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一、在培养模式上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体系构架采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按培养方向划分课程模块,按模块培养学生在相应领域的专业能力,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原则构建了以学校学习为主体的基础知识学习平台和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方式的工程实践平台。在两个大平台下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通过两大平台下模块化的学习和考核,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促成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基于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一方面要让学生有足够的专业理论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要能够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进行论证,确定调整方案,以达到合理分配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目的。

2.课程类型设计体现多元化在立足于夯实原有的基础技能应用训练的基础上,开发和更新实践项目,拓展层次、加大深度,保证实践教学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根据学科的需要和发展,在加强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课程体系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发挥省级各类平台的优势,应用课程已经在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开发设计更多与汽车产业链紧密相连,有利于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常规课堂教学外,开设讲座报告等课程,并在校内实训中增设工程项目训练和专题研究类课程,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融合,体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提升规律。结合实践知识的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并重新思考相关理论,从而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力求使学生得到具有明显工程应用背景的系统训练,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工程训练注重系列化工程训练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专业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产业需求、职业能力对接,符合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我院各专业培养方案实行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训、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发了课程群实验项目、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系列化课程,在实践环节突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紧密衔接,课程考核采取多种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培养质量用行业标准和从业能力来衡量,使学生受到电子或电气工程师的完备训练,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在生产实习阶段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单纯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发展需要,还需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发展后劲,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但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必须有企业实际工程训练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条件。我校所在地十堰市被誉为“中国商用车之都”,聚集有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500多家整车、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企业,外部条件非常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司所属企业可以完全满足我院各专业学生实习的需求,解决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这个工程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从2012年开始,我院计算机专业、自动化等专业开始探讨生产实习实行分段、分批次进行,到相关企业接受为期5周的企业实习。由于实习时间充足,实习指导到位,学生反馈学习效果非常好,能实实在在完成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企业也非常愿意接纳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实践。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寻找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树立群体意识,通过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从一个学生到职业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这种实习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同时也突破了学生就业被动的瓶颈,部分学生直接被企业选中,后期参与企业大的课题项目,完成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并被用工单位录用。通过校企共赢的生产实习,大学生可以了解行业、企业的业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向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企业也从中获益,形成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循环机制。

三、在毕业设计阶段深入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我校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培养和考察,是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综合检验,“定向培养班”模式是我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校企双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大三学期结束时,接受相应企业的选拔,在大四下学期直接进入企业实现“预就业”企业实践模式,并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目前我院与神龙汽车公司、东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合作开设有“定向培养班”,有多个专业50多名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与企业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大量吸收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实习,并能及时地将其成果、应用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经验等及时地融入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预就业模式使学生把被动的毕业设计变成主动的企业实践。学生论文的课题都是紧密结合厂方的现生产进行的实际项目,学生在开学后就一直在公司进行课题的实践与写作,指导老师也是由企业人事部门委派的认真负责的技术骨干,学生在企业现场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在企业中实践、在项目里设计、在企业中答辩。我院与企业签订的定向班的培养,使得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升。第一届“定向班”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成长为项目小组负责人。此项目也是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议内容,一方面为企业培养定向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课题成果可以直接为现生产所用,达到了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的目的。企业还经常与学校联系,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针对学生理论教学环节展开讨论,提出该专业学生应该必修的专业课程。

在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未出校门先上岗,经过具体的实践,知道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差距,及时调整,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既积累了经验,又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从而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缩短了走向社会的适应期。我校201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学生人数达234人,有近200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这也充分说明这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丁光惠陈凌云简炜雷钧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