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化学教学的德育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化学教学的德育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化学教学的德育探索

利用化学科学家事迹感染学生。教材中还提到化学家侯德榜博士。被称为“中国化工之父”的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5年的摸索和试验,终于揭开了苏尔维的秘密,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化学科学家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众多的化学家不仅在化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爱国主义事迹与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密不可分。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他们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传说中有“鬼火”,许多学生对其原因不明,深受这些思想的迷惑,便信以为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白磷的学习,了解白磷的性质,知道“鬼火”是白磷自燃产生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揭秘生活中的魔术,如“滴水生火”,用脱脂棉包住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水,从而使脱脂棉燃烧起来。并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解析能使脱脂棉燃烧物质Na2O2粉末的并非水,水只是起到了促进和催化的作用。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和实验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试验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影响因素是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对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影响因素的辩证思想的理解。充分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洪水泛滥、地球升温等环境污染。这些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知识点的内容,分散在中学化学各章节之中,如酸雨与环境保护、NO2与光化学烟雾、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聚氯乙烯和“白色污染”等。在讲“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空气质量日报,并由学生相互讨论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严重性,再穿插由于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造成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进而有的放矢地讲述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等,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地处理所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的酸雨等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学生明确化学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提倡绿色化学,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树立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中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远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和创新的重要性。以优秀的化学家为榜样,鼓励学生学习其优秀的品行并落实到自己的学生中。①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②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③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这些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取得了成功。

总之,我们需要利用化学学科特点,结合生活,有效地利用很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要注意它的方法,因材施教,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灵活性。在具体实施时,明确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要求,采取合理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何以恒单位:浙涪友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