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重视文化课远远超过对于德育课的重视,在各种评估中文化课更是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硬指标,相较而言,德育却只有品德课上会涉及到,其分数实际上并不能够确切地体现出它所占的比例,学校对于德育没有予以必要的重视,关注力度也远远不够。
(二)德育活动流于形式
许多德育活动只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流于形式。每次开展的德育活动都是既定的,无论学生处于哪个阶段,所有年级都开展一样的活动,不重内容重形式。这样的活动给学生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也产生不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于学生而言,只是对于节日开展的几个活动有了一些浅显的记忆,而活动真正想要达到的教育意义也并没有被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德育活动本身也是老调重弹,没有新意,并且局限众多,无组织无规划,这就使得德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
(三)授课教师缺乏专业性
对于德育教学,很多学校都是让文化课教师兼任,并没有配备真正专业的教师,这些文化课教师通常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各方面品质相差甚远,大部分人员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也不牢固,这样的现状于德育教学而言,其有效性亟待考证。
二、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学习阶段是其一生的道德观培养的初级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积极思考,科学教学,做好榜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二)适时指导,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穿插
学校是一个学生求学成长的大环境,学生在这里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小学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都还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因而教师应在这一阶段给予适时的指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辨是非,并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因为课堂教学在德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学要成功实施就必须走进课堂。教师应该紧握机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运用科学思维合理安排各种学习计划。同时,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德育课堂的教学机会,还要将这种教学穿插到其他学科的相关教学中去。在其他学科中,教师一样要注重把握机会,于本学科教学中穿插相关德育教学。
(三)开展活动,丰富德育教学
在小学课堂里,学校每周都会设置相应的班会或者少先队小队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德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将其在课堂中理解吸收的理论更好地联系并落实到实践中。如: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会有较大差距,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结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助人为乐,而成绩差的学生则能更好地感受到人文关怀,所有学生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又如:我们可以在空余时间或者是节假日组织大家去福利院,给孤寡老人讲故事,表演节目,从现实做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从小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的意识。
三、结论
小学的德育教学比较容易被忽视,而真正实施了的德育教学也没有从实质上得以提高,这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对于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还需要所有人通力合作,这样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将成为一个真正和谐文明的社会。
作者:李洪信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百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