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课改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课改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课改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犯罪原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校园内部的“小社会”,还是校园外部的“大社会”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其道德素质的培养,法制观念的增强。反之,不良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当今,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着剧烈的变动。一些西方不良的观念在改革的洪流之中流进了我国,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新的思想观念与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剧烈的撞击,造成整个社会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的状况。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重要的群体之一,其接触的信息和文化知识相对较多,视野开阔,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速度快,适应能力也较迅速。但是他们的心智正处于发展和成熟时期,虽然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但是在面对如此复杂化的情况下,其个人的人生观和思想也出现了不知所措的窘境。思想的转变,使其放开了道德的底线;诱惑的驱使,使其冲破了法律的规范。铤而走险,只为那一己之私,从此走上了不归之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推动着信息网络产业的巨大进步,从而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也随之出现。例如,虚假信息、诈骗信息、欺诈电话等鱼龙混杂。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接触上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判断能力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丰富的网络世界和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源时,往往会放松心理戒备,被一些虚假信息所误导,从而走上犯罪之路。可以说,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化、无序化和多元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也是节节攀升,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不全面性的问题。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人们较为富裕;西部则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穷。城市相对较为富裕,农村较为贫穷等。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较为严重。在校园之中,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一致,在购物、消费以及生活用品使用上,贫富差距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社会”,学生之间常常会涉及到社交问题。然而,社交即意味着消费。大学生是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其经济支援主要来自与家庭。为此,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学生便会选择较为高档的社交娱乐场所,享受高档的服务,社交频率和范围,相对较高较广。有些贫穷的大学生在遇到窘困的经济问题下,屈服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则相反,其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为了社交、享受和私欲去购买高档消费品,进出高档餐厅和娱乐场所等。肆意地挥霍钱财,使得自己被经济的绳索紧勒喉咙,最终在经济问题的紧逼下而敢于以身试法,走上犯罪之路。

(三)个人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往往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近年来,诸如此类大学生恶性犯罪案件众多。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从小被家长、老师认为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却仅仅因为打牌受到作弊的猜疑,而以残忍的手段将其四名同窗杀害。2006年,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小村落中,大学生李征手持镢头连砍七人,其中三个人与之有一点“小恩怨”。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这些恶性案件,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双方的家庭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一种现象的产生必定有其内在的本质和依据。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大学生以各种残忍手段杀害其他公民的现象。其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一方面原因,学生不健全的心理素质则是以上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马加爵因为受到牌友的猜疑,而在其内心上无法承受,逐渐将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将自己的苦闷和不满深埋心底,如此这样愈积愈深,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的扭曲和变态。在达到一定极限之后,最终难以忍受,将一切的怨恨与不满以过激的行为方式发泄出来,杀人、放火、抢劫等犯罪方式都会在扭曲心理的趋势下而实施出来。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犯罪率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当今大学之中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并不多,且实施的效果较差,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令人担忧。

(四)教育体制因素

一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健全的教育机制能够全面地协调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并有效的实施相关教育方法和策略,最终能够培养出一批批身心健康,知识渊博,技能突出等综合性的人才。反之,则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育体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入,经济的强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一些教育家和学者也开始纷纷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进步和成就。但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仍旧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为此,学校在资源配置,课程安排,课本设计等方面受到了传统教育体制的严重影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观念仍旧根深蒂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自己,将主要的精力放置于文化成绩之上。对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则将其放置于边缘学科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高,但是法律道德素质则相对较差。所以,从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诸多原因来看,我国教育体制上的不合理性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对法律威严的轻视,从而使其敢于做始作俑者,以身试法。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及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尤其是在客观环境的营造上,涉及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环境的建设成本上较高,而且其中存在着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国家应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与帮助。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青少年基本权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一个法律法规健全的国家,社会各个领域才能有序化运行,和谐安定。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法制观念处处体现,遵法守法行为比比皆是,无形之中就会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普法教育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趣味化,全面化和规律化。在大学课余生活之中,学校有关部门或者学生团体应对于学生的普法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也必须将普法教育付诸于具体的实践之中,例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大讲堂,模拟法堂等。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法律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法律实践能力。此外,普法活动的多样化和常态化,也会营造出一种法制的校园环境。学生在法制气氛浓郁的校园之中生活和学习,对其自身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营造良好的主观环境

一方面,健全教育体制机制,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高校应当将法制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增强科学性,合理性。配置专业性强、教育能力高的法律讲师来开展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的意识。在教科书的编排上也要把握重点性,趣味性等,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其在宽松积极的心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或教师指导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要保持法律教育课程的长期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学的某一两年进行集中的学习,以后便将其抛之所有课程之外,而不加理睬。另一方面,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青少年犯罪诸多因素,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不容忽视。在一些高校之中要开设相应的心理学课程,并设置心理咨询室,同时还要将其切实有效地利用起来,加强监督与管理,避免仅仅流露于形式的问题。

作者:白吉平单位: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