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校园学术氛围建设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缺失是片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紧迫性;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新途径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教师上课多,搞科研的少、行政权利多,学术权利少、关注校园“硬”环境多,学术等“软”环境建设少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执政方略,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通过重组、合并等改制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内涵建设,学术氛围缺失,是一种发展的失衡,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把浓郁的学术氛围建设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看成是科研强校和特色办学的根本,从而打造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学术氛围;建设
1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缺失是片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讲协调,讲均衡,讲“以人为本”。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原有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合并、改制、升格而成的,人们还停留在重教学,轻科研,重课堂,轻实践的片面思维定势中,大学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发展就遇到了选择的良机。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说:“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以宽松、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为主色调。许多学校新校区建的漂亮大气,美观典雅,给人的感觉或像公园,或像度假村,而唯一不像的就是学校。无科研机构,无科研课题,无科研经费,无科研成果,无学术论文的“五无”院校不在少数。学术氛围缺失,存在“六多六少”的现象。
1.1教师上课多,搞科研的少。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迅猛,特色鲜明。在高职院校数和招生人数不断壮大的同时,校均规模也相应扩大。据统计,2002年校均规模为2523人,2005年即增至3909人。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致使办学资源短缺师生比失调。教师人均周学时大于12节,有的高达26节。教师每天忙于授课,参与科研推广、教研活动一不具备充足的时间,二不具备宽松的环境,三不具备旺盛的精力。加之教师津贴一般与课时量挂钩,长期以来则形成了学术意识浅薄,科研主动性差的现象。
1.2行政权利多,学术权利少。
学术性是大学的生命力,更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权力结构仍然属于行政权力模式。管理体制上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通常把握的是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校长成为学校的行政权力代表和核心。除职称的评审由学术性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以外,学校的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虽然这样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和管理效率。由于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权力过于向上集中,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使系部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因而抑制了教学系部创造性的自我发挥。
1.3关注校园“硬”环境多,学术等“软”环境建设少。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具有产权的占地总面积达59.4万亩,校均占地面积已经超过500亩;具有产权的校舍建筑面积13762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3.3平方米。校均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241亿元,生均5492元;生均图书拥有量为65册,这些指标都基本接近本科院校的水平。
硬件条件改善了,而学术环境建设则荒废了。在一些人眼里将科研成果和论文作为捞取职称和职务的“资本”,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凭证”,是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30至50万元的占10%,20至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却占50%。此外,还存在学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力量薄弱,学术意识不强,成果质量不高等一系列“软”件问题。
1.4文体活动多,学术活动少。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党委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一是加强校园的“形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等。二是加强校园的“法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三是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由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但大多是一些文体活动,而学术活动则组织的很少,基本是“自由化”状态,数量不足,质量更次,更谈不上形成制度,成为风气。
1.5教师参与多,学生参与少。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学术氛围不浓,教师参与科研仅是受评职称、提职等利益驱动,功利性太强,所以大多数人也是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因与切身利益关联不大,不受毕业、考证、评优等限制,因而很少有人参与学术活动,偶尔的学术报告会在高职院校也是教师多,学生少。其实这是与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初衷,特别是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的。
1.6主持学术活动的“领导”多,专家教授少。
国外大学权力结构的历史证明,教授治校作为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传统,尽管还富有魅力,但因它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效果不甚理想而早已呈衰微之势。在我国,行政权力泛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着学术氛围异化现象。主导学术命运的,不是学者、教授,而是院长、处长、系主任等“官员”。课题的首席主持大多是领导,而非专家教授。纯学者型的教师,存在申报学术课题难、课题研究难、申报成果难等,从而打击了他们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2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紧迫性
浓郁的学术氛围是通过各类学术性制度和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积淀形成的校园学术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进教育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2.1学术氛围建设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理应担负起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它的特殊属性,决定其与产业部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高职院校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孤立地办学,企业和行业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科研及生产方面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双方在互利互惠原则基础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研”以“产”为对象,“学”为“产”服务,浓厚的学术氛围就是联结的纽带。
2.2学术氛围建设是构建良好校风的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刻不容缓。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好的校风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作用、卓越的凝聚团结作用,良好地开发智商,发挥潜能的作用,还会成为一个学校的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纪律。校风是学校的形象、是旗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浓郁的学术风气可以正学风,优良的学风可以促教风,良好的教风可以树校风,彼此相互依存,良性循环。
2.3学术氛围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大命题,而内涵建设则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术氛围建设位居重心。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也侵蚀着高职院校的学术风气。教学要改革,学风要纠偏,学术要创新。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术的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专业的开拓。要注意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
3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新途径
3.1制度约束是关键。
加强和改进学术氛围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教育是“软约束”,制度是“硬措施”。一是要有制度,从学术氛围的倡导,到学术管理办法,到奖励措施,要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制度要细,要实,易于操作,便于考评,简单实用。二是要严格执行制度,有法必依。人愈能管好制度,制度愈能管好人。制度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打破。领导干部首先要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3.2人才支撑是前提。
学术活动需要大批具有良好师德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教师来完成。要结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一是培养,二是引进。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政治素质良好、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教师去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实行指导教师制度,采取传、帮、带的方法求得重点培养对象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在人才引进上可采取从知名本科院校和科研所引进一些层次高、素质好的人才担任专业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领头雁,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对于一些较大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可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搞横向联合,成果共享,以此弥补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
3.3载体丰富是手段。
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建设要选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做载体,寓教化、导引于活动之中。如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科技合作;组织校内专家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积极承办国内外重大职教学术会议等。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有计划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专题辩论及主题发言为中心的讨论会,吸收学生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活动,提倡教师、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3.4机制激励是保证。
浓郁的学术氛围的形成,关键在领导的理念和决心。要积极构建科研推广工作业绩考核、奖惩引导等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从事科研推广人员一定鼓励。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对申报立项的省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无论是否有资助,学院都应给予配套和投入,以保证课题研究能如期结题。鼓励教师实行“企校”联合科研,进行项目总承包或提出适当比例来奖励科技人员,并为科研推广工作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设立科研推广人才专项基金,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为从事科研推广工作的人员创造和提供参加学术交流、培训和继续发展深造的条件与机会。同时,在教学业务干部的聘任中,优先选用有科研成果的学术人员,在部分岗位津贴中增加科研权重,对科研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精神奖励。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