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1、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民族精神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培养。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虽遭放逐,但乃“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一心“存君兴国”。南宋诗人陆游临终赋5示儿6:“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林则徐则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情,领导了抗英斗争和虎门销烟。康有为慷慨陈情:“俄北瞰,英西睐,法南瞬,日东邻,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5强学会宣言6)主张救亡国存。孙中山则大声疾呼“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5兴中会章程6)呼吁振兴中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如韩国,德育一个成功之处就是无论任何时期都以民族精神为契合点,团结所有的韩国民众,培养对本民族的热爱、自豪及为国献身的精神,真正突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正是以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冲破了美国的统治,日本的奴化教育,特点鲜明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新加坡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多元化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使得新加坡政府更加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以儒家文化为依托,结合西方民主思想,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环境,并成为当年亚洲四小龙之一。所以,通过民族精神来团结国民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民族传统的古老国度,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建设中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为了始终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民族精神的培养为德育工作的首任。新阶段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当务之急就是激发人们的民族热情,从同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共同心理出发,以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有贡献为评价标准,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借鉴东西方文化精华,发展新时期的德育内容

德育的内容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实工作中,我们很多德育工作者常常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难以管教,以我为中心,社会习气浓重等等,但是却往往不能深人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代在前进,生活在这一时代的青年人,无论从知识量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和以往有了巨大的差别。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奋斗和前途.更加注重自身权利的维护和竞争,更加崇拜实力,更加喜欢去享受生活,而不仅仅是奉献和牺牲。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建立与大学生德育需求相衔接,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我们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3、运用“以器传道”,创新新时期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德育实效性地提高。我国古代就创造出一种“道在器中,以器传道”的德育教育方法。即以日常礼仪规范为载体进行道德教育。从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出发,通过日常生活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固化为一种道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作为道德行为判断的标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塑造人的道德观。宋代思想家程颐就创作了“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使其在有趣的活动中尽到的养正。然而,当代大学生礼仪的缺失确实令我们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感到尴尬。如很多大学生出口不逊,缺乏对老师和长辈的基本礼貌。在礼仪这方面,中国甚至远远落后于和我们有着一衣带水关系的韩国和日本。韩国的德育教育中十分重视礼仪的规定,其内容涉及生活各个领域且细致详实,正是通过这种从小的悉心培养,以行为影响心理的长期结果,使得韩国上下呈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人际关系的局面。从韩国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礼仪行为培养的德育方法对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改革一直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德育工作并非朝夕之事,所以更应注意从小、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德育教育与青年“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久而久之,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也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另外,德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德育工作者应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就大学生基本礼貌缺失这一问题而言,很多德育工作者采取的是反复说教,甚至以校规为基础做出种种规定,但往往在现实中收效甚微。原因为何?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于德育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在幼儿期,儿童对于道德的习得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的培养。如见到长辈要有礼貌的称呼,临别的时候应说再见;打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学会排队与等待等等。青少年时期,德育教育主要应以道德认知为主。了解什么是道德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大学时期,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具有很强的自我判断能力,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基本已经养成,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只是停留在行为培养的阶段,效果一定是不明显的。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析能力。让他们去分析一个行为为什么是道德的,或者为什么是非道德的,锻炼大学生自我的道德判断能力。然而,在目前道德教育的现状中往往是颠倒教育的阶段,这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问题所在。所以,不断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方法将应成为我们以后德育工作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杨渴思单位:吉林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