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市场角度分析“就业难”,体现在供需双方则存在着一定的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调整和修正,从而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有效信息流与人才流的双向互动,达到就业的“双赢”。

【论文关键词】择业观念就业市场博弈分析调整修正

一、大学生择业观念以及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到2004年已达到260万,到2005年达到320万人。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从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客观地分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存在着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博弈。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探索适应新局面的就业指导模式。

(一)择业观念价值分析

当“择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现实,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早在1959年约翰·霍兰德就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认为心理、思想和素质将影响择业人员的择业倾向,即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信念和态度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影响到其职业的选择。这就是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业,需要描述、解释和预测人们的择业态势,需要了解人们的择业价值观念及其作为具体表现的择业意愿。

按照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的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同一类型的劳动和职业相结合,以便达到适应的状态,劳动者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才能使其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在当代西方的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与组织领导学中也着重讨论员工的工作效率或工作表现(jobperformance)时,必然联系其人格品质,即工作岗位要与员工所具有的“职业人格”(vocationalper-sonality)特点相匹配(matching)。这一“职业人格一工作环境适应理论”是约翰·霍兰德在1985年提出的,现在称为“人格一工作适应理论”(per—sonality—jobift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有关个体的人格特性与工作环境的关系。霍兰德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适应,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应的职业环境称为“协调”;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近的职业环境称为“次协调”;选择了与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称为“不协调”。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只有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匹配,才是最佳的职业选择。而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群体来说,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受到用人单位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支配。择业既是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择业观念是指对职业选择的本看法,是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择业观对人才求职、择业和行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直接指导人们的职业选择,并通过职业选择、职业活动体现出来。在知己知彼不断磨合的“人业互择”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协调匹配。不同职业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不同,对自己的评价不同,择业期望也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个案分析,当然在择业过程中总结出现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我们首要了解并进一步分析博弈的前提。

(二)择业观的基本现状分析

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共青团工作关于《学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择业和创业的研究》立项课题的调研,针对理工文等专业不同年级在校本科生发放了统一印制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主要通过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一次性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为90.4%。其中择业导向问卷设计为择业观的倾向性分析提供了客观具体的结果,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集中体现为择业期望变化、个人定位、单位性质定位、区位定位以及薪酬定位等主要方面。

1.择业期望变化。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就业现状认识以及择业期待值变化进行交互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随着年级层次的增长以及择业心理的成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三与大四的学生对于就业现状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之时做出的反应是“还可以,大部分能找到工作”,可见心态较为乐观。但针对不同年级仍存在不同的差异,与就业现实之间也存在差距,涉及到就业指导周期以及对象合理性问题,区分不同的年级进行职业人格培养以及相关的择业就业指导是必要的。

2.择业个人定位。通过择业考虑因素上的频数分析,个人定位比较准确,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择业时将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经济因素排列第二。这充分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就业”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优化稀缺性资源配置并提高经济人的福利水平的行为,因此重视经济利益也作为择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照因素,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必须理性考虑和合理定位。

3.择业单位性质定位。众多毕业生择业时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选国企而转为首选外资企业,同时对政府机关关注程度有所降温,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逐渐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认同。

4.择业区位定位。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域仍集中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京沪等直辖市,而选择前往西部以及人才紧缺的经济落后边远地区均未超过4%。可见,现阶段大学生择业区位的倾向更注重到市场化程度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

5.择业薪酬定位。在薪酬定位上“就高不就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薪金的要求在2000~3000元居主体,而1000元以下的极少,仅为1.5%。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其自身的条件以及省情、市情和校情进行客观分析,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32资期望值,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地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存在着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一定的博弈。通过博弈分析来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如何进行决策以及通过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从博弈论(gametheory)的角度分析,具体体现一定场合下的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形成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motives)。而“囚徒博弈”或“囚徒困境”(PrisonerDilemma)是一个被广泛谈论和研究的典型博弈,正显性地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就业难的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因此,把大学生择业的问题置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来考虑分析“人业互择”,这样的选择在实现就业的供求关系中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向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关系,而对弈的双方都在对选择的决策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从微观上看,在博弈过程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互动方的选择,而最优选择在于互动双方的均衡。从宏观上看,市场对称性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产生构成了均衡的市场容量。而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中,即毕业生择业就业主体和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都普遍存在“双高”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真正意识到本专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上存在“人才高消费”,一再提高用人标准,就业市场中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使用造成的人才浪费,不能才尽其用而造成知识浪费的同时对就业状况产生了负面效应,从而导致博弈关系中的不合作性的“囚徒困境”。

(二)如何走出“囚徒困境”的实证分析如何走出就业难的“供求关系”上的囚徒困境,同样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目前人才招聘已经市场化,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决策就必须符合成本一收益分析,一味追求高消费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从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和边际收益递减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分析,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效用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而增加的效用,亦即最新增加一个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相同智能和体能水平的人才对用人单位产生的效用会按其进入用人单位的先后顺序依次递减。随着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程度相应递减。因此,用人单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尽快转变人才观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吸纳各种人才。简要而言,在用人择人上,真正做到“择优录取”,“人才与岗位相匹配”。实现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收益即用人单位在招聘决策中以一个适合的成本来获得招聘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另一方面个人求职择业观念上也在追求实际效用的最大化原则,在经济学上,假设每一个理性人的行为都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但预期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并且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毕业生的供过于求,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改善,就业难和薪资低迷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对于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必然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有可能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造成了一部分可以避免的“非自愿性失业”。另外,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薪酬低或区位单位性质等综合因素,可能导致迟缓就业,产生普遍的“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为了寻找理想职业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而引起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则指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求职者为获得自认为满意的职业而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的现象。能否走出“囚徒困境”,必须通过改变博弈规则,建立高校与社会的“重复博弈”,充分了解对方信息,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机制,从而改善现阶段就业难问题上的“囚徒困境”,赢取博弈的根本出路。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重视并思考培养大学生正确可取的择业观,减少和避免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难所造成的高校贯穿招生就业全程化的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在供求的博弈过程中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专业需求信,官,以及工资分布信息不完全,往往造成大学生较乐观地估计自己的前景,从而提出偏高的工资要求等较高的职业期待。而选择自愿失业的大学生实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在未来一定时期才能实现并带来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根据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愿失业进行职业搜寻是需要成本的,应该认为当收益大于搜寻成本时,进行职业搜寻仍属于理性的选择,但大多数自愿失业的大学生经过一段职业搜寻时间到达了预期最优结果之前,往往都超过了最优的这一段时期,表明此时的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而导致对于预期最优结果未能实现的重要条件同样是信息完全不对称。因此,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更主要存在着择业难的问题。高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的问题,除了宣传教育外,重要的是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发展健全的职业中介机构,使就业主体获得全面的市场信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觉主动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创建一整套新的就业指导模式,保障与就业市场之问有效人才流和有效信息流的畅通。