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一、自学态度、兴趣、习惯、意志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本条件
学习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而自学就更要具备这些基本条件。为了创造这些条件,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首先是注意了解和分析学生原有的学习态度情况。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采取“对症下药”“因人而异”等办法进行启发教育,使原来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大部分都端正了学习态度。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在短时间里,还难以得到解决,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耐心而重点的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也能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光有正确的态度,还不能适应培养自学能力教学的需要,学生还要对自学有兴趣。能否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此时,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他们从“乐玩”引导到乐于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只要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自学能力。训练初始,我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故事,每讲到精彩的时刻,故意戛然而止,吊足学生的胃口,然后再告诉他们故事的出处,引导他们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就自己去看书,并在下一节课由找到故事的同学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全班同学讲述。这样,学生就有一种自豪感,便会主动地去阅读。时间一长,很多学生也常常像我一样,虽然是知道了故事,但也学会吊别人的胃口,从而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添了自学兴趣。
学生有了自学兴趣后,还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会使人终身受益。第一,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如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做完检查作业的习惯,按时交作业的习惯等。这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并且要及时检查督促,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第二,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学会作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符合记笔记的方法,如批注、圈点、划线,并定期检查批阅。二是养成记课外阅读笔记的习惯。教会学生摘抄、剪辑、读书卡片等方法积累课外知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不限于课堂内,大量的还是课外自学,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网络和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培养自学能力的一定条件,但由于他们毕竟是小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转移,且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自身素质能力是关键
小学生自学需要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就自然地涉及到了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显然,一个自身素质能力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反之,则不能。这就是所谓的“名师出高徒”。要想出“高徒”,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能出得“高徒”来吗?在教学中,教师涉及的课堂教学,备的每一堂课,都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有关,这就需要教师不单要培养学生,同时还要塑造自己;提高学生,也提高自己。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重在课堂教学
1.课堂上教学目标、过程要做到具体、统一、确切
(1)统一阅读内容、时间、要求。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具体方法是:给学生提出一些自学要求后,便开始自由读课文,训练初期,速度要慢一点,教师要统一阅读内容、时间,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中写出自己不懂或不太懂的问题,(对于生字、生词的提问,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行解决,使他们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然后,比比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当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不能脱离本课内容,与此同时,在学生读课文时,不仅要鼓励他们提问,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良习惯。
(2)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学中,首先是在限制的范围内,让学生放开手脚,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程序是:学生提出问题,仍由其他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由教师启发、诱导解决,一般不要由教师代替解决,这样,可使学生逐步放弃依赖心。当然,至于个别学生提出的一些与课文无关或者是些“牛角尖”的问题,教师先要鼓励他们,然后要给他们说明为什么不要提这些问题的道理,使他们心悦诚服。这样,既不浪费上课时间,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课文中的个别问题提不到位时,教师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思考,争取让学生提完问题,教师尽量不代办,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还愁自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吗?
(3)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每个问题。在前面教学中,学生虽然弄懂了一些问题,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使学生把问题弄个透彻,必须要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增强自学的意识。
(4)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强调重点和难点,以便让学生牢牢掌握自学方法和技能。
2.在组织课堂自学的同时,也要加强课外自学在课堂上既然要求自学,那么课外呢,自学就更加重要。每天的自习课或其它空余的时间或者是在家里,都要让学生自学,并在课外笔记本上,记载重点内容和学习体会,教师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检查,如教师检查、家长督查、学习互助小组检查等手段,以使学生自觉形成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和课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并经常实践,持之以恒,学生便一定能体会到自学所带来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程永丽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个方面,涉及的面比较广,相关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多,但并非毫无关联,其内容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是以图形的认识为主线,依据知识的联系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这三方面的内容均衡安排在六个年级中。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和我们生存的环境,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创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教材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素材和经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因此,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视频、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环境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演示教室,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视频展示台和投影屏幕组成,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元素进行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以图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几何知识的呈现状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加主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改变知识的呈现形态,化解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空间与图形运动与变化的问题,比如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方位的确定、图形的抽象到具体的变化过程等,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描述是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认知的,但借助多媒体手段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光听,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光看只能记住25%,如果将听和看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忆力就可以达到65%。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将生动的影、视、听、动画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来进行学习,能有效化解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多媒体教学模式可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或是建立专题学习网页,通过其中的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元素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_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探寻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深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各种形体间的内在联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抽象的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深刻理解空间图形的概念。
五、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整合,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量大、传送速度快的优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容量;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臧洪玉单位:吉林省蛟河市池水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