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术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美术教育是一个培养创造力的过程。美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和创造美,但是传统的美术教育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摆在应有的高度,而把它变成了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忽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教师必须本着尊重理解和学习的态度,打破固定的教育模式,打破不断被知识和经验规律性所束缚的思维模式,创造出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要求教学中适时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美术教学
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美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创新美术教学必须着力于以下教学改革。
(1)利用欣赏课或实践课,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析比较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在美术教学方面,可以让学生达到由感情认识向理性认识转换的目的,美术教育首先是通过学生对一些形、体、色、质等因素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穿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创造力。欣赏课:学生由于水平有限,往往对作品风格内涵定位不准,但如果把几幅作品放在一起,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美的形式、美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还有同一主题作品不同内容形式美的对比,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实践课:对事物的写生训练需要观察、比较,提高感受能力,如图案变形资料的写生稿收集,要认真观察对象的形态、色彩、结构、生理、生长特点等因素,要求表现时能准确地进行提炼、加工、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通过目标—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基础、心理等方面差异,制订不同的目标,并进行评价激励。对达到要求的给予鼓励,对遇到困难的给予支持,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使之在主动中求上进,无形中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释疑解惑的导体,在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练习,学生的审美体验是不一样的,感受是不同的,表现不会千篇一律,这时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因材施教。如果在训练中不让学生唱主角,而是教师一人唱,表现效果将不够丰富,学生的创造性也将被扼杀。
3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平时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内心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动机,教师应配合学校、班级,积极创造多种实践机会,满足学生心理,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会用心去感受体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利于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增强自己创新和实践的欲望。
4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行为
“创作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创新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的一种教育。爱和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要尊重个性,但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求异质疑的行为呢?
(1)鼓励这种“求异”的做法,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主动创新能力。
(2)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励学生大胆开拓,如在初一年级《中国画•小品临摹——兰花与小鸡》一课中,先是辅以传统教学,对课本图例进行讲解,而后提出能不能创作一幅内容更丰富的画面呢?——出示题目《群鸡图》,老师提出在“群”字上下功夫,学生展开讨论,有的提出画一群吃食的小鸡,有的提出画一群追逐戏闹的小鸡。一下子把创作的闸门打开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再分成若干组分别画出不同的情趣画面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引”上下功能,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向深入、引入正轨,创作出符合审美要求的作品。总之,教师只要能更新观念,立足创新,学生积极配合,大胆开拓,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取,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一定能实现。
作者:彭爱平单位: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