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展现党员的先进性。并将实践作为检验和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现继续教育的发展性。
1.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在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评议的各环节上,逐步吸纳、扩大普通群众有序参与,广泛听取任课老师、班主任、同学的意见,大力表彰先进党员,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
2.搭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党组织除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外,还应该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奉献的精神。一方面,要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党员担任院、年级、班级的干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和公益服务等活动,或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助理,承担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要搭建制度平台,完善学生党员联系班级、深入学生的制度,引导学生党员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听取同学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通过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建立良好群众基础,增强党员组织的凝聚力。
五、建立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保持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先进性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是否能取得成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看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境界发展。首先,在考评内容上制定量化考核指标。高校各级党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生党员的特点和职责要求,明确评价学生党员在思想作风、理论学习、专业素质、班级管理、宿舍建设、参与活动、遵章守纪等方面的表现的具体标准。其次,在考评方式上要强化“三项考评”,即“”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2.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激发内在活力的诱导性、驱动性机制,它通过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党员的思想行为向着党员管理预期的方向发展。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目标激励。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激励党员,使其科学地理解党的奋斗目标,正确处理实现远大目标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二是榜样激励。加大对政治素质好、专业素质过硬的学生党员的宣传,运用榜样的教育功能,达到激励其他党员的目的。三是竞争激励。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党员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认真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对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常抓不懈,积极摸索在新形势下教育党员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