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道德困境下德育教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道德困境下德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道德困境下德育教学论文

一、道德困境的外在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2.明确道德的层次性要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规则排列成一定的等级次序,明确道德价值的基本排序。建立一般的道德法则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时代任务,具有一定层次和体系的道德法则,有助于人们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乎一般伦理道德法则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譬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是对动物本能的超越,社会义务高于个人义务;在社会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社会义务与个人义务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等。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人们评价其行为、活动的基本价值尺度。另外,应当注意英雄道德、圣人道德与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区分,防止英雄道德、圣人道德的空泛化,积极倡导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常态化,切实促进道德的社会实践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儒家的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与崇高,应当更加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道德规范。作为普通民众,即使达不到圣人境界,亦可通过努力达到“由明至通”的境界。“好人一生平安”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因此,把人生意义和道德理解透彻,就能从思想上正确面对道德困境。

(二)切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相关案例和事件情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道德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案例教学和讨论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调控教学气氛。案例与讨论教学方法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开放式的道德困境素材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教师充分收集到问题的基础数据,也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在选取素材或案例时,教师要坚持针对性、典型性、结果的可预测性、由浅入深等原则。在有限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学生当下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又要使其从中学会思考与判断,由此达彼,由浅入深,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情境教学法。《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弗莱彻认为:“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这里的“境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约瑟夫•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将“境遇”作为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不免有失偏颇,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寻找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解决途径,使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上得到改善和加强。道德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些价值、品格传递的过程,在道德困境叙事课堂中,通过平等交流,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并尽可能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美好的品质。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引导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在引导学生认识、走出道德困境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基础,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则是理解道德困境、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产生客观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评价要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甄别、讨论与评价,避免各类负面社会舆论先入为主,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和评论,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降低教学地实效。第二,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标准。由于道德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如儒家关于“经”与“权”等思想,充分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义务论、责任与目的论、功利论等理论,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融通中西价值观的合理成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第三,评价要具有动态性。任何具体道德困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要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要具有长效性与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合力作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最终使学生不但成为合格公民,而且成为良善的公民。

四、道德困境的未尽意蕴

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对于有意向善的人而言,弃恶从善是较为容易的选择,而问题恰恰在于,当向善的人们在善善之中做出选择时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这种道德困境的袭扰,往往成为现实中的难解之题。“从根本上说,摆脱道德困境的路径是:通过积极提高人们处理道德困境的能力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因此,德育教学成效的取得,核心在于改变教育理念,切实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德育教学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深入改革,让它真正起到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效用。

作者:张永芳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